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64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6
本申请公开了电池包,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电池包包括:第一板体、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二板体和多个电芯组;第一板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换热介质的第一液冷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别与第一板体在第二方向D2的两端连接;第二板体设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相垂直且一体成型设置,第二板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换热介质的第二液冷部;第一板体、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二板体分隔出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设有一个电芯组;电芯组在第二方向D2上的两侧中至少一侧与一个第二板体贴合设置。该电池包在第一板体内设第一液冷部,第二板体内设第二液冷部,实现多面冷却功能。实现多面冷却功能。实现多面冷却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


[0001]本申请属于新能源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动力电池模组的成组方式,包括采用左右端板加侧板的固定方式或端板与左右侧板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形成一个腔体,对电芯进行模组成组的固定方式,然后再将模组放入电池箱体内的第二板体上,通过端板的固定孔将模组固定在电池系统箱体底板上。
[0003]随着整车企业对电池企业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成本、产能、轻量化、集成化等,这就要求电池企业在模组设计过程中要越来越简单,并且减少模组的零部件的数量以及加工环节,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能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可有效简化结构设计,以解决现有电池包导热效率低的问题,实现多面冷却、集成化更高、整体重量更轻量化。
[0005]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第一板体、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二板体和多个电芯组;所述第一板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换热介质的第一液冷部;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在第二方向D2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100)、第一侧板(200)、第二侧板(300)、第二板体(400)和多个电芯组(500);所述第一板体(100)内设有用于容置换热介质的第一液冷部(110);所述第一侧板(200)与第二侧板(300)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100)在第二方向D2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板体(400)设于所述第一侧板(200)与所述第二侧板(300)之间,所述第二板体(400)与所述第一板体(100)相垂直且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板体(400)内设有用于容置换热介质的第二液冷部(410);所述第一板体(100)、第一侧板(200)、第二侧板(300)和第二板体(400)分隔出沿所述第二方向D2排列的多个容纳腔(600),每个所述容纳腔(600)内设有一个所述电芯组(500);所述电芯组(500)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两侧中至少一侧与一个所述第二板体(400)贴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400)设有一个,所述电芯组(500)设有两排,所述第一板体(100)、所述第一侧板(200)和所述第二板体(400)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610),所述第一板体(100)、所述第二侧板(300)和所述第二板体(400)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620),所述第一容纳腔(610)和所述第二容纳腔(620)内均设有一排所述电芯组(500);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610)中的所述电芯组(500)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200)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板体(400)贴合设置;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620)中的所述电芯组(500)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侧板(300)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板体(400)贴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400)设有N个,所述电芯组(500)设有N+1排,N>1且为整数,N个所述第二板体(400)在所述第一侧板(200)与所述第二侧板(300)之间且沿所述第二方向D2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板体(100)、所述第一侧板(200)、所述第二侧板(300)和N个所述第二板体(400)分隔出沿所述第二方向D2排列的N+1个第三容纳腔,每个所述第三容纳腔内设置一排所述电芯组(500);以所述第二方向D2计,排第一位序的所述第三容纳腔中的所述电芯组(500)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200)连接,且另一侧与一个所述第二板体(400)贴合设置,排第N+1位序的所述第三容纳腔中的所述电芯组(500)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文举邓杰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