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908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边模,涉及建筑施工领域。边模包括下模、上模及锁紧组件。上模用于沿其厚度方向层叠布置于下模的上方。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件及第二锁紧件。第一锁紧件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模,第一锁紧件相对上模转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二锁紧件固定于下模,第二锁紧件用于阻止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锁紧件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上模与下模锁紧。第二锁紧件还用于允许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一锁紧件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上模与下模解锁。该边模的上模与下模通过锁紧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机械手可通过转动第二锁紧件实现将上模与下模锁紧或解锁,简单方便,成本低廉。成本低廉。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模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边模。

技术介绍

[0002]出筋叠合板生产时,需要将多个边模放置于模台面上,多个边模拼合形成的框架结构与模台面共同形成浇筑空间。现有边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角钢焊接的边模,需要开设出筋孔。另一种边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与下模通过磁盒连接,不用开出筋孔。但是,磁盒的成本较高,上模与下模采用磁盒连接提高了边模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模,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边模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模,所述边模包括下模、上模及锁紧组件;所述上模用于沿其厚度方向层叠布置于所述下模的上方;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件及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模,所述第一锁紧件相对所述上模转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锁紧件固定于所述下模,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向背离所述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上模与所述下模锁紧;所述第二锁紧件还用于允许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向背离所述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解锁。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边模的上模与下模通过锁紧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机械手可通过转动第二锁紧件以阻止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锁紧件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的方向移动或允许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一锁紧件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上模与下模锁紧或解锁,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000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主体部及止挡部,所述主体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模;所述止挡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底端;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下模之间形成容纳间隙,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止挡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通孔对齐以允许所述止挡部经所述通孔进入或退出所述容纳间隙,所述止挡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通孔错开并抵持于所述限位部的背离所述上模的一侧,以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向背离所述下模的方向移动。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体部可相对于上模转动,以带动止挡部相对于上模转动。当第一锁紧件相对于上模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止挡部与通孔对齐,使得止挡部能够经过通孔进入或退出容纳间隙。当止挡部位于容纳间隙内且第一锁紧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止挡部与通孔错开并抵持于限位部的背离上模的一侧,以限制第一锁紧件沿厚度方向向背离下模的方向移动,限制上模与下模分离。
[0008]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部沿所述厚度方向可移动地设
置于所述上模,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及所述上模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驱动所述止挡部经所述通孔退出所述容纳间隙。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主体部沿着厚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上模,便于在第一锁紧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下压主体部使得止挡部进入到容纳间隙内,而不必整体移动上模。通过设置弹性件,弹性件可以在主体部沿厚度方向向朝向下模的方向移动时蓄积弹性力,该弹性力可以在第一锁紧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驱动止挡部抵持于限位部,增大止挡部挤压于限位部的正压力,降低第一锁紧件误触而发生转动的可能。另外,该弹性力还可以在第一锁紧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驱动主体部复位,也即驱动止挡部通过通孔退出容纳间隙。
[001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于所述上模,所述导向套沿着所述厚度方向延伸,所述主体部穿设于所述导向套,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导向套之间。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导向套,一方面可以为主体部沿着厚度方向的移动导向,避免主体部错位移动。另一方面,由于弹性件位于主体部与导向套之间,导向套与主体部可以共同对弹性部的弹性形变进行限制,防止弹性部在弹性形变时发生错位扭曲。
[001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件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顶端,当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夹持部及所述止挡部分别位于所述上模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夹持部用于供机械手夹持。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夹持部,便于机械手夹持,便于机械手调节第一锁紧件的转动位置,以便于机械手将上模与下模锁紧或解锁。
[001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部罩设于所述导向套,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上模和所述夹持部之间。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夹持部罩设于导向套,当主体部沿着厚度方向相对于上模移动时,夹持部可以被上模止挡,以限制主体部沿着厚度方向相对于上模移动的距离。
[001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部的外周包括两个相对的平面段和两个相对的弧面段,所述弧面段和所述平面段沿着所述夹持部的周向交替分布。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夹持部外周的弧面段较为光滑圆润,不易伤人。夹持部外周的平面段可供机械手夹持,以提升机械手夹持夹持部时的稳定性,便于机械手通过转动夹持部调节第一锁紧件的转动位置。
[0018]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的靠近所述下模的一侧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止挡部的容纳槽。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容纳槽,便于在上模与下模分离时容纳止挡部,使得止挡部不凸出于上模,以便于安放上模。
[002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止挡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体部。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止挡部可拆卸地连接于主体部,一方面便于将主体部连接于上模,另一方面,当止挡部出现损坏时,可以通过更换止挡部进行维修。
[002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边模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密封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密封件,便于安放钢筋网片,在上模与下模锁紧时,密封件密封上模与下模,防止浇筑时漏浆。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边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模的俯视示意图;
[0029]图5为图4中A

A位置的剖视图;
[0030]图6为图5中B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上模,用于沿其厚度方向层叠布置于所述下模的上方;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模,所述第一锁紧件相对所述上模转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二锁紧件,固定于所述下模,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向背离所述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上模与所述下模锁紧;所述第二锁紧件还用于允许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向背离所述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解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主体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模;止挡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底端;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下模之间形成容纳间隙,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止挡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通孔对齐以允许所述止挡部经所述通孔进入或退出所述容纳间隙,所述止挡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通孔错开并抵持于所述限位部的背离所述上模的一侧,以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一锁紧件沿所述厚度方向向背离所述下模的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厚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模,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哲高军陈加添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碧品居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