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152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含硼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进行球磨并混合均匀,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制备得到前驱体;S2、将S1步骤得到的前驱体和熔盐进行球磨并混合均匀,在保护气氛中高温煅烧,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洗涤、抽滤、烘干,得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1200℃的较低温度下制得纳米级六方氮化硼,加热过程能耗更低、更节省成本。更节省成本。更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氮化硼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六方氮化硼(h

BN)是一种具有类石墨结构的非氧化物陶瓷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导热性、绝缘性、化学稳定性以及润滑性,广泛应用于铸造、复合材料以及化妆品等领域。随微电子集成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面临高发热难题,h

BN作为导热填料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有利于改变这一现状。例如:树脂基层状h

BN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计算机芯片、5G芯片等半导体器件时,可提升器件整体散热能力,并且对芯片表面电路没有影响,这使其有希望替代目前常用的二氧化硅绝缘保护层。在制备高导热h

BN/聚合物复合材料时,相比于传统的微米级尺寸的h

BN颗粒,h

BN纳米片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减小其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热阻,提高材料的导热效率。在光电应用领域,通过在h

BN纳米片表面植入外来因素还能够改变其电子结构以改变电子、光学特性,用于制作深紫外发射器和各种光电纳米器件。
[0003]目前,h

BN粉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0004]1、传统高温法
[0005]传统高温法是制备h

BN粉体的重要方法,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就是以硼砂和尿素(或氯化铵)为原料,混合后以固相反应的方式在氨气或氮气气氛下高温制备h

BN颗粒。高温法制备h

BN生产工艺流程简单,适合工业生产。
[0006]2、化学气相沉积法
[0007]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h

BN纳米片一般采用热壁式反应器,将含B、N的气态原料通过载气导入到反应室内,在高温下气态原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h

BN颗粒。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六方氮化硼纳米颗粒纯度高且形状可控,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以及基片种类生成各种形态的BN。
[0008]3、前驱体法
[0009]此方法类似于传统高温法,不同的是前驱体法不是将原料混合后直接置于高温煅烧,而是将原料在较低温度下制备生成单一、稳定的硼氮中间产物,随后通过高温煅烧最终得到六方氮化硼粉体。相比于传统高温法,这种方法在保留了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同时,还具有制备的产物物相单一、纯度高的特点。
[0010]目前,较为成熟的氮化硼生产工艺是采用硼酸和三聚氰胺混合高温反应制备六方氮化硼产品。这种制备方法采用高温加热、固相反应的方法,但是现有的生产工艺存在以下不足:(1)产量低:由于固相反应过程中有气体挥发,导致大量反应物损耗,最终得到的产物很少;(2)能耗大:由于需要加热至1800~1900℃才能得到结晶度较好的六方氮化硼,整个工艺能耗大,生产成本高。(3)难以得到高结晶度的纳米尺寸的h

BN:固相反应法由于高的煅烧温度,产物只能得到微米级的h

BN粉体,如降低温度则制得的小尺寸氮化硼颗粒结晶
度低。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可以制备高结晶度的h

BN纳米片,但存在设备要求高、产物形状尺寸不均、无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问题。类似于传统高温法,前驱体法由于高温煅烧阶段仍然为物质传输慢的固相反应,因此难以完全反应。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高纯度而且能获得化学组成均一的h

BN纳米片的制备技术是氮化硼生产领域的研究重点。
[0011]而熔盐法是将所需组分的反应物与一种或多种盐按照一定比例相混合,然后置于高于盐的熔点的温度下进行煅烧,最后产物冷却后经去离子水清洗除去其中的盐分得到纯净产物的一种粉体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安全无毒且可回收利用的熔盐作为介质来促进反应物的扩散以及相互之间的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合成纳米尺寸的高结晶度的粉末颗粒。近年来,部分研究人员利用微波熔盐法制备得到纯度高的六方氮化硼,但该方法所用原料之一为易燃的镁粉,制备过程风险系数大,并且微波加热的方式难以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实用性不高。还有部分人员利用与本专利技术相似的原料以熔盐法制备h

BN粉体,但得到的产物多为微米级的h

BN颗粒。同时,因为原料由含氮化合物和含硼化合物直接混合得到,所以该方法存在由于混合不均而产生的产物不纯的缺点。
[0012]专利CN114836205A公开了一种稀土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按硼酸∶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1配料,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即得溶液A;按硼酸∶稀土硝酸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01~0.05),向所述溶液A中加入稀土硝酸化合物,搅拌,干燥,即得复合前驱体。然后将15~40wt%的所述复合前驱体与60~85wt%的熔盐混合,在氮气或氨气气氛条件下,以4~6℃/min的速率升温至1000~1200℃,保温3~4h,自然冷却;洗涤,抽滤,烘干,制得稀土掺杂氮化硼纳米粉体。该专利公开的方法中,复合前驱体于溶液中通过湿化学法制备,需要搅拌、长时间烘干等流程,工艺复杂且周期长,难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并且得到h

BN的XRD图谱中存在较多杂峰,表明产物中存在杂质。且得到的h

BN最终产物为棒状结构,不利于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产量低、纯度低、原料不安全等缺陷而提供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结合了前驱体法和熔盐法。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为提供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将含硼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进行球磨并混合均匀,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制备得到前驱体;
[0017]S2、将S1步骤得到的前驱体和熔盐进行球磨并混合均匀,在保护气氛中高温煅烧,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洗涤、抽滤、烘干,得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
[0018]S1步骤中,含硼化合物选自硼酸、硼砂、氧化硼或五硼酸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含氮化合物选自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二酰胺或尿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9]进一步地,S1步骤中,含氮化合物与含硼化合物中的N、B原子摩尔比为1:1~6:1。
[0020]进一步地,S1步骤中,保护气氛为氮气,加热的温度为250~300℃,加热的时间为4~8h。
[0021]进一步地,S2步骤中,熔盐选自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碳酸钾或碳酸锂中的任意
一种或多种。
[0022]进一步地,S2步骤中,前驱体与熔盐的质量比为1:1~1:4。
[0023]进一步地,S2步骤中,保护气氛为氮气,气体流速为0.3~0.8L/min,高温煅烧的温度为1200~1500℃,煅烧时间为3~6h,升温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含硼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进行球磨并混合均匀,在保护气氛中加热,制备得到前驱体;S2、将S1步骤得到的前驱体和熔盐进行球磨并混合均匀,在保护气氛中高温煅烧,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洗涤、抽滤、烘干,得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含硼化合物选自硼酸、硼砂、氧化硼或五硼酸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含氮化合物选自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二酰胺或尿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含氮化合物与含硼化合物中的N、B原子摩尔比为1:1~6: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保护气氛为氮气,加热的温度为250~300℃,加热的时间为3~6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丽慧胡海波孙小雨韩茂鲲黄颖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