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变压器隔离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422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变压器隔离层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选用N型<100>双抛圆片为衬底;双抛圆片上蒸发一层铝,在铝层表面进行光刻,形成光刻图形;将光刻后的双抛圆片放入铝腐蚀液中进行腐蚀,去除双抛圆片表面的光刻图形,得到铝层;在双抛圆片表面生产一层等离子氧化膜,进行表面光刻,去掉表面的光刻图形,得到氧化层;在双抛圆片表面蒸发一层金,进行表面光刻,再将双抛圆片放入金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去除表面光刻胶得到第一金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隔离层聚酰亚胺的厚度,以提高变压器线圈间的击穿电压参数和平整度,提高器件的一致性。提高器件的一致性。提高器件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变压器隔离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变压器隔离层的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微型变压器隔离层的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基于半导体光刻工艺和自身材料的特殊性,聚酰亚胺工艺技术广泛应用在半导体工艺技术中。聚酰亚胺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其耐高温达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在

200℃~300℃间,作为一种特殊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聚酰亚胺作为很有发展前途的高分子材料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在绝缘材料中和结构材料方面的应用正不断扩大。
[0003]微型变压器大多数采用聚酰亚胺形成隔离层,一般厚度在1微米左右,部分聚酰亚胺隔离层可以达到5微米,器件的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微型变压器隔离层的制备方法,通过增加隔离层聚酰亚胺的厚度,以提高变压器线圈间的击穿电压参数和平整度,提高器件的一致性。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变压器隔离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S1、选用N型<100>双抛圆片(01)为衬底;S2、在S1的双抛圆片上蒸发一层铝,在铝层表面进行光刻,形成光刻图形;将光刻后的双抛圆片放入铝腐蚀液中进行腐蚀,去除双抛圆片表面的光刻图形,得到铝层(02);S3、在S2中双抛圆片表面生产一层等离子氧化膜,进行表面光刻,去掉表面的光刻图形,得到氧化层(03);S4、在S3中双抛圆片表面蒸发一层金,进行表面光刻,再将双抛圆片放入金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去除表面光刻胶得到第一金电极(04);S5、在S4的双抛圆片表面多次涂上聚酰亚胺胶,达到工艺要求的厚度时,在聚酰亚胺表面进行光刻,利用正胶显影液去除光刻图形多余的聚酰亚胺胶,形成聚酰亚胺隔离层(05);S6、在S5中双抛圆片表面蒸发一层金,进行表面光刻,再将双抛圆片放入金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去除表面光刻胶得到第二金电极(06);S7、在S6中双抛圆片表面涂上聚酰亚胺胶,进行表面光刻,利用正胶显影液对聚酰亚胺进行腐蚀,去除表面的光刻胶后得到聚酰亚胺层(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变压器隔离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酰亚胺隔离层通过氧化、光刻、刻蚀、清洗、蒸发、电镀工艺,在双抛圆片表面进行加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变压器隔离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通过对聚酰亚胺厚度的调整,从而达到对隔离层击穿电压参数大小的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变压器隔离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两次聚酰亚胺涂胶,增加聚酰亚胺层厚度,在第三次聚酰亚胺涂胶时,提高匀胶转速从而提到圆片整体的均一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型变压器隔离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的双抛圆片中心,第一次滴上4

6毫升聚酰亚胺胶,以490转/分钟~510转/分钟的速度让双抛圆片旋转4

6秒,工艺结束后聚酰亚胺完全覆盖双抛圆片表面,再以1470转/分钟~1530转/分钟的速度让双抛圆片继续旋转55

65秒,工艺结束后将双抛圆片放入89℃~91℃烘箱内烘烤8

12分钟,使聚酰亚胺内的溶剂挥发,控制表面聚酰亚胺厚度在7

9微米且均一性在9%

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变压器隔离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在双抛圆片中心滴上4

6毫升毫升聚酰亚胺胶,以490转/分钟~510转/分钟速度让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强钟立志刘燕孙金池屈怀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