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单级式多腔并联电能变换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059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三相单级式多腔并联电能变换装置,包括,AC/DC变换电路,其输入端口连接三相交流电,所述A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口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DC/DC变换电路,包括至少三个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经过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经过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过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三端子连接,多个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口并联。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能变换装置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和输出电流或电压调节,提高了电能变换装置的可靠性、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相单级式多腔并联电能变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能变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相单级式多腔并联电能变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隔离型AC/DC变换器通常采用两级式结构,前级采用三相PFC变换器结构,完成三相电流控制任务,应付各种电网畸变问题,保证电网电能质量,后级采用隔离型DCDC结构,实现供电侧和用电侧之间的电气隔离,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实现输出电压稳定。但由于是两级功率变换,该结构存在变换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另外,两级式结构还需要体积庞大母线电容器(通常采用便宜且寿命短的电解电容)来缓冲前后级变换器的能量,这会降低变换器的可靠性,并限制其功率密度的优化。
[0003]相比于两级式结构,单级式ACDC变换器结构可通过减少能量变换等级和移除中间直流母线电容来提高整体效率和变换器的功率密度,更符合于当前AC/DC电源设备的设计要求。
[0004]已知技术中,通过复杂的控制策略也可实现单级式ACDC能量变换,但无法保证在全负载条件下所有开关管实现软开关,限制了这类变换器的推广应用。
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相单级式多腔并联电能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C/DC变换电路,其输入端口连接三相交流电,所述A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口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输出所述三相交流电的正向最大值,所述第二端子输出三相交流电的中间值,所述第三端子输出三相交流电的反向最大值,DC/DC变换电路,与所述A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包括,至少三个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经过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经过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过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三端子连接,多个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并联,多个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口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单级式多腔并联电能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变换电路包括,三相整流单元,所述三相整流单元包括A相桥臂模块、B相桥臂模块和C相桥臂模块,所述A相桥臂模块、B相桥臂模块和C相桥臂模块并联,所述三相交流电分别与所述A相桥臂模块、B相桥臂模块和C相桥臂模块的桥臂中点连接,所述AC/DC变换电路还包括A相双向开关、B相双向开关和C相双向开关,所述A相双向开关、B相双向开关和C相双向开关的一端分别与所述A相桥臂模块、B相桥臂模块和C相桥臂模块的桥臂中点连接,另一端并联后为第二端子,三相交流电的A相、B相和C相分别与所述A相桥臂模块、B相桥臂模块和C相桥臂模块的桥臂中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单级式多腔并联电能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单元包括变压器和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口与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并联,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口为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口,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与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端串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单级式多腔并联电能变换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想徐明胡海兵孙巨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