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检测红茶发酵程度制作不同香型红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026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检测红茶发酵程度制作不同香型红茶的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该检测红茶发酵程度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在发酵房或发酵机上开设出气口并布置气敏传感器组;(2)发酵茶叶并采集最新发酵气体中的香气物质;(3)将采集到的香气物质与已有香型图谱对比分析;(4)向制茶者反馈对比结果并对发酵中的茶叶进行处理;(5)更新服务器中的香型图谱同时对传输数据进行风险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让制茶技术一般的人也能做出高品质的红茶,能够做出固定香气的红茶,实现标准化生产,同时能对不同香气的红茶进行分类。时能对不同香气的红茶进行分类。时能对不同香气的红茶进行分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检测红茶发酵程度制作不同香型红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检测红茶发酵程度制作不同香型红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制茶学上的“发酵”工艺,是指茶叶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加工的多酚类氧化过程,发酵是决定红茶品质的关键因素,红茶发酵过程中,芳香物质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红茶中400余种芳香物质,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青气物质如青叶醇之类大量挥发,散发出强烈青草气,醇类、羰基类、羧酸类等芳香物质增加,此外还有一些如烯萜类、酮类、醇酸类酯化等物质形成;它们具有红茶的水果香气、花香、甜香乃至焦糖香等特征,最终形成红茶的香气物质。
[0003]目前茶叶发酵一种是通过做茶师傅经验对叶底颜色、香气和发酵时间进行判断,对人员技术要求较高,且无法量化精准判别;有一些是通过发酵过程中不断取样检测内含物成分的方法判断,这种方法比较繁琐,检测时间长、而且容易破坏样品;还有一些通过叶底颜色等进行判断,但这些方法都不能精准做到不同香型红茶的最适宜发酵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检测红茶发酵程度制作不同香型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红茶发酵程度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在发酵房或发酵机上开设出气口并布置气敏传感器组;(2)发酵茶叶并采集最新发酵气体中的香气物质;(3)将采集到的香气物质与已有香型图谱对比分析;(4)向制茶者反馈对比结果并对发酵中的茶叶进行处理;(5)更新服务器中的香型图谱同时对传输数据进行风险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红茶发酵程度制作不同香型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茶叶发酵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制茶者将茶叶放入萎凋槽中,并往萎凋槽内通风,同时保持萎凋槽内温度在35℃,并定时对萎凋槽内的茶叶进行搅拌,当萎凋3至5小时后停止萎凋;步骤二:萎凋完成后,在避免日光直射的室内,将茶叶投入揉捻机中,并保持相对湿度在85%至95%以及室温在20℃至24℃的条件下对茶叶进行揉捻,揉捻完成后,将茶叶送入发酵房或发酵机中;步骤三:保持发酵房或发酵机内部相对湿度达95%以上,温度在22℃至25℃,再将揉捻好的茶叶平铺在特定的发酵盘中,发酵2到6小时后结束发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红茶发酵程度制作不同香型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对比分析具体步骤如下:步骤

:布置完成的气敏传感器组阵列采集茶叶发酵时最新产生的发酵气体,并通过发酵气体种不同气味分子在其表面产生作用转化为可测物理信号,再对该物理信号进行分析获取发酵气体成分中的香气物质整体信息;步骤

: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成相对应的芳香物质图谱,之后构建并训练一组分析网络,并将生成的芳香物质图谱导入该分析网络中,然后分析网络通过归一化方法将该芳香物质图谱转换至0到1区间内;步骤

:分析网络对芳香物质图谱进行特征降维处理,并筛除其中表征能力差的信息,再从服务器中调用图谱数据库、熟香以及轻微馊味图谱,同时将调用数据中的图谱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华中陈江涛钟兴刚吴唐福吴文亮李昌文谭善飞陀始盛郑红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江华冯城古树苦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