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重卡全浮式驾驶室悬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948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重卡全浮式驾驶室悬置系统,涉及驾驶室悬置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悬置系统的左、右前悬上支架之间通过横向拉杆连接,左、右前悬上支架与左、右翻转臂后端分别连接,左、右翻转臂前部与稳定杆固定连接,左、右翻转臂前端与左、右上支架之间通过前悬弹簧和前悬减振器装配连接,其中前悬弹簧一端卡在前悬上支架凸台,另外一端卡在左、右翻转臂的凸台;前悬减振器一端分别与左、右前悬上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到了连接驾驶室与车架的作用,驾驶室运动过程中,在提供减振作用的同时,有效解决因驾驶室自身减重造成驾驶室本体刚度不足的问题,保证了驾驶室良好的姿态及抗侧倾变形问题,减少驾驶室举升翻转过程中自身变形问题。身变形问题。身变形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重卡全浮式驾驶室悬置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
,尤其是一种新能源重卡全浮式驾驶室悬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重卡的驾驶室悬置系统基本直接借用传统燃油车悬置,传统燃油车驾驶室悬置结构设计匹配受发动机、散热水箱、发动机排气系统等零部件空间干涉限制,在结构件轻量化方面不够明显,部分连接件需经过多个过渡件转化或过渡部分强度需进行强化;且传统燃油车驾驶室悬置考虑更多的是连接作用,新能源重卡体对驾驶室本体的整体重量也进行了减重,这时需要驾驶室悬架不仅仅起到连接作用,还应起到增加驾驶室运动过程中的刚度的作用。如直接借用传统燃油车驾驶室悬置系统,整车的续航里程或燃油经济性较差;且新能源重卡对整车的噪声要求及清洁维护上要求更加严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重卡驾驶室专用前后悬置系统。主要起到了增加驾驶室本体刚度、简化驾驶室悬置结构从而降低重量、在驾驶室悬置连接关节处采用耐磨免维护工程塑料衬套,避免后期增加加注润滑脂维护,也减少了驾驶室悬架关节部位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重卡全浮式驾驶室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系统的左、右前悬上支架之间通过横向拉杆连接,左、右前悬上支架分别与左、右翻转臂后端连接,左、右翻转臂前部与稳定杆固定连接,左、右翻转臂前端与左、右上支架之间通过前悬弹簧和前悬减振器装配连接,其中前悬弹簧一端卡在前悬上支架凸台,另外一端卡在翻转臂的凸台;前悬减振器一端与前悬上支架连接,前悬减振器的另一端与翻转臂连接,前悬左、右下支架分别与前悬左、右车架连接支架连接,左、右车架连接支架分别与左、右车架连接;左、右后悬上支座与驾驶室连接,左、右后悬上支座锁柱由下方液压锁锁舌抱死,左、右液压锁之间通过后悬横梁连接,后悬横梁与左、右后悬弹簧减振器上吊耳连接,左、右后悬弹簧减振器下吊耳分别与左、右后悬下支架连接,左、右后悬下支架之间通过后悬弯梁连接,后悬弯梁与后悬横梁之间通过两根横向减振器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重卡全浮式驾驶室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前悬上支架之间用横向拉杆采用螺栓连接,左、右前悬上支架与左、右翻转臂后端之间是采用旋转销轴连接的;前悬减振器与前悬上支架是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春薛光挺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佐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