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组织渗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149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外组织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样品架、尺架、长形板、溶液瓶、样品管和固定部件,所述样品架和尺架均安装在底台上,样品架和尺架上均设有长形板,样品管通过固定部件固定于样品架的长形板上,所述溶液瓶设有悬挂部件并通过悬挂部件悬挂至尺架的长形板上,溶液瓶底部通过软管与样品管顶部连通,所述样品架上的长形板与所述尺架的底部0刻度处的长形板处于相同高度。本体外组织渗透装置利用压强差和引流调速装置,能够控制多个平行样品的同步渗透,一个人可以同时控制多个样品并进行收集渗出液,方便实验操作,亦可减少人力物力。亦可减少人力物力。亦可减少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外组织渗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体外组织渗透实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体外组织渗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药学实验中,会使用各种动物组织做体外渗透实验。体外组织渗透实验中,使用皮脂、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次数较多,一般均要同时进行多个组织及多个样品的渗透实验,为了控制实验变量,则需要控制相同体积的渗透液,并且控制相同的渗透速度。同时,实验一般需要定时收集渗出液,检测渗出液药物浓度,渗透时间不宜太长,也不能太短,要保证渗透液匀速流入组织,并且可以观察流入和流出速度,记录流速。如果渗出速度过快,肾脏和肝脏组织小颗粒容易堵塞过滤垫片,因此,不仅需要控制渗入液体速度,也要需要控制渗出液体速度,防止在实验过程中堵塞垫片而终止实验,影响实验结果。
[0003]目前,尚未发现有较完善的体外组织渗透装置能满足同时控制渗入和渗出液体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组织渗透装置,该装置利用压强差和引流调速装置,能够控制多个平行样品的同步渗透,方便实验操作。
[0005]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体外组织渗透装置,包括底台、样品架、尺架、长形板、溶液瓶、样品管和固定部件,所述样品架和尺架均安装在底台上,样品架和尺架上均设有长形板,样品管通过固定部件固定于样品架的长形板上,所述溶液瓶设有悬挂部件并通过悬挂部件悬挂至尺架的长形板上,溶液瓶底部通过软管与样品管顶部连通,所述样品架上的长形板与所述尺架的底部0刻度处的长形板处于相同高度。
[0007]优选地,所述尺架自0刻度处起每隔固定间距的刻度处均设有长形板。长形板可以设置在尺架刻度处的两侧,用于悬挂溶液瓶以便控制瓶身为垂直状态。在使用装置进行渗透实验时,采用同样的高度和同样体积的渗透液,可通过物理学的液面压力差控制相同渗透速度——开始安装时,溶液瓶悬挂于尺架0刻度处的长形板上,底部再通过软管与样品管连接,软管的末端高于溶液瓶液面高度,此时渗透液不会沿着软管流入样品管,等平行样品均准备好后,将溶液瓶悬挂于相同高度,即可尽量同步进行渗透实验。
[0008]更优选地,所述尺架高度为0.5~1m,所述固定间距为5~10cm。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不同实验需求调整长形板所在高度。
[0009]优选地,所述溶液瓶包括顶部螺旋扭盖和瓶底塞,螺旋扭盖上设有密封盖,所述悬挂部件设于螺旋扭盖上。溶液瓶在未安装前,将瓶底塞关闭,可直接在瓶内配制渗透液,闭合螺旋扭盖及扭盖上的密封盖摇匀即可。
[0010]优选地,所述样品管顶部设有西林瓶塞,所述软管通过软管接口连接注射器针头后插入西林瓶塞与样品管连通。
[0011]优选地,所述样品管内在中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样品管内径匹配的微孔垫片。在使用装置进行渗透试验时,动物组织样品放置于两处微孔垫片之间,底部的微孔垫片用于防止组织漏出;中部的微孔垫片的作用是在可以观察渗透液滴速的同时,确保渗透液是均匀地渗透进组织样品而不是直接滴在中间,还能起到缓冲作用,不至于破坏现有的液体层状态。
[0012]优选地,所述样品管底部出口处设有引流调速装置。
[0013]优选地,所述引流调速装置包括接口、滚轮调节器和软胶管。
[0014]优选地,所述溶液瓶和样品管均为塑料材质,所述软管为医用软管,所述固定部件为试管夹,所述悬挂部件为悬挂钩。试管夹用于固定样品管,使其保持垂直状态,保证其不被晃动而破坏液体层状态。
[0015]优选地,所述体外组织渗透装置还包括渗出液收集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体外组织渗透装置利用压强差和引流调速装置,能够控制多个平行样品的同步渗透,一个人可以同时控制多个样品并进行收集渗出液,方便实验操作,亦可减少人力物力。
[0018](2)本体外组织渗透装置除了医用软管、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西林瓶塞和微孔垫片外,均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减少实验耗材的浪费。
[0019](3)本体外组织渗透装置通过在样品管底部出口处设置引流调速装置可以控制渗出液的渗出速度,防止在实验过程中因渗出速度过快使得样品管底部微孔垫片被组织颗粒堵塞而终止实验,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并且还可以在更换收集渗出液的容器时暂时关闭渗出,避免损耗从而影响后续检测数据。
[0020](4)本体外组织渗透装置的溶液瓶在未安装前,将瓶底塞关闭,可直接在瓶内配制渗透液,闭合螺旋扭盖及扭盖上的密封盖摇匀即可得到渗透液,无需在其他容器中配好渗透液后再进行移液。
[0021](5)本体外组织渗透装置在组装样品管时,将准备好的组织块置于底部的微孔垫片上,在组织块上方再垫上一块微孔垫片,然后盖上西林瓶塞,关闭引流调速装置,可保证组织块不与外部环境接触,做到相对无菌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体外组织渗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样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溶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样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引流调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溶液瓶和样品管组装示意图。
[0028]其中,图中所示,1为底台、2为样品架、3为尺架、4为长形板、5为溶液瓶、6为样品管、7为固定部件、8为悬挂部件、9为软管、10为螺旋扭盖、11为瓶底塞、12为密封盖、13为西
林瓶塞、14为软管接口、15为注射器针头、16为微孔垫片、17为引流调速装置、18为接口、19为滚轮调节器、20为软胶管、21为渗出液收集器、22为动物组织样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0]实施例1
[003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外组织渗透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台1、样品架2、尺架3、长形板4、溶液瓶5、样品管6和固定部件7,所述样品架2和尺架3均安装在底台1上,样品架2和尺架3上均设有长形板4,样品管6通过固定部件7固定于样品架2的长形板4上,所述溶液瓶5设有悬挂部件8并通过悬挂部件8悬挂至尺架3的长形板4上,溶液瓶5底部通过软管9与样品管6顶部连通,所述样品架2上的长形板4与所述尺架3的底部0刻度处的长形板4处于相同高度。
[0032]如图1所示,所述尺架3自0刻度处起每隔固定间距的刻度处均设有长形板4。长形板可以设置在尺架刻度处的两侧,用于悬挂溶液瓶以便控制瓶身为垂直状态。在使用装置进行渗透实验时,采用同样的高度和同样体积的渗透液,可通过物理学的液面压力差控制相同渗透速度——开始安装时,溶液瓶悬挂于尺架0刻度处的长形板上,底部再通过软管与样品管连接,软管的末端高于溶液瓶液面高度,此时渗透液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组织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样品架、尺架、长形板、溶液瓶、样品管和固定部件,所述样品架和尺架均安装在底台上,样品架和尺架上均设有长形板,样品管通过固定部件固定于样品架的长形板上,所述溶液瓶设有悬挂部件并通过悬挂部件悬挂至尺架的长形板上,溶液瓶底部通过软管与样品管顶部连通,所述样品架上的长形板与所述尺架的底部0刻度处的长形板处于相同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组织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尺架自0刻度处起每隔固定间距的刻度处均设有长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组织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尺架高度为0.5~1m,所述固定间距为5~1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组织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瓶包括顶部螺旋扭盖和瓶底塞,螺旋扭盖上设有密封盖,所述悬挂部件设于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祥广陈子敏刘婉仪刘文字姚旋刘戎张嘉慧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