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880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有发酵槽,所述发酵槽内底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下方设有电热管,所述发酵槽上方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U型喷水管,所述U型喷水管下方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雾化喷头,所述发酵槽一侧设有两个电机,所述电机旋转轴贯穿发酵槽与辊轴固定连接,所述辊轴外侧设有四个矩阵排布的搅拌翻板,所述搅拌翻板上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通槽。该种发酵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温湿度便于控制,茶叶受热均匀性好,有效的保障了茶叶的成品质量。有效的保障了茶叶的成品质量。有效的保障了茶叶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茶加工用发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岩茶加工
,具体为一种岩茶加工用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岩茶,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属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武夷山茶区坐落在福建省西北部,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渥堆发酵是岩茶熟茶制作过程中的发酵工艺。目前的渥堆发酵通常在地面或单一的发酵箱内进行,该种渥堆发酵方式占地面积大,且需要人工每天多次进行对温湿度进行调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且无法实现温湿度的实时监控,故茶叶不同批次的质量差异波动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岩茶加工用发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茶加工用发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有发酵槽,所述发酵槽内底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下方设有电热管,所述发酵槽上方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U型喷水管,所述U型喷水管下方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雾化喷头,所述发酵槽一侧设有两个电机,所述电机旋转轴贯穿发酵槽与辊轴固定连接,所述辊轴外侧设有四个矩阵排布的搅拌翻板,所述搅拌翻板上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通槽。
[0005]优选的,所述U型喷水管一侧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远离U型喷水管一侧与进水管相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发酵槽位于隔板上方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阀门。
[0007]优选的,所述发酵槽内设有两个对称的温湿度传感器。
[0008]优选的,所述发酵槽一侧侧壁上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一侧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侧设有控制按钮。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岩茶加工用发酵装置,电热管发出的热量通过隔板的传导可对发酵槽内部的茶叶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茶叶保持在合适的温度,U型喷水管内的水可通过雾化喷头喷出,通过雾化喷头喷出的水可对发酵的茶叶加湿,在搅拌翻板转动的过程中,可对发酵槽内部的茶叶进行翻转,使得发酵槽内部的茶叶能够均匀的收热,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茶叶的发酵质量。该种发酵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温湿度便于控制,茶叶受热均匀性好,有效的保障了茶叶的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2]图中:1底板、2发酵槽、3隔板、4电热管、5U型喷水管、6雾化喷头、7导流管、8进水
管、9电机、10辊轴、11搅拌翻板、12通槽、13排水管、14阀门、15温湿度传感器、16控制面板、17显示屏、18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岩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发酵槽2,所述发酵槽2内底部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下方设有电热管4,电热管4在进行工作时,电热管4发出的热量通过隔板3的传导可对发酵槽2内部的茶叶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茶叶保持在合适的温度,所述发酵槽2上方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U型喷水管5,所述U型喷水管5下方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雾化喷头6,U型喷水管5内的水可通过雾化喷头6喷出,通过雾化喷头6喷出的水可对发酵的茶叶加湿,所述发酵槽2一侧设有两个电机9,所述电机9旋转轴贯穿发酵槽2与辊轴10固定连接,所述辊轴10外侧设有四个矩阵排布的搅拌翻板11,所述搅拌翻板11上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通槽12,电机9在进行工作时,电机9带动辊轴10转动,辊轴10上的搅拌翻板11在带动下也随之转动,在搅拌翻板11转动的过程中,可对发酵槽2内部的茶叶进行翻转,使得发酵槽2内部的茶叶能够均匀的收热,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茶叶的发酵质量。
[0015]所述U型喷水管5一侧设有导流管7,所述导流管7远离U型喷水管5一侧与进水管8相连通,进水管8可与外界管道相连通,通过进水管8进入的水通过导水管7可进入到U型喷水管5内部。
[0016]所述发酵槽2位于隔板3上方设有排水管13,所述排水管13上设有阀门14,通过排水管13可将发酵槽2内部的水排出,阀门14可对排水管13的通断进行控制。
[0017]所述发酵槽2内设有两个对称的温湿度传感器15,温湿度传感器15可对发酵槽2内部的温湿度进行检测。
[0018]所述发酵槽2一侧侧壁上端设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一侧设有显示屏17,所述显示屏17一侧设有控制按钮18,显示屏17内设有模数转换模块,温湿度传感器15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模数转换模块的处理可通过显示屏17进行显示,从而更便于工作人员及时的对发酵槽2内部的温湿度变化进行观察。
[0019]具体的,在本技术中,电热管4在进行工作时,电热管4发出的热量通过隔板3的传导可对发酵槽2内部的茶叶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茶叶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进水管8可与外界管道相连通,通过进水管8进入的水通过导水管7可进入到U型喷水管5内部,U型喷水管5内的水可通过雾化喷头6喷出,通过雾化喷头6喷出的水可对发酵的茶叶加湿,电机9带动辊轴10转动,辊轴10上的搅拌翻板11在带动下也随之转动,在搅拌翻板11转动的过程中,可对发酵槽2内部的茶叶进行翻转,使得发酵槽2内部的茶叶能够均匀的收热,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茶叶的发酵质量。
[00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发酵槽(2),所述发酵槽(2)内底部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下方设有电热管(4),所述发酵槽(2)上方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U型喷水管(5),所述U型喷水管(5)下方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雾化喷头(6),所述发酵槽(2)一侧设有两个电机(9),所述电机(9)旋转轴贯穿发酵槽(2)与辊轴(10)固定连接,所述辊轴(10)外侧设有四个矩阵排布的搅拌翻板(11),所述搅拌翻板(11)上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通槽(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喷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锦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茗唐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