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40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所述协议转换电路依据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温度值调整输出协议,当车充的温度值大于设定的温度值上限时,所述协议转换电路调整输出协议,降低输出功率;当车充的温度值小于设定的温度值下限时,所述协议转换电路自动恢复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在两个所述协议转换电路之间采用自协商方式,使其中的一个所述协议转换电路停止工作或者两个协议转换电路同时降低输出功率,以更好的保护车载充电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家用车辆的普及,车载充电器由于使用便捷且携带方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快充时代,电子产品的充电功率增大,但是车载充电器由于体积较小,且受制于应用场合的限制,易使其温度升高。在车载快充产品中,由于车载充电器的充电功率大,元器件升温高,严重影响车载充电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元器件工作温度过高的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
[0004]一种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包括DCDC转换电路、协议转换电路、输出接口和第一温度检测电路,所述DCDC转换电路、所述协议转换电路和所述输出接口依次电性连接,所述协议转换电路包括输出开关电路,所述输出开关电路设于所述DCDC转换电路和所述输出接口之间,并由所述协议转换电路控制通断,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协议转换电路的温度采集端,所述协议转换电路依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电路采集到的温度值控制所述输出开关电路的通断,实现对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的调节。
[0005]进一步地,所述协议转换电路采用JD6621快速充电协议芯片,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电路连接至所述协议转换电路的TM引脚;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热敏电阻。
[0006]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开关电路包括MOS管Q1,所述协议转换电路的SRCG引脚连接至MOS管Q1的栅极,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连接至MOS管Q1的漏极,MOS管Q1的源极连接至所述输出接口的VBUS端子上。
[0007]另外,一种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包括一对车载充电电路模块,每个所述车载充电电路模块包括一个DCDC转换电路、一个协议转换电路和一个输出接口,所述DCDC转换电路、所述协议转换电路和所述输出接口依次电性连接,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主控电路、第二温度检测电路、协议切换电路和一对DCDC关断电路,所述第二温度检测电路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的温度采集端,每个所述DCDC关断电路分别连接至一个所述DCDC转换电路,所述协议切换电路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P0.3引脚。
[0008]进一步地,一对所述DCDC转换电路包括第一DCDC转换电路和第二DCDC转换电路,一对所述DCDC关断电路包括第一DCDC关断电路和第二DCDC关断电路,所述第一DCDC关断电路包括第一MOS管Q1,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4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的G1引脚,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DCDC转换电路的COMP引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DCDC关断电路包括第二MOS管Q2,所述第二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15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的G2引脚,所述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Q2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DCDC转换电路的COMP引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协议切换电路包括第三MOS管Q3,所述第三MOS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MOS管的Q3的栅极通过电阻R22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的P0.3引脚,所述第三MOS管Q3的漏极连接至一对所述协议转换电路的EN1引脚。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数码显示电路和数码显示单元,所述数码显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的LED控制端,所述数码显示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数码显示单元对外显示所述主控电路的工作状态。
[0012]另外,一种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包括一对独立工作的车载充电电路模块,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数据线SDA和控制线SCL,所述数据线SDA和所述控制线SCL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一对所述车载充电电路模块;所述车载充电器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值上限时,一对所述车载充电电路模块中的一个停止工作或者两个同时降低输出功率;所述车载充电器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值下限时,一对所述车载充电电路模块恢复输出最高输出功率。
[0013]进一步地,一对所述车载充电电路模块包括第一车载充电电路模块和第二车载充电电路模块,所述第一车载充电电路模块包括I2C时钟信号引脚SCK和I2C数据信号引脚SDA,所述第二车载充电电路模块包括I2C接口控制引脚SLC_S和I2C接口数据引脚SDA_S,所述控制线SCL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车载充电电路模块的I2C时钟信号引脚SCK和所述第二车载充电电路模块的I2C接口控制引脚SLC_S,所述数据线SDA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车载充电电路模块的I2C数据信号引脚SDA和所述第二车载充电电路模块的I2C接口数据引脚SDA_S。
[0014]上述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中,所述协议转换电路依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电路或者所述第二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温度值调整输出协议,当车充的温度值大于设定的温度值上限时,所述协议转换电路调整输出协议,降低输出功率;当车充的温度值小于设定的温度值下限时,所述协议转换电路自动恢复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在两个所述协议转换电路之间采用自协商方式,使其中的一个所述协议转换电路停止工作或者两个协议转换电路同时降低输出功率,以更好的保护车载充电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本技术的产品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一对车载充电电路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主控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第二温度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DCDC关断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协议切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100,包括DCDC转换电路、协议转换电路和输出接口,所述DCDC转换电路、所述协议转换电路和所述输出接口依次电性连接,所述协议转换电路包括输出开关电路120,所述输出开关电路120设于所述DCDC转换电路和所述输出接口之间,并由所述协议转换电路控制通断。
[0025]其中,所述DCDC转换电路采用PL5501芯片,PL5501芯片是一种同步4开关Buck

Boost控制器,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DCDC转换电路、协议转换电路、输出接口和第一温度检测电路,所述DCDC转换电路、所述协议转换电路和所述输出接口依次电性连接,所述协议转换电路包括输出开关电路,所述输出开关电路设于所述DCDC转换电路和所述输出接口之间,并由所述协议转换电路控制通断,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协议转换电路的温度采集端,所述协议转换电路依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电路采集到的温度值控制所述输出开关电路的通断,实现对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的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转换电路采用JD6621快速充电协议芯片,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电路连接至所述协议转换电路的TM引脚;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热敏电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开关电路包括MOS管Q1,所述协议转换电路的SRCG引脚连接至MOS管Q1的栅极,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OUT连接至MOS管Q1的漏极,MOS管Q1的源极连接至所述输出接口的VBUS端子上。4.一种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车载充电电路模块,每个所述车载充电电路模块包括一个DCDC转换电路、一个协议转换电路和一个输出接口,所述DCDC转换电路、所述协议转换电路和所述输出接口依次电性连接;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主控电路、第二温度检测电路、协议切换电路和一对DCDC关断电路,所述第二温度检测电路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的温度采集端,每个所述DCDC关断电路分别连接至一个所述DCDC转换电路,所述协议切换电路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P0.3引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DCDC转换电路包括第一DCDC转换电路和第二DCDC转换电路,一对所述DCDC关断电路包括第一DCDC关断电路和第二DCDC关断电路,所述第一DCDC关断电路包括第一MOS管Q1,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4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的G1引脚,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振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首诺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