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网络中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信
,特别是关于一种光网络中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接入业务类型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带宽和时延需求也各不相同。由于传统的边缘网络采用FE/GE/STM
‑
1/STM
‑
4等网络传输技术,难以承载大颗粒的业务并保证差异化的服务质量。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输网络)下沉的提出能够解决边缘网络之困。
[0003]随着节点和链路规模急剧增加,边缘的业务数量会数十倍的增长,针对全网千万级业务,传统异构网络模式下业务数据的传输需要经历多级封装映射。通过将不同的业务数据进行捆绑传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节点的处理次数。
[0004]然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网络架构下的控制器在控制海量业务数据在不同节点进行传输时,控制节点和不同传输节点的频繁光电转换会带有极大的时间消耗,并且通常现有技术只能实现同源同宿的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网络中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所述光网络,所述光网络包括相互连接的核心网和边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由中央控制器进行管控,所述边缘网由对应的边缘控制器进行管控;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边缘控制器接收其管控的第一边缘网中的各个源节点发出的业务数据传输请求,其中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请求中携带有所述业务数据所要发向的宿节点;所述第一边缘控制器确定需要进行捆绑传输的业务数据,所述需要进行捆绑传输的业务数据对应的宿节点从属于相同的第二边缘网,所述第二边缘网对应由第二边缘控制器进行管控;所述第一边缘控制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以及所述第二边缘控制器进行通信,针对所述需要捆绑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协同路径计算,以确定业务数据传输路径,并在确定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路径后,使所述第一边缘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和所述第二边缘控制器分别向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路径中各自管控的节点发送路径建立指令,完成业务数据传输路径的建立;基于建立的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路径,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中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控制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以及所述第二边缘控制器进行通信,针对所述需要捆绑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协同路径计算,以确定业务数据传输路径,包括:所述第一边缘控制、所述中央控制器和所述第二边缘控制器,基于并行计算,计算多条候选路径,所述候选路径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路径、核心网路径以及第二路径,所述第一路径由所述第一边缘控制器计算的所述第一边缘网中的路径,所述核心网路径由所述中央控制器计算的所述核心网中的路径,所述第二路径由所述第二边缘控制器计算的所述第二边缘网中的路径;根据预设策略从所述多条候选路径中选择最优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网络中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策略从所述多条候选路径中选择最优路径,包括:根据所有业务数据捆绑传输过程中的节点处理次数最少的原则,确定最优捆绑节点和最优解捆绑节点,以及所述最优捆绑节点和所述最优解捆绑节点之间的所述核心网路径,所述最优捆绑节点位于所述核心网或所述第一边缘网中;所述最优解捆绑节点位于所述核心网或所述第二边缘网中;所述第一边缘控制器进行不同源节点向所述最优捆绑节点发送业务数据的迂回路径计算;以及所述第二边缘控制器进行所述最优解捆绑节点向不同宿节点的迂回路径计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网络中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控制器进行不同源节点向所述最优捆绑节点发送业务数据的迂回路径计算,包括:所述第一边缘控制器,基于最少跳转节点的原则优先进行同源业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广祥,张蒙晰,李疆生,杨鸿珍,赵建鹏,娄佳,熊虎岗,刘敏,位祺,赵永利,刘文红,张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