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综合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526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廊综合作业车,涉及地下管廊预制板安装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预制板的铺设安装效率低,首先由工作人员操作辅助作业车将待铺设的预制板放置在指定区域后,再由工作人员进行二次铺设,整个施工周期延长的问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两侧设置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均具有驾驶控制权,所述车架上还对称设置有托架,相比常规先输送预制板再由工作人员进行二次铺装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廊综合作业车,集运输与铺板功能于一体,仅使用一种设备就能完成预制板的运输与铺设,采用双驾驶室设计,能更好的满足无法掉头的隧道施工环境中往返运输需求。工环境中往返运输需求。工环境中往返运输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综合作业车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管廊预制板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管廊综合作业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要求把地面的热力、然气、给排水、广电、电力、通讯管网全部入地,消除城市“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管廊综合作业车,主要运用于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施工中预制板的运输及铺设作业。
[0003]现有预制板的安装方式为首先由工作人员操作辅助作业车将待铺设的预制板放置在指定区域后,再由工作人员进行二次铺设,整个工作周期大大延长,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设计一款用于管廊预制板转运铺设的综合作业车,用于解决现有管廊预制板铺设效率低,影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周期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预制板的铺设安装效率低,首先由工作人员操作辅助作业车将待铺设的预制板放置在指定区域后,再由工作人员进行二次铺设,整个施工周期延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管廊综合作业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综合作业车,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的两侧设置有驾驶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2)均具有驾驶控制权,所述车架(1)上还对称设置有托架(3),所述托架(3)上放置有预制板,所述托架(3)的右侧且位于车架(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工作机构(4),所述车架(1)的下方设置有液压系统(5),所述工作机构(4)的右侧设置有动力系统(6),所述动力系统(6)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车架(1)中,所述车架(1)的下方还安装有驱动车桥(7),所述驱动车桥(7)为马达(412)驱动机械式车桥,所述驱动车桥(7)设置在液压系统(5)的左侧,所述动力系统(6)的右侧车架(1)上还安装有从动车桥(8),所述从动车桥(8)为摆动车桥,所述动力系统(6)与所述从动车桥(8)之间还安装有电气系统(9),所述液压系统(5)、动力系统(6)、电气系统(9)以及工作机构(4)均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液压系统(5)、动力系统(6)以及工作机构(4)的驱动均由整车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整车控制系统的工作启停由外接的无线遥控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机构(4)包括有纵移机构(401),所述纵移机构(401)通过紧固件可滑动设置在车架(1)上,所述纵移机构(401)的上方可滑动连接有横移机构(402),所述纵移机构(401)的滑移方向与车架(1)方向平行,所述横移机构(402)的移动方向与车架(1)方向垂直,所述横移机构(402)的上方设置有顶升机构(403),所述顶升机构(403)可升降设置在横移机构(402)上,所述顶升机构(403)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机构(404),所述顶升机构(403)与所述旋转机构(404)之间通过回转支撑(405)连接,所述回转支撑(405)的右侧啮合有回转机构(406),所述回转机构(406)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顶升机构(40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廊综合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还对称设置有纵移油缸(407),所述纵移油缸(407)带动纵移机构(401)在车架(1)上滑移,所述纵移机构(401)上还对称设置有横移油缸(408),所述横移油缸(408)带动横移机构(402)在纵移机构(401)上滑移且滑移方向与车架(1)行进方向相互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群唐伟鑫苑爱娟王玉廷岳永成张益中李雪剑张建莹边新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铁申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