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爱辉专利>正文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38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具体涉及综合管廊防水设施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别设置外管廊层和内管廊层,当其中一个面或者连接处出现渗水的情况时,水分都会渗入到物料存储腔内部,并使吸水颗粒物降解成水,而水浸传感器检测到液体可以自动触发报警器实现自动报警的作业,同时在连接处也构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在实现双层防水的同时可以对防水效果进行监测,并在防水出现问题时及时的报警处理,进而便于管廊中的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处理,使得本装置采用此方式可以准确检测管廊的密封性,便于第一时间进行修整作业,降低施工难度,且可避免管廊损毁程度的延伸,同时避免对管廊中的电路损坏,降低经济损失。损失。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管廊防水设施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方便对各路管道进行统一维护,一般会设置一个综合管廊对管道进行存放,目前,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综合管廊外部覆盖防水材料来完成防水处理,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当出现渗水或者漏水的情况时,难以及时的发现并修整,当漏水情况突然出现时,工作人员来不及处理便容易对综合管廊内部的一些电路造成影响,因此,研究一种新的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综合管廊外部覆盖防水材料来完成防水处理,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当出现渗水或者漏水的情况时,难以及时的发现并修整,当漏水情况突然出现时,工作人员来不及处理便容易对综合管廊内部的一些电路造成影响的问题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包括外管廊层(2)、内管廊层(13)、管廊前侧挡(1)和管廊后侧挡(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廊层(1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沿着内管廊层(13)的内腔长度设置的报警器(9),所述外管廊层(2)位于内管廊层(13)的外部,所述管廊前侧挡(1)的背面与外管廊层(2)和内管廊层(13)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管廊后侧挡(7)的正面与外管廊层(2)和内管廊层(13)的背面固定连接,且外管廊层(2)、内管廊层(13)、管廊前侧挡(1)和管廊后侧挡(7)之间形成一个物料存储腔(11),所述物料存储腔(11)中填充有吸水颗粒物(12),且吸水颗粒物(12)填满物料存储腔(11),所述外管廊层(2)的底部与锥形收集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收集斗(10)的内腔面与网状结构(14)的外周面固定连接,且网状结构(14)位于吸水颗粒物(12)的下方;所述锥形收集斗(10)的底部与自动检测排水机构(3)之间相连通,所述自动检测排水机构(3)包括排水管道(33),所述排水管道(33)的顶部与锥形收集斗(10)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33)内部贯穿安装有水浸传感器(31),所述排水管道(33)的内部且远离水浸传感器(31)的一端安装有排水电磁阀(34);所述管廊前侧挡(1)的正面通过外连接层(15)密封安装有外止水条(16),所述管廊后挡板(7)的背部通过内连接层(17)密封安装有内止水条(18),且外连接层(15)大于内连接层(17),所述内连接层(17)内壁顶部安装有监测机构(19),监测机构(19)包括固定在内连接层(17)内壁顶部的监测壳(191),所述监测壳(191)内壁通过弹簧(193)固定连接有活塞(192),所述活塞(19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触碰杆(194),且监测壳(191)内壁与触碰杆(194)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开关(195),所述监测壳(191)底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196),且第二固定螺栓(196)穿过活塞(192),所述内连接层(17)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辉
申请(专利权)人:王爱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