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区间安全下穿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099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区间安全下穿施工方法,将施工范围分为穿越前区间、穿越区间和穿越后区间,并依次完成穿越前区间、穿越区间和穿越后区间的施工,在穿越前区间施工时,依据施工现场工况拟订隧道上部土压力值及盾构推进速度,并对穿越区间的管片拼接、同步灌浆和二次灌浆工作进行模拟;穿越区间施工步骤如下:平衡土压力;确定盾构机推进速度;隧道开挖;拼接管片;同步灌浆和二次注浆;进行隧道开挖的同时监控开挖出土量、盾构机姿态和管片上浮量并及时进行调整;穿越区间施工完成后提高盾构机推进速度快速完成穿越后区间施工。通过上述步骤能够有效的降低下穿施工对穿越区间土体的扰动,进而能够提高下穿施工的安全性。进而能够提高下穿施工的安全性。进而能够提高下穿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区间安全下穿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盾构区间安全下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盾构机在下穿施工时会对周围的土体造成扰动,极易造成地面不均匀的沉降现象,若盾构区间上方存在建筑物、污水管道、污水沉井等会导致结构开裂甚至是坍塌,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尤其是盾构区间下穿河流过程中由于上覆土厚度的变化,将可能导致土压力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河岸的位移及破坏,当土压力平衡盾构下穿粉质黏土地层时,已发生盾构螺旋机喷涌、盾尾漏水漏砂、铰接密封失效等风险;若覆土浅水头高时,刀盘前方不易建立土压平衡,极易导致河床底沉降过大而出现透水危害;管片脱环后,由于水压浮力大,易引发管片上浮,导致隧道局部开裂漏水等问题。故而亟需一种下穿施工方法减弱对下穿区间土体的扰动,从而安全的完成下穿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区间安全下穿施工方法,减弱盾构下穿施工对下穿区间土体的扰动,从而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盾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区间安全下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施工范围分为穿越前区间、穿越区间和穿越后区间,并依次完成穿越前区间、穿越区间和穿越后区间的施工,在穿越前区间施工时,依据施工现场工况拟订隧道上部土压力值及盾构推进速度,并对穿越区间的管片拼接、同步灌浆和二次灌浆工作进行模拟;穿越区间施工步骤如下:步骤S1:依据穿越前区间确定的隧道上部土压力值来平衡土压力;步骤S2:依据穿越前区间确定对盾构机推进速度进行调整;步骤S3:隧道开挖;步骤S4:拼接管片;步骤S5:同步灌浆和二次注浆;进行隧道开挖的同时监控开挖出土量、盾构机姿态和管片上浮量并及时进行调整;穿越区间施工完成后提高盾构机推进速度快速完成穿越后区间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区间安全下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隧道上部土压力值确定方法如下:首先根据隧道上部土质计算得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γ,然后利用隧道上部土压力计算式算出施工现场隧道上部土压力值,并依据得到的隧道上部土压力值确定平衡土压力,隧道上部土压力值计算式如下:P=k0γh其中,K0为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取值1.0,h为隧道埋深;在穿越区间施工时,平衡土压力需依据现场监测到土体的实际状况进行修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区间安全下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盾构切口前地面沉降则需调高平衡土压力,反之当盾构切口前地面沉降升高则需要调低平衡土压力,且每次高平衡土压力提调整幅度去0.1bar,并在每次调整完平衡土压力后进行不低于20cm的试推进;当试推进结果满足施工要求则无需进行调整,反之当试推进结果不满足施工要求则需要继续调整,直至满足施工需求为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区间安全下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盾构机平稳匀速的向前推进,且推进速度控制在10~20mm/min,在进行速度调整时,先向前推进半环,暂停10~20min后,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推进速度后在推进半环,最终完成推进速度的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区间安全下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每环推进结束5~8min后,再进行千斤顶的回缩,并在千斤顶回缩后立即完成管片的拼接;在管片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东曹勇熊德权张勇磊王中建王跃澎晏浩王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