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225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9
本申请涉及舰船减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舰船的工作区域,采集所述工作区域的历史环境信息;对所述历史环境信息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聚类结果;根据所述聚类结果构建多个舰船受力模型;采集实时海洋环境参数,并根据所述多个舰船受力模型进行分析,获取所述目标舰船的实时姿态参数;将所述实时姿态参数输入智能减摇控制模型中,获得控制数据;通过所述智能维稳平台,根据所述控制数据控制所述减摇装置维持舰船平稳运行。采用本方法能够解决舰船减摇技术控制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解决舰船减摇技术控制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解决舰船减摇技术控制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舰船减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受到海浪、海风以及海流等复杂海洋环境的扰动,会产生剧烈摇晃,剧烈摇晃不但会减少船舶本身的寿命,还会极大降低人们在航行过程中的舒适性,使人产生眩晕感等不适状况。为了改善航行过程中的舒适性,减摇技术应运而生。
[0003]由于地球上每个区域的海洋环境以及地形各不相同,对于同样的舰船,所产生的海洋环境作用力都是不同的。目前应用在船舶上的减摇装置都是基于船舶规格而制造,并没有对船舶日常活动海域进行研究和分析,经常造成船舶减摇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发生,影响了舰船的日常航行。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舰船减摇技术控制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方法及系统。
[0006]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维稳平台,所述智能维稳平台包括减摇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舰船的工作区域,采集所述工作区域的历史环境信息;对所述历史环境信息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聚类结果;根据所述聚类结果构建多个舰船受力模型;采集实时海洋环境参数,并根据所述多个舰船受力模型进行分析,获取所述目标舰船的实时姿态参数;将所述实时姿态参数输入智能减摇控制模型中,获得控制数据;通过所述智能维稳平台,根据所述控制数据控制所述减摇装置维持舰船平稳运行。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舰船结构信息,根据所述舰船结构信息构建舰船3D模型;根据所述聚类结果获取多类型受力数据;根据所述多类型受力数据分析获得多组舰船姿态参数;根据所述舰船3D模型和所述多组舰船姿态参数构建所述多个舰船受力模型。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对所述多类型受力数据进行作用影响程度分析,获取作用影响数据;根据所述作用影响数据获取多组舰船姿态参数。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大数据,获取多个样本姿态参数;对所述多个样本姿态参数进行分析,并为其配置多组样本控制数据,其中,所述多个样本姿态参数与所述多组样本控制数据具有对应关系;采用所述多个样本姿态参数与所述多组样本控制数据作为构建数据,构建所述智能减摇控制模型;将所述实时姿态参数输入所述智能减摇控制模型中,获得所述控制数据。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BP神经网络,搭建所述智能减摇控制模型;根据预设数据划分比例对所述构建数据进行划分,获得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通过所述训练数据集和所述验证数据集对所述智能减摇控制模型进行训练、测试,获得符合预期要求的
智能减摇控制模型。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减摇反馈数据,基于所述减摇反馈数据进行减摇效果评价;判断减摇效果评价结果是否达到预期要求;如果没有达到,判断所述减摇效果评价结果是否满足故障风险阈值;如果不满足,对所述聚类结果进行聚合粒度优化,获取聚类优化结果;根据所述聚类优化结果进行多个舰船受力模型的构建。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果所述减摇效果评价结果满足所述故障风险阈值,生成工作暂停指令;根据所述工作暂停指令控制舰船停止工作,并生成装置检修信息;根据所述装置检修信息对所述减摇装置进行检修维护。
[0013]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14]历史环境信息采集模块,所述历史环境信息采集模块用于确定目标舰船的工作区域,采集所述工作区域的历史环境信息;
[0015]信息聚类分析模块,所述信息聚类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历史环境信息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聚类结果;
[0016]舰船受力模型构建模块,所述舰船受力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聚类结果构建多个舰船受力模型;
[0017]实时姿态参数获取模块,所述实时姿态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采集实时海洋环境参数,并根据所述多个舰船受力模型进行分析,获取所述目标舰船的实时姿态参数;
[0018]控制数据获得模块,所述控制数据获得模块用于将所述实时姿态参数输入智能减摇控制模型中,获得控制数据;
[0019]减摇装置控制模块,所述减摇装置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智能维稳平台,根据所述控制数据控制所述减摇装置维持舰船平稳运行。
[0020]上述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舰船减摇技术控制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通过确定目标舰船的工作区域,采集所述工作区域的历史环境信息;对所述历史环境信息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聚类结果;根据所述聚类结果构建多个舰船受力模型;采集实时海洋环境参数,并根据所述多个舰船受力模型进行分析,获取所述目标舰船的实时姿态参数;将所述实时姿态参数输入智能减摇控制模型中,获得控制数据;通过所述智能维稳平台,根据所述控制数据控制所述减摇装置维持舰船平稳运行。可以提高减摇装置的控制精度,有效提高舰船运行的稳定性。
[0021]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方法中构建多个舰船受力模型的流程示意图;
[0024]图3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方法中获得控制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4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历史环境信息采集模块1、信息聚类分析模块2、舰船受力模型构建模块3、实时姿态参数获取模块4、控制数据获得模块5、减摇装置控制模块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8]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维稳平台,所述智能维稳平台包括减摇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0029]步骤S100:确定目标舰船的工作区域,采集所述工作区域的历史环境信息;
[0030]步骤S200:对所述历史环境信息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聚类结果;
[0031]具体而言,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应用于智能维稳平台,所述智能维稳平台是指安装于舰船上用于保持舰船平稳运行的综合平台,其中包括舰船减摇装置。首先确定目标舰船的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是指舰船日常工作的海域,通过多种传感器对目标海域的历史环境信息进行采集,所述历史环境信息包括海风、海浪、海域洋流、海底地理环境等信息。对所采集的所述历史环境信息进行聚类分析,所述聚类分析是指将所述历史环境信息中类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减摇技术的智能维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维稳平台,所述智能维稳平台包括减摇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舰船的工作区域,采集所述工作区域的历史环境信息;对所述历史环境信息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聚类结果;根据所述聚类结果构建多个舰船受力模型;采集实时海洋环境参数,并根据所述多个舰船受力模型进行分析,获取所述目标舰船的实时姿态参数;将所述实时姿态参数输入智能减摇控制模型中,获得控制数据;通过所述智能维稳平台,根据所述控制数据控制所述减摇装置维持舰船平稳运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聚类结果构建多个舰船受力模型,包括:获取舰船结构信息,根据所述舰船结构信息构建舰船3D模型;根据所述聚类结果获取多类型受力数据;根据所述多类型受力数据分析获得多组舰船姿态参数;根据所述舰船3D模型和所述多组舰船姿态参数构建所述多个舰船受力模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类型受力数据分析获得多组舰船姿态参数,包括:对所述多类型受力数据进行作用影响程度分析,获取作用影响数据;根据所述作用影响数据获取多组舰船姿态参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实时姿态参数输入智能减摇控制模型中,获得控制数据,包括:基于大数据,获取多个样本姿态参数;对所述多个样本姿态参数进行分析,并为其配置多组样本控制数据,其中,所述多个样本姿态参数与所述多组样本控制数据具有对应关系;采用所述多个样本姿态参数与所述多组样本控制数据作为构建数据,构建所述智能减摇控制模型;将所述实时姿态参数输入所述智能减摇控制模型中,获得所述控制数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多个样本姿态参数与所述多组样本控制数据作为构建数据,构建所述智能减摇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磊张引贤徐海宁丁同臻沈清野赵浩然程林张霞蒋永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