锤钻式动力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41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锤钻式动力工具,包括实现锤击功能的锤机构(6)和实现钻孔功能的钻机构(7),二者均被位于壳体(1)内的马达(5)驱动,并通过各自设置的滑动离合器而在可传递扭矩与断开扭矩传递的状态下转换,所述锤钻式动力工具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机构,所述工作模式转换机构包括调节旋钮(9)和拨叉(10),调节旋钮(9)与钻机构(7)的滑动离合器连接,拨叉(10)与锤机构(6)的滑动离合器连接,并且,调节旋钮(9)与拨叉(10)活动连接并驱动拨叉(10)可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下,当拨叉(10)位于第一位置下,锤机构(6)可以传递扭矩,而当拨叉(10)位于第二位置下,锤机构(6)断开扭矩传递而钻机构(7)可以传递扭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锤钻式动力工具,特别是一种具有工作模式转换机构的 锤钻式动力工具,用以实现所述的锤钻式动力工具至少在锤击模式、钻孔模 式以及锤钻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下相互转换。
技术介绍
锤钻式动力工具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在多种工作模式之间进行转换, 基本的工作模式 一般包括单纯的锤击模式,单纯的钻孔模式以及锤钻相结合的模式。针对上述的工作模式,操作者可以借助工作模式转换机构实现。美国专利US6015017A揭示有一种电锤。该电锤包括锤机构和钻机构, 所述的锤机构和钻;f凡构均由设置在机壳内的马达驱动,而可以分别实现锤击 功能和钻孔功能。当然,该锤机构和钻机构在同时被马达驱动的情况下,电 锤则工作在锤钻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下。为了便于操作者对电锤的工作模式进 行调节,该电锤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机构,其包括可供搡作者操作使用的调 节凸轮和与调节凸轮活动配接的滑杆组件。其中,调节凸轮连接在机壳外侧 可供操作者手动操作,并且,调节凸轮的内侧设有偏心销,偏心销与锤机构 中的滑动离合器连接,用于调节锤机构中的滑动离合器滑动,从而使锤机构 整体呈连接或断开状态,即是否有扭矩传递;滑杆组件的一端形成有拨叉, 拨叉与钻机构中的滑动离合器连接,用于调节钻机构中的滑动离合器滑动, 从而使钻机构整体呈连接或断开状态,即是否有扭矩传递。同时,该滑杆组 件的另 一端又与调节凸轮活动的连接在 一起,并受到调节凸轮的驱动而产生 滑动。当操作者转动调节凸轮,调节凸轮上的偏心销可以调节锤机构上的滑动 离合器,同时,调节凸轮又可以驱动滑杆组件滑动,滑杆组件又带动钻机构 上的滑动离合器滑动。而业界普遍所采用的工作模式转换机构通常是包括独立的调节旋钮,分 别调节控制锤机构和钻机构中的滑动离合器,相对于专利US601S017A,这 种调节方式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操作繁瑣。因此,该专利中所揭示的电锤可 以实现仅通过一个操作键就可以调节电锤的工作模式,即当操作者转动调节3凸轮停留在不同的旋转位置上时,可以使电锤分别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就 显得具有结构简单、易用性强的优点。但是,该电锤的工作模式转换机构中由于采用了凸轮结构。凸轮是一种 对加工要求较高的元件,包括有相对的一个高位部分和一个低位部分,通过 高位部分与低位部分与其他元件的连接而产生不同的工作状态。因此,凸轮上这两个部分的精确度要求较高,有些许的偏差就会造成凸轮与其他元件的 连接出现问题,不能达到要求。因此,从制备上来讲并不容易。同时,本发 明所采用的滑杆组件是沿着平行于位于机壳内的气缸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其 长度几乎贯穿整个机壳的内部,因而造成滑杆组件的尺寸较大,在空间狭小 的机壳内部安装不易。为此,上述技术方案实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且操作方便的锤钻式动 力工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同样可实现一键 式操作工作模式转换的锤钻式动力工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锤钻式动力工具,包括实现锤击功 能的锤机构和实现钻孔功能的钻机构,二者均被位于壳体内的马达驱动,并 通过各自设置的滑动离合器而在可传递扭矩与断开扭矩传递的状态下转换, 所述锤钻式动力工具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机构,所述工作模式转换机构包括 调节旋钮和拨叉,调节旋钮与钻机构的滑动离合器连接,拨叉与锤机构的滑 动离合器连接,并且,调节旋钮与拨叉活动连接并驱动拨叉可位于第一位置 和第二位置下,当拨叉位于第一位置下,锤机构可以传递扭矩,而当拨叉位 于第二位置下,锤机构断开扭矩传递而钻机构可以传递扭矩。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补充,调节旋钮上设有偏心销,钻机构的滑动离合器包括离合套,离合套与偏心销连接;拨叉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导销并且可沿 着导销的轴向方向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锤钻式动力工具内部;拨叉包括主体 以及位于主体两端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锤机构的滑动离合器包括滑套, 滑套与第一末端连接;第一末端呈板状,其与滑套的连接方式为滑套上形成 有环形槽,而第一末端插入到环形槽中;第二末端呈板状,其插入到调节旋 钮与离合套之间,而且在竖直方向上,第二末端恰好位于调节旋钮的偏心销的上方。采用本锤钻式动力工具,借助调节旋钮和拨叉的活动配接关系,从而可 以使操作者仅仅操作调节旋钮,就可以同时对锤机构和钻机构的滑动离合器 进行调节,实现了通过单一操作键就可以在多种工作模式之间转换的功能。 而且所采用的工作模式转换机构中,调节旋钮与拨叉的结构简单,体积小 巧,适合应用在体积狭小的机壳中,从而方便操作者使用。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锤钻式动力工具的示意图; 图2为该锤钻式动力工具的局部剖视图,剖视部分包括内壳体中的传动 机构以及一部分马达壳体内的马达;图3为该锤钻式动力工具中调节旋钮的立体图; 图4为该锤钻式动力工具的局部立体图; 图5a为图4中的A向视图; 图5b为图4中的B向视图6为该锤钻式动力工具的钻孔模式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该锤钻式动力工具的锤击模式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该锤钻式动力工具的锤钻相结合的模式下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相关元件5寸应编号如下 1 —壳体;2 —钻夹头;3 —手柄;4一线缆; 5—马达;6 —锤机构;7—钻才几构;8—气缸; 9一调节旋钮;10 —拨叉;ll一内壳体;12—马达壳体; 31 —开关;51 —马达轴;61—曲柄轴;62—偏心轴; 63 —连杆;64—第一齿轮;65_滑套;651 —环形槽; 66a、 66b—端面齿;67—弹簧;71—中间轴;72—第二齿轮; 73 —锥形齿;74—锥齿轮;75—离合套;76a、 76b—啮合齿 77a、 77b—啮合齿;78—防转套;79_弹簧;81_撞杆; 82—撞锤;83 —活塞;91一偏心销;100—导销; 101 —主体;102—第一末端;103—第二末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 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公开了 一种锤钻式动力工具。该锤钻式动力工具具有多种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单纯的锤击模式、单纯的钻孔模式以及锤钻相 结合的模式,当然,该锤钻式动力工具还可以包括其他附加模式,如角度调 节等。上述工作模式的转换是通过工作模式转换机构来实现的。请参阅图 1,该工作模式转换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壳外的调节旋钮9,用以方便操作者 进行调节,从而使该锤钻式动力工具可以工作在锤击模式下、或钻孔模式 下、或锤钻相结合的模式下。如图所示,至少这三种工作模式在该调节旋钮 9上均采用图标的方式进行了标注,有利于操作者辨认。请参阅图2,该锤钻式动力工具包括壳体1。壳体1大致呈反转的L 型,包括用于设置传动机构的内壳体11和用于设置马达5的马达壳体12。 并且,内壳体11与马达壳体12大致呈垂直的角度设置。壳体l的前端(图 2中左侧定义为前端,而右侧定义为后端)连接有钻夹头2,用于装设各类 钻头附件。壳体1的后端,则连接有大致上呈D型的手柄3。手柄3上设置 有开关31,其通过线缆4连接在动力源上,这里的动力源主要为电源,从 而开关31可以开启或关闭马达5。在马达壳体12中,沿着竖直方向(以图2中视图方向为准)设置有马 达5。马达5包括带有花键的马达轴51,可用于输出旋转扭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锤钻式动力工具,包括实现锤击功能的锤机构(6)和实现钻孔功能的钻机构(7),二者均被位于壳体(1)内的马达(5)驱动,并通过各自设置的滑动离合器而在可传递扭矩与断开扭矩传递的状态下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锤钻式动力工具还包括工作模式转换机构,所述工作模式转换机构包括调节旋钮(9)和拨叉(10),调节旋钮(9)与钻机构(7)的滑动离合器连接,拨叉(10)与锤机构(6)的滑动离合器连接,并且,调节旋钮(9)与拨叉(10)活动连接并驱动拨叉(10)可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下,当拨叉(10)位于第一位置下,锤机构(6)可以传递扭矩,而当拨叉(10)位于第二位置下,锤机构(6)断开扭矩传递而钻机构(7)可以传递扭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道刘良彬乐军苏万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