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和装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004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制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和装车系统。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包括码垛子车和码垛轨道;码垛子车包括外门架装置和内门架装置;沿外门架装置的高度方向,内门架装置与外门架装置可升降地连接;内门架装置能够用于从底部托起放置预制件的货架或释放货架;外门架装置能够沿码垛轨道移动。其能够通过码垛子车实现对预制件的立体码垛,同时还能实现对预制件进行拆垛和吊装。装。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和装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和装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预制构件堆场通常采用单层的堆放模式,这导致一个预制构件工厂需要配置非常大面积的预制构件堆场,使得预制构件工厂的占地面积非常庞大,因此也加高了预制构件工厂的建厂成本。
[0003]采用立体堆场可以有效的减少堆场占地面积,目前市面也有固定式的立体堆场,用建筑或者钢结构的形式,搭建成一个多层的仓库,利用可以起升的设备将预制构件送到每一层仓库中,从而达到立体堆场的效果。但这种立体堆场需要修筑固定式的立体仓库,一次性投入很大。
[0004]另外,现有的预制件一般采用叉车或吊车装车,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低。装配式预制构件包括梁柱、叠合楼板、飘窗、厨卫等,其重量有1t

4t不等,属超大型货物,传统货物的装车方式并不适用于装配式构件的装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和装车系统,其能够通过码垛子车实现对预制件的立体码垛,同时还能实现对预制件进行拆垛和吊装。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包括:
[0008]码垛子车和码垛轨道;
[0009]所述码垛子车包括外门架装置和内门架装置;沿所述外门架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内门架装置与所述外门架装置可升降地连接;
[0010]所述内门架装置能够用于从底部托起放置预制件的货架或释放所述货架;所述外门架装置能够沿码垛轨道移动。
[0011]本方案的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能够沿码垛轨道进行大距离的移动,从而实现了在运输吊装区和码垛区之间的灵活移动。码垛子车的内门架装置能够夹持放置预制件的货架,且内门架装置能够相对外门架装置升降。通过内门架装置和外门架装置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货架的码垛和吊装。且这样的结构并不需要大型吊车设置也能实现对预制件的吊运,还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对预制件单层布置的问题,能够立体码垛、节省了码垛空间、提高了码垛区的空间利用率。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门架装置包括外框组件和行走组件;
[0013]所述外框组件包括立柱导轨、提升梁、连接梁和行走底梁;
[0014]沿所述立柱导轨的高度方向,所述提升梁、所述连接梁设置在所述立柱导轨的顶部,所述行走底梁设置在所述立柱导轨的底部;
[0015]相邻的所述提升梁和所述连接梁相互连接,且所述连接梁能够用于与所述内门架装置可升降地配合;
[0016]所述行走组件设置在所述行走底梁上,以用于驱动所述外框组件沿所述码垛轨道移动。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提升梁与所述行走组件位于同一平面内;
[0018]所述提升梁和所述连接梁间隔依次首尾连接,以围合形成闭合的环状。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车轮和减速电机;
[0020]所述车轮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行走底梁底部,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车轮传动连接以驱动车轮转动。
[00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门架装置包括内框组件、升降组件和叉臂组件;
[0022]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内框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门架装置的顶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用于能够使所述内框组件相对所述外门架装置升降;
[0023]所述叉臂组件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内框组件上两侧,以形成用于所述货架通过的叉臂空间;且所述叉臂组件用于能够相互靠近以从底部托起所述货架,或相互远离以释放所述货架。
[00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框组件包括横梁、连接上梁、连接下梁和立梁;
[0025]沿所述立梁的高度方向,所述横梁、所述连接上梁设置在所述立梁的顶部,所述连接下梁设置在所述立梁的底部;
[0026]相邻的所述横梁和所述连接上梁相互连接,所述连接下梁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
[0027]所述连接下梁相对地位于所述内框组件的两侧,且相对的所述连接下梁之间形成用于所述货架通过的叉臂空间;所述叉臂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下梁上。
[002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组件为伸缩机构;
[0029]所述升降组件的固定端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框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外门架装置可活动地连接。
[003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组件为升降油缸。
[003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叉臂组件包括叉臂机构、夹持臂、导向套和夹持机构;
[0032]所述导向套设置在所述内框组件上;沿所述内框组件的长度方向,所述夹持臂可活动地套设在所述导向套中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叉臂空间;所述叉臂机构设置在所述夹持臂靠近所述叉臂空间的一端;
[0033]所述夹持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框组件上,所述夹持机构的另一端用于能够推动所述夹持臂靠近所述叉臂空间或远离所述叉臂空间。
[003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机构为伸缩机构;
[0035]所述夹持机构的固定端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框组件上,所述夹持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夹持臂可活动地连接。
[003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机构为夹持油缸。
[003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叉臂机构包括复位弹簧、臂面滑台、滑块和滑轨;
[0038]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夹持臂上,且所述滑块沿所述夹持臂的长度方向延伸;
[0039]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臂面滑台设置在所述滑块上,且所述臂面滑台用于支撑所述货架;
[0040]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所述复位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臂面滑台的两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提供使所述臂面滑台位于叉臂机构中间位置的弹性力。
[004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叉臂机构还包括风琴罩;
[0042]所述风琴罩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方。
[004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还包括天台装置;
[0044]所述天台装置设置在所述码垛子车的顶部,以用于为所述码垛子车提供动力布置和观测台的空间。
[004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还包括母车和母车轨道;
[0046]所述母车能够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母车轨道上,所述母车轨道与所述码垛轨道具有夹角;
[0047]且所述母车能够用于承载所述码垛子车。
[004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母车包括母车框架、母车行走组件和码垛子轨;
[0049]所述母车行走组件设置在所述母车框架上,以带动所述母车框架沿所述母车轨道移动;
[0050]所述码垛子轨设置在所述母车框架的顶部,以用于与所述码垛子车移动至所述母车上;
[0051]所述码垛子轨与所述码垛轨道相匹配。
[005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门架装置上设置有障碍探测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码垛子车(11)和码垛轨道(12);所述码垛子车(11)包括外门架装置(13)和内门架装置(14);沿所述外门架装置(13)的高度方向,所述内门架装置(14)与所述外门架装置(13)可升降地连接;所述内门架装置(14)能够用于从底部托起放置预制件(32)的货架(31)或释放所述货架(31);所述外门架装置(13)能够沿码垛轨道(12)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架装置(14)包括内框组件(300)、升降组件(400)和叉臂组件(500);所述升降组件(400)的一端与所述内框组件(300)连接,所述升降组件(400)的另一端与所述外门架装置(13)的顶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400)用于能够使所述内框组件(300)相对所述外门架装置(13)升降;所述叉臂组件(500)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内框组件(300)上两侧,以形成用于所述货架(31)通过的叉臂空间(501);且所述叉臂组件(500)用于能够相互靠近以从底部托起所述货架(31),或相互远离以释放所述货架(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组件(300)包括横梁(310)、连接上梁(320)、连接下梁(330)和立梁(340);沿所述立梁(340)的高度方向,所述横梁(310)、所述连接上梁(320)设置在所述立梁(340)的顶部,所述连接下梁(330)设置在所述立梁(340)的底部;相邻的所述横梁(310)和所述连接上梁(320)相互连接,所述连接下梁(330)与所述升降组件(400)连接;所述连接下梁(330)相对地位于所述内框组件(300)的两侧,且相对的所述连接下梁(330)之间形成用于所述货架(31)通过的叉臂空间(501);所述叉臂组件(500)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下梁(330)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组件(500)包括叉臂机构(510)、夹持臂(520)、导向套(530)和夹持机构(540);所述导向套(530)设置在所述内框组件(300)上;沿所述内框组件(300)的长度方向,所述夹持臂(520)可活动地套设在所述导向套(530)中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叉臂空间(501);所述叉臂机构(510)设置在所述夹持臂(520)靠近所述叉臂空间(501)的一端;所述夹持机构(54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框组件(300)上,所述夹持机构(540)的另一端用于能够推动所述夹持臂(520)靠近所述叉臂空间(501)或远离所述叉臂空间(5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构件移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机构(510)包括复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波李忠岩朱颂国梁学谦钱垂军蒋逸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碧品居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