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148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鼻腔用药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鼻腔给药装置,其包括管体、储液套和给药管。储液套套设在管体的一端;给药管的一端被配置为与注射器相连,另一端延伸至管体内,且与储液套的内壁相连,给药管的外壁与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呼吸通道。将储液套插入鼻腔内,给药管和管体之间形成呼吸通道,供患者呼吸;注射器推送药液,药液从给药管流动至储液套,储液套吸收并存储药物,减少了药物从鼻腔内的流出,鼻腔内粘膜对药物吸收的过程中,储液套能保持药液的润湿性,持续时间长,从而保持了药物的药效,提高了药物的吸收效率,储液套的外周与鼻腔内膜充分接触,接触面大,对鼻腔的给药面积大,同样提高了药物的吸收效率。同样提高了药物的吸收效率。同样提高了药物的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腔给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鼻腔用药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鼻腔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鼻腔给药是指将药物通过鼻孔递送至鼻腔内,药物透过黏液层以及黏膜上皮细胞层到达作用部位,鼻粘膜细胞上有很多微细绒毛,有助于增加药物吸收的有效面积,黏膜细胞下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药物通过粘膜吸收后可直接进入体循环,因此,鼻腔给药在鼻腔局部疾病、脑部或全身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现出优势。
[0003]常见的鼻腔给药是采用滴或喷的方式,针对液体药物,常出现药物容易流出,造成给药量减少,进而降低治疗效果。另外,鼻腔给药过程一般时间较长,涉及多次给药问题,在空气环境中,常出现药物特别是蛋白类药物易干燥导致蛋白变性,吸收效率也相对较低,从而降低药物治疗效果等问题。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鼻腔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腔给药装置,能够减少药物的流出,并保持药物的药效,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鼻腔给药装置,包括:
[0008]管体;
[0009]储液套,套设在所述管体的一端;
[0010]给药管,一端被配置为与注射器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管体内,且与所述储液套的内壁相连,所述给药管的外壁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呼吸通道。
[0011]可选地,所述给药管设有多个,各所述给药管与所述储液套的内壁相连的一端,沿所述储液套的周向均匀分布,各所述给药管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注射器相连。
[0012]可选地,所述管体的管壁上开设有注药孔,所述储液套套设在所述管体外,且包覆所述注药孔,所述给药管通过所述注药孔与所述储液套的内壁相连。
[0013]可选地,所述给药管设有两个,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对称开设有两个所述注药孔,各所述注药孔与各所述给药管一一对应。
[0014]可选地,还包括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中的一个接头被配置为与所述注射器相连,另外两个接头与两个所述给药管一一对应相连。
[0015]可选地,各所述给药管固定插设在所述三通接头上。
[0016]可选地,所述管体包括相连的大径管段和小径管段,所述小径管段与所述大径管段相连处形成限位台阶,所述储液套套设在所述小径管段上,且一端抵持于所述限位台阶。
[0017]可选地,所述给药管包括相连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穿设在所述管体内,且与所述储液套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管段的外壁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所
述呼吸通道,所述第二管段位于所述管体外,且被配置为与所述注射器相连。
[0018]可选地,在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储液套突出于所述管体的一端。
[0019]可选地,所述储液套为胶原海绵套。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的鼻腔给药装置,将储液套插入鼻腔内,给药管和管体之间形成呼吸通道,供患者呼吸;注射器推送药液,药液从给药管流动至储液套,储液套吸收并存储药物,减少了药物从鼻腔内的流出,鼻腔内粘膜对药物吸收的过程中,储液套能保持药液的润湿性,持续时间长,从而保持了药物的药效,提高了药物的吸收效率,储液套的外周与鼻腔内膜充分接触,接触面大,对鼻腔的给药面积大,同样提高了药物的吸收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鼻腔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0、呼吸通道;
[0024]1、管体;11、注药孔;12、限位台阶;
[0025]2、储液套;
[0026]3、给药管;31、第一管段;32、第二管段;
[0027]4、三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1]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鼻腔给药装置,具体地,其包括管体1、储液套2和给药管3。
[0033]如图1所示,储液套2套设在管体1的一端;给药管3的一端被配置为与注射器相连,另一端延伸至管体1内,且与储液套2的内壁相连,给药管3的外壁与管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呼吸通道100。具体地,给药管3的一端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相连,给药管3的另一端从管体1上远离储液套2的一端伸入管体1中,并在管体1内与储液套2相连。将储液套2插入患者的鼻腔中,储液套2的外周与鼻腔内膜充分接触,使用注射器推送药液,便可将药液经给药管3输送至储液套2,储液套2吸纳药液,减少了药液的流出,储液套2在药液润湿的状态下对患者的鼻腔内膜给药,保持了药物的药效,提高了药物的吸收效率。
[0034]具体地,给药管3的外径小于管体1的内径,从而与管体1之间形成呼吸通道100,在给药管3向鼻腔给药的同时,呼吸通道100则供患者呼吸。示例性地,管体1的管径是给药管3的管径的至少3倍,从而留出足够的呼吸通道100,保持患者在给药的同时能够呼吸通畅。
[0035]继续参见图1所示,可选地,管体1的管壁上开设有注药孔11,储液套2套设在管体1外,且包覆注药孔11,给药管3通过注药孔11与储液套2的内壁相连。具体地,给药管3靠近储液套2的一端密封连接于管体1内的注药孔11的边缘。注射器推送药液,药液从给药管3流向注药孔11,接着从注药孔11流出管体1外,进而浸润储液套2,供储液套2存储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鼻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储液套(2),套设在所述管体(1)的一端;给药管(3),一端被配置为与注射器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管体(1)内,且与所述储液套(2)的内壁相连,所述给药管(3)的外壁与所述管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呼吸通道(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管(3)设有多个,各所述给药管(3)与所述储液套(2)的内壁相连的一端,沿所述储液套(2)的周向均匀分布,各所述给药管(3)的另一端均被配置为与所述注射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管壁上开设有注药孔(11),所述储液套(2)套设在所述管体(1)外,且包覆所述注药孔(11),所述给药管(3)通过所述注药孔(11)与所述储液套(2)的内壁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管(3)设有两个,沿所述管体(1)的周向对称开设有两个所述注药孔(11),各所述注药孔(11)与各所述给药管(3)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接头(4),所述三通接头(4)中的一个接头被配置为与所述注射器相连,另外两个接头与两个所述给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群
申请(专利权)人:独步吾奇生物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