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造板的制造方法,属于人造板工业
,具体涉及一 种以小径级木、枝丫材、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木塑重组木制造技术。
技术介绍
我国对木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木材资源愈来愈紧张。大量的果树枝等枝 丫材和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焚烧,这些优良的生物质材料是理想的木材代用材 料,利用这些原料制造人造板可以解决人造板原料供应紧张的问题。现有的人造板是将原料粉碎成刨花或加工成纤维,这些加工方法破坏了秸秆原有的纵向强度,得率低,能耗大,也影响了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采用异 氰酸酯胶黏济成本高且易黏板;目前生产的秸秆人造板主要是秸秆碎料板为主, 也有一些重组木或木塑重组材的制造工艺,但结构单一,品种少,且容易使黏 接剂或塑料外流,粘到上下压板,引起变色和脱模困难,表面加工性能差。本 专利将开发一种新型的木塑重组木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和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新型木塑重组 木制造方法,保持原料纤维的纵向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提高人造板的物理和 化学性能,对废旧塑料进行再利用,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排放,同时便于成型 和脱模。实现上述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塑重组木及制造方法,原料经疏解、干燥、偶联剂处理、喷塑、定向铺装组坯、压制和裁边工序制成,其特征是:将小径级木、枝丫材、秸秆疏解成细长纤维束,经过干燥以后,采用偶联剂处理纤维表面,进行表面喷塑或浸塑,然后将表面粘着塑料的木质纤维束在上下表面两块单板之间定向铺装组坯,再放到压机上进行低压预压、高压高温热压、常温冷压定型和裁边工序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康权,漆楚生,宋孝周,刘钊,王浩,李家宁,冯德君,赵砺,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