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少忠专利>正文

一种可拆卸扩展式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21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扩展式车厢,包括无车顶货厢、车厢厢体、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锁止装置,车厢厢体罩设在无车顶货厢外并与其滑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车厢厢体相对无车顶货厢上下滑动,车厢厢体底部设有若干轮子;车厢厢体包括第一车厢框架和安装在第一车厢框架上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位于靠近车头的一侧且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可调节至底部与无车顶货厢或车头顶部连接;车厢厢体还设有第一顶板作为车顶;第一锁止装置安装在车厢厢体与无车顶货厢之间用于将两者固定。无车顶货厢内可载货,车厢厢体下落至轮子与地面接触后可推至适当位置并用于生活,对于载货和生活的通用性好。通用性好。通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扩展式车厢


[0001]本技术属于车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扩展式车厢。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汽车产业的越来越成熟,出现了很多床车、B型房车、C型房车、背驼式房车和拖挂式房车等野外作业、生活用的房车,用作房车的车型有小型面包车、中巴车、MPV、皮卡车和货车,小型面包车的床车体积小、使用成本低,但是内部空间小、舒适性差,难以用于旅行生活以及载货。大型的C型房车超高、超重、动力不足和通过性差,不便用于旅行生活。拖挂房车虽然舒适,但长度偏长而在公路上难掉头、难停放,通常用于旅行生活,不便用于载货。上述房车、军用方舱、流动工程作业车、会议车、流动餐车、扩展集装箱以及广告宣传车等车厢对于生活和载货的通用性差,即车厢内部难以兼顾载货和旅行生活,而且现有的在主车厢上设置的用于扩展车厢内部空间的扩展车厢的结构复杂、展开方式较为繁琐。
[000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厢对于载货和生活的通用性差、扩展车厢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扩展式车厢,其车厢对于载货和生活的通用性好,扩展车厢结构简单。
[0005]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拆卸扩展式车厢,包括无车顶货厢、车厢厢体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无车顶货厢与车头固定连接,所述车厢厢体罩设在所述无车顶货厢外侧与所述无车顶货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无车顶货厢上用于驱动所述车厢厢体相对所述无车顶货厢上下滑动,所述车厢厢体底部设有若干轮子;
[0007]所述车厢厢体包括第一车厢框架和安装在所述第一车厢框架上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靠近车头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可调节,所述第一侧板底部与所述无车顶货厢或车头顶部连接;
[0008]所述车厢厢体还包括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四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0009]还包括第一锁止装置,所述第一锁止装置安装在所述车厢厢体与所述无车顶货厢外侧面之间用于将两者固定。
[00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厢厢体还设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三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具有打开或折叠状态,所述第一底板折叠时,所述第一底板位于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无车顶货厢外侧面之间,所述第一底板打开时,所述第一底板位于所述第一顶板下方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三侧板的底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可以打开或闭合的
第一车厢门,所述无车顶货厢远离所述车头的一端设有后厢门,所述第一车厢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后厢门的宽度。
[0012]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厢厢体还包括第一扩展厢,所述第一扩展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叠板、第一扩展侧板和第二折叠板,所述第一折叠板远离所述第一扩展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三侧板铰接,所述第二折叠板远离所述第一扩展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铰接,所述第一扩展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可拆卸连接;
[0013]所述第一扩展厢具有打开或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扩展厢打开时,所述第一折叠板、第一扩展侧板和第二折叠板依次连接呈匚型且均位于所述第四侧板下方与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扩展厢折叠时,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所述第一扩展侧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四侧板之间。
[0014]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折叠板包括相互铰接呈V型的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折叠板包括相互铰接呈V型的第三铰接板和第四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三侧板铰接,所述第四铰接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三铰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扩展侧板相对设置的两端铰接;
[0015]所述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的铰接节点与所述第三铰接板和第四铰接板的铰接节点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大于所述第四侧板的长度。
[0016]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扩展厢还包括第一扩展底板,所述第一扩展底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扩展底板具有打开或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扩展侧板打开时,所述第一扩展底板位于所述第四侧板的下方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板、第一扩展侧板、第二折叠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扩展底板折叠时,所述第一扩展底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铰接板和/或所述第四铰接板之间。
[0017]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厢厢体还包括第二扩展厢,第二扩展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折叠板、第二扩展侧板、第四折叠板,所述第三折叠板远离所述第二扩展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铰接,所述第四折叠板远离所述第二扩展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三侧板铰接,所述第二扩展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可拆卸连接;
[0018]所述第二扩展厢具有打开或折叠状态,所述第二扩展厢打开时,所述第三折叠板、第二扩展侧板、所述第四折叠板连接呈匚型且均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下方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扩展厢折叠时,所述第三折叠板、所述第四折叠板、所述第二扩展侧板位于所述无车顶货厢外侧面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001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折叠板包括相互铰接呈V型的第五铰接板和第六铰接板,所述第四折叠板包括相互铰接呈V型的第七铰接板和第八铰接板,所述第八铰接板与所述第三侧板铰接,所述第五铰接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铰接,所述第六铰接板、所述第七铰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扩展侧板相对设置的两端铰接;
[0020]所述第五铰接板和第六铰接板的铰接节点与所述第七铰接板和第八铰接板的铰接节点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大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
[002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扩展厢还包括第二扩展底板,所述第二扩展底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扩展底板具有打开或折叠状态,所述第二扩展侧板打开时,所述第二扩展底板位于所述第二侧板
的下方且分别与所述第三折叠板、第二扩展侧板、第四折叠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扩展底板折叠时,所述第二扩展底板位于所述无车顶货厢外侧面与所述第五铰接板和/或所述第八铰接板之间。
[0022]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若干太阳能板,各所述太阳能板分别安装在所述车厢厢体外侧。
[0023]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若干太阳能板,各所述太阳能板分别安装在所述车厢厢体外侧和/或所述第一扩展厢和/或所述第二扩展厢外侧。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车厢厢体罩设于无车顶货厢的上方,且车厢厢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位于车头或无车顶货厢上方,且第一侧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根据第一侧板与位于其下方的车头或无车顶货厢的相对位置来调节,根据车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扩展式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无车顶货厢、车厢厢体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无车顶货厢与车头固定连接,所述车厢厢体罩设在所述无车顶货厢外侧与所述无车顶货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无车顶货厢上用于驱动所述车厢厢体相对所述无车顶货厢上下滑动,所述车厢厢体底部设有若干轮子;所述车厢厢体包括第一车厢框架和安装在所述第一车厢框架上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靠近车头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可调节,所述第一侧板底部与所述无车顶货厢或车头顶部连接;所述车厢厢体还包括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四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锁止装置,所述第一锁止装置安装在所述车厢厢体与所述无车顶货厢之间用于将两者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扩展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厢体还设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三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具有打开或折叠状态,所述第一底板折叠时,所述第一底板位于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无车顶货厢外侧面之间,所述第一底板打开时,所述第一底板位于所述第一顶板下方且其长度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的间距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扩展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可以打开或闭合的第一车厢门,所述无车顶货厢远离所述车头的一端设有后厢门,所述第一车厢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后厢门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扩展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厢体还包括第一扩展厢,所述第一扩展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叠板、第一扩展侧板和第二折叠板,所述第一折叠板远离所述第一扩展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三侧板铰接,所述第二折叠板远离所述第一扩展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铰接,所述第一扩展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扩展厢具有打开或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扩展厢打开时,所述第一折叠板、第一扩展侧板和第二折叠板依次连接呈匚型且均位于所述第四侧板下方与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扩展厢折叠时,所述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所述第一扩展侧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四侧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卸扩展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板包括相互铰接呈V型的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折叠板包括相互铰接呈V型的第三铰接板和第四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三侧板铰接,所述第四铰接板与所述第一侧板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三铰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扩展侧板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忠
申请(专利权)人:吴少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