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行组合式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196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行组合式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一个壳体,一根或者多根同心套管,管板,封头,换热管束,折流板等。折流板分为外壳程连续螺旋折流板和内壳程折流板,其中内壳程折流板可以是弓形折流板、非连续螺旋折流板、环盘折流板等其它形式。壳体、外壳程连续螺旋折流板、内套管形成外壳程,内套管、内壳程折流板形成内壳程,内外壳程流体入口端位于壳体同一侧,流体同时并行流经换热器内外壳程通过换热管束与管内流体进行流动换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结构紧凑度,大大减少换热器运行时的振动且不易结垢,可提高换热器安全性和增加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并行组合式多壳程螺旋折流 板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炼油、化工、环保、能源、电力等工业中一种重要的单元设备, 尤其是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广泛。管壳式换热器工作原理是冷热两种流体, 一种管内流动,另一种流体在壳侧流动,两者之间通过换热管束完成换热过程。 为满足支撑换热管束和改善换热的目的,通常采用在壳侧设置折流板改变壳侧 流体流动方向和增加流体扰流度。传统弓型折流板由于加工简单和安装方便被广泛采用,但是存在①壳侧 沿程压损大;②易结垢;③存在较大漏流和旁流;④易诱导换热管的振动,縮 短了换热器的寿命等问题。现有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见专利99241930.1和 200320106763.1),两者都非连续螺旋折流板,不能形成完全螺旋流动,存在"三 角漏流区",导致换热效率不如弓形折流板。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见专利 200510043033.5)由于存在中心管,降低了换热器的紧凑度,而且随着换热器 壳体直径和螺旋角变大,螺旋曲面加工工艺难度增加。组合式多壳程螺旋折流 板换热器(见专利200610041949.1)将壳侧分为多个壳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行组合式多壳程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一个壳体(18),壳体(18)一端连接管板(6),管板(6)与封头(5)连接,壳体(18)的另一端也连接封头(5),其中,一端封头(5)上设置有管侧进口管(3)和管侧出口管(4),管板(6)上连接有换热管束(15),换热管束(15)通过壳体(18)内折流板上的孔(21)平行固定于壳体(18)内,壳体(18)、连续螺旋折流板(13)和内套管(17)形成外壳程(181),内套管(17)、内壳程折流板(14)形成内壳程(183),其特征在于:壳侧进口管(7)连接封头(5),内外壳程入口端(182)位于壳体同侧,壳侧流体从壳侧进口管(7)平行进入内外壳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旺陈贵冬曾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