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77967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步骤为:将烷基酚、甲醛(浓度35-37%)、氢氧化钾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平缓升温至80~90℃,保温1小时;然后进行阶段升温真空脱水,至145℃;当釜压至<-0.08MPa以下,无水分蒸出时,缓慢抽加二甲苯,抽加期间保持釜内温度不低于130℃;通入环氧丙烷,控制温度在130-150℃,通完后进行老化反应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温度在135-155℃,通完后进行老化反应1小时;降温至95℃,加入冰醋酸,搅拌20分钟;将所得产品加入适量的甲醇与水,即为DSP-1原油破乳剂;优点是:本产品在低温条件下:脱水率高、脱水速率快、水质好、油水界面清晰、稳定性强,达到联合站原油低温集输处理、节能降耗的目的,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及生产工艺,属于石油化工

技术介绍
随着原油的不断开采,大部分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产液量增大,致使原处理设备和流程负荷加重,原油脱水的热能和电能损耗增加,原油生产成本上升。为了降低原油脱水过程中的能耗,近年来我公司在这一课题方面不断探索和研究, 一些联合站釆用了高效三相分离器或旋流分离器等高含水原油游离水脱出技术,脱水工艺由一级或两级高效三相分离器脱水工艺替代了原二段热化学脱水工艺,但无论是哪种脱水工艺,由于脱水仍采用常规破乳剂,致使原油脱水温度居高不下。根据原油破乳剂的发展针对低温下采出液破乳难度增加、破乳后水相含油量上升等问题,开展了针对这一特性破乳剂的专门研究工作,根据现在联合站的油性,研究出高含水不加热集油和脱水的原油破乳剂,实现不加热脱水,同时降低油水分离后污水含油量,确保脱水的稳定,从而达到联合站原油低温集输处理、节能降耗的目的,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各种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干剂为45 65%,甲醇20 30%,其余为水。其中干剂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中间体25 40%,氢氧化钾1.5 3.5%,环氧乙烷30 35%,环氧丙烷35 50%,冰醋酸2 4%;其中氢氧化钾配成质量浓度为50%的水溶液。制备中间体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烷基酚,55 65%,甲醛(浓度35-37%) 20 30%, 二甲苯10 20%。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步骤为1)将烷基酚、甲醛(浓度35-37%)、氢氧化钾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平缓升温至80 9(TC,保温l小时;然后进行阶段升温真空脱水,至1453°c;2) 当釜压至《0.08Mpa以下,无水分蒸出时,缓慢抽加二甲苯,抽加期间保持釜内温度不低于130°C;3) 通入环氧丙烷,控制温度在130-150°C,通完后进行老化反应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温度在135-155。C,通完后进行老化反应1小时;降温至95'C,加入冰醋酸,搅拌20分钟;4) 将所得产品加入适量的甲醇与水,即为DSP-1原油破乳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产品在低温条件下脱水率高、脱水速率快、水质好、油水界面清晰、稳定性强,达到联合站原油低温集输处理、节能降耗的目的,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具体实施例方式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各种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干剂为45 65%,甲醇20 30%,其余为水。其中干剂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中间体25 40%,氢氧化钾1.5 3.5%,环氧乙垸30 35%,环氧丙烷35 50%,冰醋酸2 4%;其中氢氧化钾配成质量浓度为50%的水溶液。制备中间体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垸基酚,55 65%,甲醛(浓度35-37%) 20 30%, 二甲苯10 20%。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步骤为1) 将烷基酚、甲醛(浓度35-37%)、氢氧化钾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平缓升温至S0 9(TC ,保温l小时;然后进行阶段升温真空脱水,至145。C;2) 当釜压至《0.08Mpa以下,无水分蒸出时,缓慢抽加二甲苯,抽加期间保持釜内温度不低于130'C;反应产物的质量指标为外观是黄色至深棕红色均匀粘稠液体,低温时可能为固体,羟值《250mgKOH/g3) 通入环氧丙烷,控制温度在130-150°C,通完后进行老化反应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温度在135-155。C,通完后进行老化反应1小时;降温至95。C,加入冰醋酸,搅拌20分钟;反应产物的质量指标为环氧丙烷段聚醚外观是黄色至浅棕红色均匀粘稠液体,羟值《100 mgKOH/g4) 将所得产品加入适量的甲醇与水,即为DSP-1原油破乳剂。依照此工艺所得的DSP-1原油破乳剂的主要物化参数为:<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叙述。实施例(未标的比例均为质量百分比)1) 将烷基酚60%、甲醛25% (浓度35-37%)、氢氧化钾2.5%—次性投入 釜中,搅拌均匀;平缓升稳至80-90°C,保温1小时;阶段升温真空脱水,至145 °C。其中,氢氧化钾配成50%的水溶液加入。当釜压至(0.08Mpa以下时,即 无水分蒸出时,缓慢抽加二甲苯15%,抽加期间保持釜内温度不低于13(TC。2) 将中间体按45%通入环氧丙垸,控温130-150。C,通完后老化反应至负 压(约1小时),真空5-10分钟。3. 接上步反应通入30%环氧乙烷,135-155°C,通完后老化反应至负压(约 l小时);真空15分钟,降温至95'C,加入冰醋酸3%搅拌20分钟,放料得干剂。4. 将干剂55%投入釜中,抽加30%的甲醇,搅拌均匀,再抽加15%的水, 既得DSP-1低温破乳剂。与普通破乳剂对比试验(T=35°C)<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原油脱后含水小于0.5%,达到原油外输标准。分离的污水含油小于 500ml/L,符合油田回注要求。此产品节约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权利要求1、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各种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干剂为45~65%,甲醇20~30%,其余为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干剂 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中间体25 40%,氢氧化钾1.5 3.5%,环氧乙烷30 35%,环氧丙烷35 50%,冰醋酸2 4%。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氢氧 化钾配成质量浓度为50%的水溶液。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制备 中间体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垸基酚,55 65%,甲醛(浓度35-37%) 20 30%, 二甲苯10 20%。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生产 步骤为1) 将垸基酚、甲醛(浓度35-37%)、氢氧化钾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 均匀;平缓升温至80 90°C ,保温l小时;然后进行阶段升温真空脱水,至145 。C;2) 当釜压至〈-0.08Mpa以下,无水分蒸出时,缓慢抽加二甲苯,抽加期间 保持釜内温度不低于13(TC;3) 通入环氧丙垸,控制温度在130-150°C,通完后进行老化反应1小时, 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温度在135-155。C,通完后进行老化反应1小时;降温 至95'C,加入冰醋酸,搅拌20分钟;4) 将所得产品加入适量的甲醇与水,即为DSP-l原油破乳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步骤为将烷基酚、甲醛(浓度35-37%)、氢氧化钾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平缓升温至80~90℃,保温1小时;然后进行阶段升温真空脱水,至145℃;当釜压至<-0.08MPa以下,无水分蒸出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DSP-1原油破乳剂的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各种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干剂为45~65%,甲醇:20~30%,其余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瑞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仕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