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带钢清洗方法以及清洗机组技术

技术编号:378111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轧带钢清洗方法,根据进入清洗段的带钢表面粗糙度以及导出清洗段的带钢表面清洁度对清洗段的电解清洗槽电流数据进行反馈调节,且清洗段入口侧的带钢表面粗糙度值越大,出口侧带钢表面清洁度值越高,电解清洗槽电流值越高;还提供一种清洗机组,包括清洗段、粗糙度检测仪以及清洁度检测仪,根据进入清洗段的带钢表面粗糙度以及导出清洗段的带钢表面清洁度对清洗段的电解清洗槽电流数据进行反馈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获取带钢进入清洗段之前的粗糙度以及导出清洗段之后的清洁度,根据该清洁度以及粗糙度可以调节电解清洗槽的电流值大小,进而可以在保证带钢清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电能消耗。降低电能消耗。降低电能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轧带钢清洗方法以及清洗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尤其涉及一种冷轧带钢清洗方法以及清洗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带钢冷轧时,通常采用乳化液进行冷却和润滑,且轧制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铁粉,因此轧制后的带钢表面通常附有大量的轧制油和粉尘,污物总量可达300

600mg/(m2﹒面),因此,冷轧带钢进行后工艺处理前,均需要进行脱脂清洗,以将带钢表面的污物清洗干净,以防止对后工艺处理造成不良影响。
[0003]冷轧带钢的清洗,一般是以含有一定浓度清洗的碱液为介质,采用物理+化学+电化学的方法进行清洗,再以大量的新水进行刷洗和喷洗。在此过程中,电化学清洗需要消耗电量,如果电流过大,使得生产过程成本高,但且如果电流参数过低,容易导致表面清洁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冷轧带钢清洗方法以及清洗机组,以保证带钢酸洗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轧带钢清洗方法,根据进入清洗段的带钢表面粗糙度以及导出清洗段的带钢表面清洁度对清洗段的电解清洗槽电流数据进行反馈调节,且清洗段入口侧的带钢表面粗糙度值越大,出口侧带钢表面清洁度值越高,电解清洗槽电流值越高。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清洗槽电流值:
[0008]I=I
min
+[(R

R
min
)/(R
max

>R
min
)+(C

C
min
)/(C
max

C
min
)+(V

V
min
)/(V
max

V
min
)]×
[0009](I
max

I
min
)/3;
[0010]其中:I—电解清洗槽电流值;I
min
—最低电流值;I
max
—最高电流值;R—实测粗糙度值;R
min
—最低粗糙度值;R
max
—最高粗糙度值;C—实测清洁度值;C
min
—最低清洁度值;C
max
—最高清洁度值;V—带钢实际运行速度;V
min
—最低带钢运行速度;V
max
—最高带钢运行速度。
[0011]进一步地,检测带钢上下两个表面的粗糙度,且以粗糙度高值作为带钢的实测粗糙度值;检测带钢上下两个表面的清洁度,且以清洁度高值作为带钢的实测清洁度值。
[0012]进一步地,电解清洗槽的工艺参数还包括电解电流密度、碱液浓度、碱液温度、电解时间,且电解电流的密度范围为5~30A/dm2,碱液浓度的范围为0.4~5.0%,碱液温度的范围为35~60℃,电解时间范围为0.5~5.0s。
[0013]进一步地,清洗段还包括碱液喷洗槽、碱液刷洗槽、水刷洗槽以及热水喷洗槽,于所述碱液喷洗槽、碱液刷洗槽、水刷洗槽以及热水喷洗槽内均设置有挤干辊,且沿带钢的移动方向碱液喷洗槽、碱液刷洗槽、电解清洗槽、水刷洗槽以及热水喷洗槽依次设置。
[0014]进一步地,碱液喷洗槽的工艺参数包括碱液浓度、碱液温度、清洗时间,且碱液浓
度的范围为0.5~6.0%,碱液温度范围为35~60℃,清洗时间范围为0.5~10.0s。
[0015]进一步地,碱液刷洗槽的工艺参数包括刷洗次数、刷辊电流、碱液浓度、碱液温度,且刷洗次数范围为2~6次,刷辊电流的范围为10~30A,碱液浓度的范围为0.5~5.0%,碱液温度范围为35~60℃。
[0016]进一步地,水刷洗槽的工艺参数包括刷洗次数、刷辊电流、刷洗水温度,且刷洗次数范围为2~6次,刷辊电流范围为8~20A,刷洗水温度范围为25~50℃。
[0017]进一步地,热水喷洗槽的工艺参数包括漂洗次数、水的温度、新水补充流量,且漂洗次数范围为1~3次,水的温度范围为25~50℃,新水补充流量范围为0.8~3.0m3/h。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洗机组,包括清洗段,于清洗段的入口侧设置有带钢表面粗糙度检测仪,且于清洗段的出口侧设置有带钢表面清洁度检测仪,且根据进入清洗段的带钢表面粗糙度以及导出清洗段的带钢表面清洁度对清洗段的电解清洗槽电流数据进行反馈调节。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中,获取带钢清洗前的粗糙度以及清洗后的清洁度,通过该粗糙度以及清洁度可以用于调节电解清洗过程中的电流值,以保证清洗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降低电能消耗,且在实际清洗过程中,当检测的粗糙度值越大以及清洁度值越高的情况下,电解清洗槽中电流值应越高。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洗机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冷轧带钢1清洗方法,即用于对冷轧后带钢1表面进行清洗,具体方案中,带钢1在进入清洗段2之前,需要先获取带钢1表面的粗糙度,同理在带钢1经过清洗后导出清洗段2时获取其表面的清洁度,根据检测的粗糙度以及清洁度调节清洗段2内电解清洗槽21的电流值,且当清洗段2入口侧的带钢1表面粗糙度值越大,同时出口侧表面清洁度值越高时,电解清洗槽21内的电流值也越高。本专利技术中,将电解清洗槽21的电流值与带钢1表面的粗糙度以及清洗后的清洁度进行关联,通过两者检测的结果调节电流值的大小,进而可以在保证带钢1清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电解清洗槽21的电能消耗。由于带钢1清洁度检测是电解清洗槽21之后进行,即该清洁度检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通常带钢1经过清洗段2清洗后其表面清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进而通过滞后的清洁度值也
可以指导调节电解清洗槽21内的电流值,一方面不会降低带钢1的清洁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优化电解清洗槽21的电能消耗。
[0025]在优选实施例中,电解清洗槽21内的电流值根据以下计算方式进行调整:
[0026]I=I
min
+[(R

R
min
)/(R
max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带钢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进入清洗段的带钢表面粗糙度以及导出清洗段的带钢表面清洁度对清洗段的电解清洗槽电流数据进行反馈调节,且清洗段入口侧的带钢表面粗糙度值越大,出口侧带钢表面清洁度值越高,电解清洗槽电流值越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带钢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清洗槽电流值:I=I
min
+[(R

R
min
)/(R
max

R
min
)+(C

C
min
)/(C
max

C
min
)+(V

V
min
)/(V
max

V
min
)]
×
(I
max

I
min
)/3;其中:I—电解清洗槽电流值;I
min
—最低电流值;I
max
—最高电流值;R—实测粗糙度值;R
min
—最低粗糙度值;R
max
—最高粗糙度值;C—实测清洁度值;C
min
—最低清洁度值;C
max
—最高清洁度值;V—带钢实际运行速度;V
min
—最低带钢运行速度;V
max
—最高带钢运行速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轧带钢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带钢上下两个表面的粗糙度,且以粗糙度高值作为带钢的实测粗糙度值;检测带钢上下两个表面的清洁度,且以清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贺立红乔军张毅王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