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05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0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配线光缆子系统集成化程度低的问题,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包括箱体以及至少一个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包括外壳、第一分光单元、第二分光单元、配线模块、第一连接光纤和第二连接光纤。第一分光单元、第二分光单元和壳体均设置于第一板体上;配线光纤设置于壳体内;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输入端口连通,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入端与对应的第二输出端口连通;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配线光纤的输入端连通,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入端与第三输出端口连通;多个第一分光单元、第二分光单元和配线模块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本申请用于分配传输光纤。本申请用于分配传输光纤。本申请用于分配传输光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是基于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的光纤到户(fibre to the home,FTTH)的光纤配线网络,其作用是为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从功能上分,ODN从局端到用户端可分为馈线光缆子系统,配线光缆子系统,入户线光缆子系统和光纤终端子系统四个部分。
[0003]在相关技术中,配线光缆子系统主要是由多个PLC光分路器组成,在PLC光分路器上具有进口端和多个出口端,进口端与发射光纤连通,用于将光信号输入至PLC光分路器内,并在PLC光分路器的作用下,将光信号分为多个子信号,然后再从出口端输出至用户家,以实现配线分光。
[0004]但是,由于多个PLC光分路器是随机单独放置的,从而导致配线光缆子系统部分集成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用于解决配线光缆子系统集成化程度低的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包括箱体以及至少一个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箱体内部具有容纳腔;光分配网集成单元设置于容纳腔内;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包括外壳、多个第一分光单元、第二分光单元、配线模块、多根第一连接光纤以及第二连接光纤。外壳设置于箱体内,外壳内部具有腔体,外壳包括第一板体,第一分光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口和多个第一输出端口,第一分光单元设置于第一板体上,且第一输入端口位于腔体内,多个第一输出端口位于腔体外;第二分光单元设置于第一板体上,第二分光单元包括第二输入端口、多个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三输出端口,多个第二输出端口与多个第一分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二输入端口位于腔体外,多个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三输出端口位于腔体内;配线模块包括壳体和配线光纤,壳体设置于第一板体上,且至少部分伸入腔体内,配线光纤设置于壳体内,配线光纤的输出端位于腔体外,且能够伸出至壳体外部;多根第一连接光纤设置于腔体内,与第一分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输入端口连通,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入端与对应的第二输出端口连通;第二连接光纤设置于腔体内,且与配线模块一一对应设置,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配线光纤的输入端连通,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入端与第三输出端口连通;其中,多个第一分光单元、第二分光单元和配线模块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
[0007]本申请中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在进行光纤传输时,发射光纤的输出端接入第二分光单元的第二输入口内,以使得光信号进入第二分光单元内部,并在第二分光单元
的作用下,进行分光,一部分光信号从第二输出端口输出并通过第一连接光纤传输至对应的第二分光单元中,在第二分光单元的作用下,进行分光,并通过第一输出端口入户,以实现光纤入户。
[0008]而另一部分光信号则会从第三输出端口输出并通过第二连接光纤传输至对应的配线光纤内,并通过配线光纤传输至下一级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的第二分光单元内。以此达到了光纤入户和多级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的相连通的同时实现。
[0009]由于多个第一分光单元皆设置于第一板体上,而第一板体又属于外壳,因此,第一分光单元皆设置于外壳上,即是将多个第一分光单元集成化于外壳上,便于对多个第一分光单元进行集中管理,集成化程度高。
[0010]另外,由于本申请中的多个第一分光单元、第二分光单元和配线模块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因此可以使得外壳整体呈扁平化,整体厚度较薄,便于搬运。且如此也能够在同一个容纳腔内设置多个光分配集成单元,在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便于对多个光分配网集成单元进行集中化管理。
[0011]可选地,箱体上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口,第一板体朝向安装口。
[0012]通过在箱体上开设安装口,便于外壳的放置以及取出。
[0013]可选地,箱体上开设有相对的两个导向槽,导向槽位于容纳腔内;光分配网集成单元还包括两块导向板,分别固定于外壳相对的两侧,导向板与导向槽一一对应设置,且导向板至少部分伸入对应的导向槽内,用于引导外壳通过安装口伸入或者伸出容纳腔。
[0014]通过导向槽和导向板的配合,便于将外壳稳定的放置于容纳腔内,或者将外壳稳定的从容纳腔内取出。
[0015]可选地,光分配网集成单元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设置于第一板体的边沿处,并与外壳固定连接,限位件位于容纳腔外,并能够与箱体上的安装口所在的壁面接触。
[0016]通过设置限位件,在将外壳放置于容纳腔内时,限位件可以通过与箱体的壁面的抵接,避免外壳进入容纳腔内太多,从而便于外壳的取出。
[0017]可选地,限位件包括两块限位板,两块限位板设置于第一板体相对的两侧边沿处。
[0018]通过设置两块限位板对外壳进行限位。
[0019]可选地,第一分光单元为等比分光器,且每个第一分光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的个数不同。
[0020]由于每个第一分光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的个数不一样,以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连接自己所需的光纤接口,提高了光纤入户的灵活性,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PLC光分路器的分光数量的一致来说,本申请中的灵活性更高。
[0021]可选地,第二分光单元为不等比分光器。
[0022]通过上述设置,将一部分光信号传输至第一分光单元,并入户,将另一部分光信号传输至配线光纤中,实现与下一级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的连通,减少光纤的布置,提高多个光分配网集成单元之间的联系。
[0023]可选地,配线模块包括滚柱和发条弹簧,滚柱固定于壳体内;发条弹簧设置于壳体内,且环绕于滚柱上,发条弹簧的一端与滚柱固定连接,配线光纤环绕于发条弹簧上,发条弹簧的另一端与配线光纤连接,配线光纤能够在发条弹簧的作用下缩回壳体内。
[0024]通过发条弹簧和配线光纤的配合,在将配线光纤拉出至壳体外部后,发条弹簧会
因为受力而发生形变,当取消施加在配线光纤上的力后,在发条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配线光纤会被收回,如此便于配线光纤的收回。
[0025]可选地,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包括固定板和多个第一插接头,固定板设置于腔体内;多个第一插接头固定于固定板上,且与第一分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插接头插入对应的第一输入端口内,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插接头连接。
[0026]通过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一插接头的配合,实现第一分光单元的可拔插,当需要取下第一分光单元时,只需要对第一分光单元施加力,便可以使得第一分光单元和第一插接头分离;当需要安装第一分光单元时,只需要将第一插接头插入第一输入端口内,便能够实现第一分光单元与第二分光单元的连通,如此便于第一分光单元的安装以及拆卸。
[0027]可选地,配线模块还包括光纤适配器,光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包括箱体以及至少一个光分配网集成单元,所述箱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光分配网集成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外壳内部具有腔体,所述外壳包括第一板体,多个第一分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一分光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口和多个第一输出端口,且所述第一输入端口位于所述腔体内,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端口位于所述腔体外;第二分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二分光单元包括第二输入端口、多个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三输出端口,多个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与多个所述第一分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位于所述腔体外,多个所述第二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三输出端口位于所述腔体内;配线模块,所述配线模块包括壳体和配线光纤,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且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腔体内,所述配线光纤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配线光纤的输出端位于所述腔体外,且能够伸出至所述壳体外部;多根第一连接光纤,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与所述第一分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入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通;第二连接光纤,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配线模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配线光纤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输出端口连通;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分光单元、所述第二分光单元和所述配线模块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安装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开设有相对的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光分配网集成单元还包括两块导向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侧,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导向板至少部分伸入对应的所述导向槽内,用于引导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胜曹珉林军方军石磊范友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