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单面板中可代替数码管的显示结构,包括PCB单面板,PCB单面板上设有控制芯片、多个LED发光二极管以及与LED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的LED驱动芯片;LED发光二极管上方设有与PCB单面板固定连接的聚光显示板,聚光显示板开设有与对应LED发光二极管对应的透光孔,透光孔以设定字形列于聚光显示板上,LED发光二极管可通过透光孔出光从而显示产品的对应运行信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无需连接引脚,组装简易便捷连接稳固牢靠,降低加工难度。缩小产品高度,扩大产品体积的可设计范围,满足产品小型化的设计趋势。同时LED发光二极管和聚光显示板的生产成本也远低于数码管,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单面板中可代替数码管的显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PCB电路板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PCB单面板中可代替数码管的显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很多小家电一般通过PCB板中的数码管来实现数显功能,数码管通常是由多个LED芯片封装在一起组成“8”字形或者其他特定字形的一种显示器件。一方面每个LED芯片均对外引出一个引脚,另外数码管还设有1个公共端的引脚,由此现有的数码管的引脚数量较多,使得结构比较复杂,提高了加工工序的复杂度。一方面由于数码管本身具有较高的高度,使得产品体积的可设计范围受限制,难以满足产品小型化的设计趋势的需求。因此目前在电器设备中结构空间狭小的地方,较难通过常规的PCB板和数码管去实现显示控制功能,给产品小型化设定带来诸多不便。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如果降低PCB单面板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也是迫在眉睫。
[0003]因此目前在PCB板的生产过程中,如何通过一种显示结构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数码管,降低加工难度、缩小产品高度以及减少生产成本。确保显示效果佳且组装简易便捷连接稳固牢靠,有效扩大产品体积的可设计范围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PCB单面板中可代替数码管的显示结构。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
[0006]一种PCB单面板中可代替数码管的显示结构,包括PCB单面板,PCB单面板上设有控制芯片、多个LED发光二极管以及与LED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的LED驱动芯片;LED发光二极管上方设有与PCB单面板固定连接的聚光显示板,聚光显示板开设有与对应LED发光二极管对应的透光孔,透光孔以设定字形列于聚光显示板上,LED发光二极管可通过透光孔出光从而显示产品的对应运行信息。
[0007]进一步的,透光孔包括用于显示数字的字形透光孔和用于显示运行状态的运行状态透光孔。
[0008]进一步的,聚光显示板上方贴合有膜片,膜片对应透光孔处透明。
[0009]进一步的,膜片为黑色膜片。通过该黑色膜片可有效提高聚光显示板的显示效果。
[0010]进一步的,LED发光二极管包括数显LED和运行显示LED,数显LED设于字形透光孔下方,运行显示LED设于运行状态透光孔下方。
[0011]进一步的,PCB单面板上设有固定孔,聚光显示板下方设有可插入固定孔的固定柱,聚光显示板通过固定孔与PCB单面板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PCB单面板上设有电容触摸单元,聚光显示板上设有与电容触摸单元对应的触摸孔。
[0013]进一步的,PCB单面板上设有按键开关,聚光显示板上设有与按键开关对应的按键孔。
[0014]进一步的,聚光显示板一体成型。保证聚光显示板的结构强度,减少加工步骤,降低生产成本。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方案通过LED发光二极管和聚光显示板实现了数码管的数显功能。无需连接引脚,组装简易便捷连接稳固牢靠,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聚光显示板高度远低于数码管的高度,因此可以缩小产品高度,扩大产品体积的可设计范围,满足产品小型化的设计趋势。同时LED发光二极管和聚光显示板的生产成本也远低于数码管,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PCB单面板中可代替数码管的显示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PCB单面板中可代替数码管的显示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和2所示,一种PCB单面板中可代替数码管的显示结构,包括PCB单面板3,PCB单面板3上设有控制芯片、多个LED发光二极管2以及与LED发光二极管2电连接的LED驱动芯片;LED发光二极管2上方设有与PCB单面板3固定连接的聚光显示板1,聚光显示板1开设有与对应LED发光二极管2对应的透光孔4,透光孔4以设定字形列于聚光显示板1上。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孔4所成字形为“8”字形。LED发光二极管2可通过透光孔4出光从而显示产品的对应运行信息。
[0022]优选的,如图1所示,透光孔4包括用于显示数字的字形透光孔4和用于显示运行状态的运行状态透光孔4。
[0023]优选的,如图1所示,聚光显示板1上方贴合有膜片5,膜片5对应透光孔4处透明。
[0024]优选的,膜片5为黑色膜片5。通过该黑色膜片5可有效提高聚光显示板1的显示效果。
[0025]优选的,LED发光二极管2包括数显LED和运行显示LED,数显LED设于字形透光孔4下方,运行显示LED设于运行状态透光孔4下方。
[0026]优选的,如图2所示,PCB单面板3上设有固定孔,聚光显示板1下方设有可插入固定孔的固定柱6,聚光显示板1通过固定孔与PCB单面板3固定连接。
[0027]优选的,PCB单面板3上设有电容触摸单元,聚光显示板1上设有与电容触摸单元对应的触摸孔。
[0028]优选的,聚光显示板1一体成型。保证聚光显示板1的结构强度,减少加工步骤,降
低生产成本。
[002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方案通过LED发光二极管2和聚光显示板1实现了数码管的数显功能。无需连接引脚,组装简易便捷连接稳固牢靠,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聚光显示板1高度远低于数码管的高度,因此可以缩小产品高度,扩大产品体积的可设计范围,满足产品小型化的设计趋势。同时LED发光二极管2和聚光显示板1的生产成本也远低于数码管,优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0030]实施例二
[0031]如图1和2所示,一种PCB单面板3中可代替数码管的显示结构,包括PCB单面板3,PCB单面板3上设有控制芯片、多个LED发光二极管2以及与LED发光二极管2电连接的LED驱动芯片;LED发光二极管2上方设有与PCB单面板3固定连接的聚光显示板1,聚光显示板1开设有与对应LED发光二极管2对应的透光孔4,透光孔4以设定字形列于聚光显示板1上。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孔4所成字形为“8”字形。LED发光二极管2可通过透光孔4出光从而显示产品的对应运行信息。
[0032]优选的,PCB单面板3上设有按键开关,聚光显示板1上设有与按键开关对应的按键孔。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单面板中可代替数码管的显示结构,包括PCB单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单面板上设有控制芯片、多个LED发光二极管以及与所述LED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的LED驱动芯片;所述LED发光二极管上方设有与所述PCB单面板固定连接的聚光显示板,所述聚光显示板开设有与对应所述LED发光二极管对应的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以设定字形列于所述聚光显示板上,所述LED发光二极管可通过所述透光孔出光从而显示产品的对应运行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单面板中可代替数码管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包括用于显示数字的字形透光孔和用于显示运行状态的运行状态透光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PCB单面板中可代替数码管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显示板上方贴合有膜片,所述膜片对应所述透光孔处透明。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B单面板中可代替数码管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为黑色膜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华,曾贺,高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