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用户识别的过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217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识别的过程控制系统;所述调节系统包括检录单元,监测单元,控制单元;检录单元用于对进入目标场所的用户进行识别;监测单元用于对加热装置中指定监测点的温度和流量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到所述检录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并且控制并调节上述各单元和装置的工作;所述调节系统基于检录模块对进入区域场所内的用户进行统计并预测在后续一段时间的用量通过缓冲存储设施进行预调节,使得整个调节更加精准的契合用户识别的结果。结果。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用户识别的过程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过程控制等领域中,对广泛设置的设备于收发控制信息的同时进行控制的控制变量调节器(控制器)与控制变量调节系统,具体的,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识别的过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控制系统是指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控制系统意味着通过它可以按照所希望的方式保持和改变机器、机构或其他设备内任何感兴趣或可变的量。控制系统同时是为了使被控制对象达到预定的理想状态而实施的。很多控制系统的使用者直接对应的是用户或者说人,这样为了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官,控制系统需要基于用户识别对控制进行改进。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108227520A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景界面的智能设备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控制系统包括场景生成单元,所述场景生成单元包括场景生成模块和场景存储模块;用户端,所述用户端包括用户登陆模块、操控动作识别模块,登陆所述用户登陆模块后进入用户端系统,与所述场景存储模块数据连接并读取所述场景存储模块信息,进入选择的虚拟场景界面,所述操控动作识别模块检测所述虚拟智能设备的触发动作。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全景界面的智能设备的控制系统便于实现集成化、可视化及人性化操作,并能通过手机和电脑等终端显示设备进行人机互动,能够促进建筑智能化和社区智能化的发展。公开号为US20150220159A1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提供了一种用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设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其包括检测用户操作设备,基于图像信息确定用户身份,以及基于所确定的用户身份来个性化设备的操作,以及家庭或可以基于用户身份根据一组优选参数来控制建筑物品。
[0004]但是这些现有技术都没有涉及基于用户性别、年龄,或者使用习惯进行更细致预测,从而提高使用量预测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识别的过程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用户识别的过程控制系统,所述调节系统连接于一个加热装置,用于对加热装置中液体的加热、储存、传输环节中的工作参数实施调节和控制;所述调节系统包括检录单元,监测单元,控制单元;
[0007]所述检录单元,用于对进入目标场所的用户进行识别,包括统计用户的人数以及身份信息;
[0008]所述监测单元,用于对加热装置中指定监测点的温度和流量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所述控制单元;
[0009]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到所述检录单元、所述监测单元以及所述加热装置,并且
控制并调节上述各单元和装置的工作;
[0010]其中,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热源,至少一个热交换器,至少一个缓冲存储设施以及至少一个混合器;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入口,用于接收外部流入的温度为T1的初始液体;并且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出口,用于输出加热后具有设定温度T
ed
的成品液体;混合器具有至少两个进液口以及至少一个出液口,所述混合器用于将初始液体和储存液体充分混合;缓冲存储设施包括通过管道向混合器输送温度为T3的储存液体;所述混合器通过将所述初始液体和所述储存液体进行混合,获得温度为T2的混合液体并通过管道将所述混合液体输送到热交换器;
[0011]并且,所述检录单元通过获取进入和离开目标场所的用户情况,对场所内的使用需求进行预测并获取预测结果;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预测结果,通过获取当前加热装置中T1和T3的数值,设置T2数值以及热源的实际加热功率P;所述混合器包括根据T2数值设置所述初始液体和所述储存液体的混合比率;
[0012]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中的热交换器与热源热耦合,流过热交换器的液体受热源的热辐射作用后被加热;所述热交换器的出口连接到所述缓冲存储设施,并向所述缓冲存储设施输出温度为T
ed
的加热液体;所述热交换器还连接到所述第一出口,并且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口的阀门使流出所述热交换器的液体被输送到所述缓冲存储设施或者所述第一出口;
[0013]可选地,所述检录单元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使用图像识别技术获取进出目标场所的用户情况,对进出目标场所的用户实施以下一项或多项的图像识别:(1)进出时间;(2)进出人数;(3)用户的性别;(4)用户的身份;通过获取进出目标场所的用户情况,预测在一个预设时间段H内的目标场所的使用量Q;
[0014]可选地,所述监测单元包括若干个温度传感器以及流量传感器;若干个温度传感器以及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各段管道中,用于监测通过管道的液体温度以及流量;并且所述监测单元通过网络连接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控制单元传送采集的数据;
[0015]进一步的,通过以下计算式,基于热源的最优工作加热功率设定热源的实际加热功率P,从而设定T2的具体数值:
[0016][0017]其中液体为水,k为热交换效率,指示所述热源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通过测验测得;P为热源的实际加热功率,Cs为水的比热容,ρ为水的密度;Q为预设时间段H内的目标场所的使用量。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的过程控制系统基于进入目标场所的用户情况,对场所在后续一段时间的热水用量进行预测,并且可以通过对用户的更具体情况进行精细化预估,例如基于用户性别、年龄,或者使用习惯进行更细致预测,从而提高使用量预测的精确度;
[0020]2、本专利技术的过程控制系统可以基于预测的使用量以及缓冲存储设施中的储液量,设置改变中加热热源的工作功率,使得当热源为热泵或者其他具有最优化加热功率点的热
源可以更优先地工作于高效率的功率点上;
[0021]3、本专利技术的过程控制系统可以在新建上完成安装,或者在已有的系统上加装,适用性更广;
[0022]4、本专利技术的过程控制系统其硬件模块以及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和配合,后期可通过软件、硬件进行灵活优化和变更,节省了大量后期维护升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3]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调节系统的设置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检录单元的示意图。
[0027]附图图例说明:10

加热装置;20

目标场所;30

第一入口;40

第一出口;100

检录单元;101

热源;102

热交换器;103

缓冲存储设施;104

混合器;200

监测单元;300

控制单元;301

第一阀门;3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用户识别的过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系统连接于一个加热装置,用于对加热装置中液体的加热、储存、传输环节中的工作参数实施调节和控制;所述调节系统包括检录单元,监测单元,控制单元;所述检录单元,用于对进入目标场所的用户进行识别,包括统计用户的人数以及身份信息;所述监测单元,用于对加热装置中指定监测点的温度和流量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到所述检录单元、所述监测单元以及所述加热装置,并且控制并调节上述各单元和装置的工作;其中,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热源,至少一个热交换器,至少一个缓冲存储设施以及至少一个混合器;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入口,用于接收外部流入的温度为T1的初始液体;并且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出口,用于输出加热后具有设定温度T
ed
的成品液体;混合器具有至少两个进液口以及至少一个出液口,所述混合器用于将初始液体和储存液体充分混合;缓冲存储设施包括通过管道向混合器输送温度为T3的储存液体;所述混合器通过将所述初始液体和所述储存液体进行混合,获得温度为T2的混合液体并通过管道将所述混合液体输送到热交换器;并且,所述检录单元通过获取进入和离开目标场所的用户情况,对场所内的使用需求进行预测并获取预测结果;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预测结果,通过获取当前加热装置中T1和T3的数值,设置T2数值以及热源的实际加热功率P;所述混合器包括根据T2数值设置所述初始液体和所述储存液体的混合比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用户识别的过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舸张菁胡远超张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