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凿切扩孔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651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凿切扩孔钻,能够实现快速、完全地切割处理掉软组织和增生骨组织的同时实现前推打洞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疼痛,满足临床脊柱融合手术全程的多种处理方式。凿切扩孔钻包括相互连接的杆部和手柄,杆部具有中空的内部腔体,在杆部前端设置有工作端;所述的工作端包括前端环状锯齿、以及位于内腔中心的环状阶梯平台。梯平台。梯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凿切扩孔钻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脊柱内窥镜融合手术的凿切扩孔钻,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内窥镜开展脊柱手术适应症治疗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应用。
[0003]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因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高度丢失、腰椎滑脱等脊柱疾病发病率大大增加。尤其是对腰椎滑脱等脊柱不稳症状,现有技术只能实施开放手术,对于患者肌肉、筋膜及骨组织的破坏较为严重,病人术后康复时间较长而过多占用医疗资源。现有临床引入了微创手术方式,如采取后入路(PLIF)手段开展治疗。进而,有助于医生基于常用的入路方法和解剖技能,使用内窥镜等器材开展融合式手术(EndoPLIF),以期达到镜下微创融合手术方法。
[0004]在微创融合手术过程中,处理纤维环和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是必经的步骤,通常是由医生使用蓝钳、骨凿配合髓核钳等器械实施处理,蓝钳操作简单但效率及其低下,且仅能处理软组织,对于钙化的纤维环,椎体后缘骨质增生等无法处理,并且有一定损伤神经硬膜的风险。而使用骨凿配合髓核钳处理,同样具有效率低下、操作难度较大的缺陷,由此手术过程繁杂、浪费大量的时间,患者痛苦较明显。
[0005]有借鉴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所述的凿切扩孔钻,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新型凿切专用工具,以期实现快速、完全地切割处理掉软组织和增生骨组织的同时实现前推打洞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疼痛,满足临床脊柱融合手术全程的多种处理方式。
[0007]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凿切扩孔钻包括相互连接的杆部和手柄,杆部具有中空的内部腔体,在杆部前端设置有工作端;所述的工作端包括前端环状锯齿、以及位于内腔中心的环状阶梯平台。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杆部和手柄通过内外螺纹旋转固定及拆卸。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柄为中空包胶球形结构,其具有比杆部外型尺寸明显较大的截面与体积。
[0010]进一步地,在杆部外周标记有刻度,刻度计量单位可为毫米,在杆部上活动地套设有一限位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器包括一箍于杆部外周的卡扣,在卡扣上贯穿插设有调节手柄,调节手柄通过螺纹旋进旋出卡扣。
[0012]综上内容,本申请提出的凿切扩孔钻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申请满足了临床需求的微创、可视与安全的手术要求,具有较高的镜下融合手术适用性与广泛兼容性的后续处理手段,从整体上显著地提高手术效率和缩短时间,减少对患者椎管内神经及硬膜的刺激和患者疼痛。
[0014]2、使用本申请配合脊柱内窥镜和各类工作套管、医生能够将手术器械准确地导入至手术位置,通过旋转手柄以带动弧形锯齿高效、快速地切除纤维环,同时往前推动组织以压缩并将纤维环快速地切除下来,再配合髓核钳,夹取出被切割的纤维环,从而显著地提高手术效率与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疼痛。
[0015]3、应用本申请能够同时处理软组织和骨组织,有效地减小了患者创口的尺寸大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有利于术后恢复。
[0016]4、本申请与内窥镜灵活地组合使用,能够简化医生操作流程,较适宜于在现有脊柱融合手术的临床使用与推广,也可扩展到其他内窥镜手术中使用。
[0017]5、本申请结构合理,手柄可通用且制作成本较低,相应地减少手术成本和患者负担。
附图说明
[0018]现结合以下附图来进一步地说明本申请的设计方案。
[0019]图1为人体脊柱椎体示意图;
[0020]图2为现有技术镜下环锯的工作原理图;
[0021]图3为本申请所述的凿切扩孔钻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工作端示意图;
[0023]图5和图6为使用所述的凿切扩孔钻切除组织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申请的其它优点和特征能够由以下描述得出,在所述描述中参照附图详细阐述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实施脊柱的椎体10内部纤维环或椎体后缘增生骨组织切除手术时,镜下环锯40配合使用脊柱内窥镜20和工作套管30,仅能将组织进行旋切而组织根部仍粘连在一起,无法将组织完全地切割下来,也就难以将切除的组织取出人体,临床手术效率较低。
[0026]如图3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应用于脊柱手术治疗的凿切扩孔钻,该凿切扩孔钻包括相互连接的杆部1和手柄2;
[0027]其中,杆部1的外形尺寸不能太大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手术创口,杆部1具有中空的内部腔体,在杆部1前端设置有工作端3以配合使用脊柱内窥镜、容纳脊柱内窥镜的各种工作套管进行组织环切。
[0028]手柄2为中空包胶球形结构,其具有比杆部1外型尺寸明显较大的截面与体积,从而方便握持和操控旋转杆部1以带动工作端3凿切各类组织。
[0029]杆部1和手柄2可方便地拆卸与组装,常见的连接结构为两者通过内外螺纹旋转固定及拆卸。
[0030]为方便准确预置杆部1插入人体的深度,在杆部1外周标记有刻度,刻度计量单位
可为毫米,在杆部1上活动地套设有一限位器4。
[0031]为提高根据刻度调节杆部1深入操作的准确性与灵活性,所述的限位器4包括一箍于杆部1外周的卡扣41,在卡扣41上贯穿插设有调节手柄42,调节手柄42通过螺纹旋进旋出卡扣41;当旋入卡扣41内部极限位置时,调节手柄42的前端紧抵于杆部1外周以将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将卡扣41定位。
[0032]所述的工作端3包括前端环状锯齿31、以及位于内腔中心的环状阶梯平台32。环状锯齿31具有较为锋利的边缘,具有切割功能;环状阶梯平台32用于将环切下来的各类组织随杆部1的行程而前推,从而将凿切部位形成一个通孔或圆洞,既能够防止组织进入工作端3和杆部1中,又有利于后续采用其他器械(如骨科通条)将环切下来的组织取出人体,以免影响手术后续步骤。
[0033]如图5和图6所示,应用本申请所述凿切扩孔钻的手术过程是:
[0034]首先,通过影像仪器确认需手术部位,在术前使用CT测得凿切扩孔深度,相应地调节限位器4在杆部1上的刻度位置;
[0035]然后,将凿切扩孔钻植入椎体,待限位器4接近患者皮肤时停止,此时工作端3逐渐深入椎体而到达手术位置处;
[0036]随后,旋转手柄2以通过工作端3环切病变组织,因工作端3内腔中的环状阶梯平台32,在环切的同时,无论何种组织都将被整体地往前推进而在手术处留下一个通孔或圆洞;
[0037]最后,然后再用大号钳子,快速地切除下来的组织50取出椎间隙,达到手术目的。
[0038]综上内容,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仅是优选方案。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据此得到启示,而直接推导出符合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其他替代结构,均应属于本申请所述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凿切扩孔钻,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杆部和手柄,杆部具有中空的内部腔体,在杆部前端设置有工作端;所述的工作端包括前端环状锯齿、以及位于内腔中心的环状阶梯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凿切扩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部和手柄通过内外螺纹旋转固定及拆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凿切扩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为中空包胶球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来李永津苏国义林涌鹏饶思远谭傲威孙文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