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搭红细胞便车传输诱导线粒体功能紊乱逆转多药耐药性的纳米药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药物及其聚合物载体,尤其涉及一种搭红细胞便车进行体内传输诱导线粒体功能紊乱逆转癌症多药耐药性的纳米药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纳米药物以及该纳米药物聚合物载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化疗是癌症临床治疗的主流方式,但是毒副作用大,化疗患者后期容易出现多药耐药性(Nature Reviews Cancer,2018,18(7),452
‑
464)。纳米药物是提高化疗药物抗肿瘤效果的有效途径。近来的研究表明制约纳米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体内实施的纳米药物只有极少数能富集到肿瘤组织(Nature Reviews Materials,2016,1(5),16014.),并且富集到肿瘤组织的纳米药物肿瘤渗透性能差,难以渗透进入肿瘤内部。传统的纳米药物递送方式(提高的渗透和滞留(EPR)效应)无法使纳米药物有效地富集到肿瘤,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纳米药物递送方式以改善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搭红细胞便车传输诱导线粒体功能紊乱逆转多药耐药性的纳米药物聚合物载体(N),该聚合物载体(N)的结构式如下:结构式中的n和m为5
‑
200的整数;该聚合物载体(N)的特征在于端基键合靶向线粒体的中性配体7
‑
(二乙氨基)香豆素
‑3‑
甲酸,以7
‑
(二乙氨基)香豆素
‑3‑
甲酸共轭的聚叔胺氧化物为亲水性链段,疏水性链段的主链含有活性氧(ROS)响应的醛缩硫醇,疏水性链段的侧链上键合叔胺和活性氧响应的3
‑
溴丙酮酸共轭物。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聚合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往7
‑
(二乙氨基)香豆素
‑3‑
甲酸中加入缩合剂活化羧基,再加入乙二胺进行反应,处理反应液得产物(A),所述7
‑
(二乙氨基)香豆素
‑3‑
甲酸与缩合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所述7
‑
(二乙氨基)香豆素
‑3‑
甲酸与乙二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2)、
①
往Boc
‑
L
‑
谷氨酸
‑1‑
叔丁酯的溶液中加入缩合剂活化羧基,再加入N,N
’‑
二乙基丙二胺进行反应,处理反应液处得产物(B),所述Boc
‑
L
‑
谷氨酸
‑1‑
叔丁酯和缩合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所述Boc
‑
L
‑
谷氨酸
‑1‑
叔丁酯和N,N
‑
二乙基丙二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②
往(B)溶液中加入强碱进行反应,随后加酸调至酸性,收集析出的固体,往固体中加入三氟乙酸进行反应,将反应液处理得产物(C),所述(B)与强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5;
③
往(C)溶液中加入三光气进行反应,处理反应液得产物(D),所述(C)与三光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④
往(D)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处理反应液得产物(E),所述(D)与双氧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0;(3)、
①
往硫辛酸溶液中加入缩合剂活化羧基,再加入N,N
’‑
二乙基丙二胺进行反应,处理反应液得产物(F),所述硫辛酸与缩合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所述硫辛酸与N,N
‑
二乙基丙二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5;
②
往(F)溶液中加入还原剂进行反应,处理反应液得产物(G),所述(F)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4)、
①
往肉桂醛中加入催化量的酸活化,再加入半胱胺盐酸盐进行反应,处理反应液得产物(H),所述肉桂醛与半胱胺盐酸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
②
往(H)溶液中加入碱和丙烯酰氯进行反应,处理反应液得产物(I),所述(H)与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8,所述(H)与丙烯酰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5)、
①
往硫辛酸溶液中加入缩合剂活化羧基后,再加入(H)和碱进行反应,处理反应液得化合物(J),所述硫辛酸与缩合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5,所述硫辛酸与(H)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1∶1~1.5;
②
往(J)中加入缩合剂活化的3
‑
溴丙酮酸溶液进行反应,随后加入还原剂进行反应,处理反应液得产物(K),所述(J)与3
‑
溴丙酮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5~2,所述(J)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6)、
①
往(A)溶液中加入(E)进行反应,处理反应液得聚合物(L),所述(A)与(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200;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