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从含铜、锰、钴物料中提取铜、锰、钴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铜物料湿法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从含铜、锰、钴物料中提取铜、锰、钴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含铜物料通常使用湿法处理,浸出液进行铜萃取,将反萃后液进行铜电积工序,生产铜产品。
[0003]在实施过程中,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当原料中同时含有锰时,锰随着浸出过程进入溶液,萃取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锰会在萃取系统中不断富集,容易造成萃取剂的乳化,进而就增加了萃取剂消耗,影响萃取过程。此外,反萃液中锰过高时,进入电积系统后会导致电积过程中的电效率降低,增加能耗,同样会影响电积系统的稳定性。
[0004]基于此,通过对含铜物料处理过程中如何除锰进行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发现:采用常规氧化剂除锰会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引入杂质、对设备造成腐蚀等问题,而且锰不同价态沉淀pH差别很大,低价锰在pH值达8时才开始沉淀,低价锰存在时,只要有少量空气中氧气进入溶液,即会将锰缓慢氧化,生成的高价锰在pH值为3左右即开始沉淀,进而综合利用锰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含铜、锰、钴物料中提取铜、锰、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硫酸还原浸出含铜、锰、钴物料;对浸出液进行除铁;采用铜萃取剂对除铁后液进行萃取,将萃取液反萃后电积,得到电积铜;将萃余液开路,进行锰、钴分离,得到锰产品和钴产品;包括:采用过硫酸钠或SO2/O2体系为氧化剂,MgO为中和剂,控制pH为3.5~4.2,对萃余液进行除锰,得到除锰液和作为锰产品的锰渣;对除锰液进行沉铜,并将沉铜后铜渣返回还原浸出;采用MgO或碳酸钠为中和剂,对沉铜液进行沉钴,直接得到钴产品,并将沉钴后沉钴液返回还原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含铜、锰、钴物料中提取铜、锰、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过硫酸钠为氧化剂时,过量系数为3~8,温度为30~90℃,反应时间为1~3h;当采用SO2/O2体系作为氧化剂时,SO2流量为0.1~1.0L/(L
溶液
·
h),O2流量为0.8~100L/(L
溶液
·
h),温度为0~90℃,反应时间为1~6h。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含铜、锰、钴物料中提取铜、锰、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萃余液进行除锰,使除锰液中锰浓度不高于0.5g/L;和/或,当采用过硫酸钠为氧化剂时,温度为50~90℃;当采用SO2/O2体系作为氧化剂时,温度为20~60℃。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从含铜、锰、钴物料中提取铜、锰、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锰渣中钴含量≥1.5%时,对锰渣进行浸出提钴,得到锰产品,浸出用酸为硫酸,且采用还原浸出;将浸出提钴后的含钴液与沉铜液混合以共同进行沉钴;所述浸出提钴以及所述硫酸还原浸出时,所采用的还原剂均为选自双氧水、二氧化硫、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钙、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钾或亚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从含铜、锰、钴物料中提取铜、锰、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硫酸还原浸出时,浸出温度为0~95℃,反应时间为2~8h,反应终点pH值为0.9~2.0;和/或,浸出提钴时,pH值为1.5~4.0,浸出温度为0~90℃,反应时间为1~6h。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从含铜、锰、钴物料中提取铜、锰、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硫酸还原浸出时,浸出温度为20~60℃,液固比为3:1;和/或,浸出提钴时,浸出温度为20~60℃,液固比为5: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含铜、锰、钴物料中提取铜、锰、钴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剑,孙宁磊,戴江洪,李诺,刘苏宁,曹敏,刘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