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电路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628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本体,第一电路板本体右侧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本体,第一电路板本体与第二电路板本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于第一电路板本体与第二电路板本体相对的一侧数量为两个的组合板。该组合式电路板结构,使用时,将第二电路板本体左侧的卡块卡到左侧第一电路板本体内部的卡槽内部,然后扭动扭帽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和螺纹杆旋转,螺纹杆旋转带动螺纹块向右移动,螺纹块移动带动斜块向靠近卡块的一侧移动,斜块移动即可移动到卡块内部,从而可以使第一电路板本体与第二电路板本体之间进行固定组合,方便便捷,固定性强。固定性强。固定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电路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板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电路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英文名称为(PrintedCircuitBoard)PCB、(Flexible PrintedCircuitboard)FPC线路板和软硬结合板(reechas,Softandhard combinationplate)

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
[0003]但是现有的电路板仍存在一些弊端,传统的电路板与另电路之间的组合方式采用焊接的方式,这样的方法若其中一块电路板发生故障则需要更换全部电路板,该方式成本消耗较大,或者是通过的方式进行组合,但是拼接的过程中,拼接处不够牢靠容易晃动,容易造成电路板之间信号中断,影响电路板之间的转接,并且电路板之间的信号较差,影响电路板的使用,故而提出一种组合式电路板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路板结构,具备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组合式电路板在进行组合时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本体,所述第一电路板本体右侧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本体,所述第一电路板本体与第二电路板本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
[0006]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数量为两个的组合板,组合板固定连接于第一电路板本体与第二电路板本体相对的一侧,左侧所述组合板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左侧所述组合板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左侧所述组合板内部开设有卡槽,右侧所述组合板左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左侧所述组合板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块靠近卡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斜块,所述斜块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左侧所述组合板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
[0007]进一步,所述转杆活动连接于左侧组合板内部且贯穿左侧组合板内壁,所述转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扭帽,所述扭帽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08]进一步,所述卡块活动连接于卡槽内部,所述斜块活动连接于卡块内部。
[0009]进一步,所述螺纹块纵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斜块纵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螺纹块斜面倾斜角度与斜块斜面倾斜角度相同。
[0010]进一步,所述螺纹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内部,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固定座内部。
[0011]进一步,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所述滑杆与弹簧为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组合式电路板结构,使用时,将第二电路板本体左侧的卡块卡到左侧第一电路板本体内部的卡槽内部,然后扭动扭帽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和螺纹杆旋转,螺纹杆旋转带动螺纹块向右移动,螺纹块移动带动斜块向靠近卡块的一侧移动,斜块移动即可移动到卡块内部,从而可以使第一电路板本体与第二电路板本体之间进行固定组合,方便便捷,固定性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A处放大图。
[0016]图中:1第一电路板本体、2第二电路板本体、3组合板、4转杆、5扭帽、6第一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8螺纹杆、9固定座、10螺纹块、11限位槽、12滑杆、13弹簧、14滑槽、15卡块、16卡槽、17斜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组合式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本体1,第一电路板本体1右侧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本体2,第一电路板本体1与第二电路板本体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
[0019]其中,固定组件包括有数量为两个的组合板3,组合板3固定连接于第一电路板本体1与第二电路板本体2相对的一侧,左侧组合板3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杆4,转杆4活动连接于左侧组合板3内部且贯穿左侧组合板3内壁,转杆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扭帽5,扭帽5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可以尽量防止在使用扭帽5时发生手滑。
[0020]转杆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第一锥齿轮6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7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左侧组合板3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9,螺纹杆8转动连接于固定座9内部,可以使螺纹杆8在旋转时更加稳定。左侧组合板3内部开设有卡槽16,右侧组合板3左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5,卡块15活动连接于卡槽16内部,螺纹杆8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0,左侧组合板3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1,螺纹块10滑动连接于限位槽11内部,可以尽量防止螺纹块10发生旋转。
[0021]螺纹块10靠近卡块1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斜块17,斜块17活动连接于卡块15内部,螺纹块10纵截面形状为梯形,斜块17纵截面形状为梯形,螺纹块10斜面倾斜角度与斜块17斜面倾斜角度相同,螺纹块10移动带动斜块17向靠近卡块15的一侧移动。螺纹杆8转动连接于固定座9内部。斜块17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2,左侧组合板3内部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3,滑杆12滑动连接于滑槽14内部,滑杆12与弹簧13为固定连接。
[0022]使用时,将第二电路板本体2左侧的卡块15卡到左侧第一电路板本体1内部的卡槽16内部,然后扭动扭帽5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6旋转,第一锥齿轮6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7和螺纹杆8旋转,螺纹杆8旋转带动螺纹块10向右移动,螺纹块10移动带动斜块17向靠近卡块15的一侧移动,斜块17移动即可移动到卡块15内部,从而可以使第一电路板本体1与第二电路板本体2之间进行固定组合,方便便捷,固定性强。
[0023]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0024]该组合式电路板结构,使用时,将第二电路板本体2左侧的卡块15卡到左侧第一电路板本体1内部的卡槽16内部,然后扭动扭帽5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6旋转,第一锥齿轮6旋转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本体(1)右侧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本体(2),所述第一电路板本体(1)与第二电路板本体(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数量为两个的组合板(3),组合板(3)固定连接于第一电路板本体(1)与第二电路板本体(2)相对的一侧,左侧所述组合板(3)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杆(4),所述转杆(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6)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左侧所述组合板(3)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9),左侧所述组合板(3)内部开设有卡槽(16),右侧所述组合板(3)左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5),所述螺纹杆(8)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0),左侧所述组合板(3)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螺纹块(10)靠近卡块(1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斜块(17),所述斜块(17)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2),左侧所述组合板(3)内部开设有滑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梁桢傅航熙王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超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