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90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工位驾驶室,涉及驾驶室技术领域,包括驾驶室主体,所述驾驶室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主体连接端,且所述驾驶室主体的内侧且位于主体连接端的上方设置有中端稳定主体,所述驾驶室主体的内侧且位于中端稳定主体的上方设置有间距控制主体,所述驾驶室主体的表面上活动安装有活动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具备主体连接端、固定连接块、连接伸缩端、间距控制主体、控制器、推升机构,解决现有的驾驶室在使用时,驾驶室相互之间都是固定的,不能够进行活动,导致驾驶室之间的距离无法进行调整,驾驶室的视野受到限制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驾驶室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推动机构将驾驶室之间的距离进行推伸,使驾驶室周边的视野更加宽阔。视野更加宽阔。视野更加宽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工位驾驶室


[0001]本技术涉及驾驶室
,具体涉及双工位驾驶室。

技术介绍

[0002]驾驶室是汽车驾驶室应对驾驶员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对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条件,保护他们免受汽车行驶时的振动、噪声,废气的侵袭以及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汽车驾驶室上的一些结构措施和设备还有助于安全行车和减轻事故的后果。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03429826A,公开日为2013年12月04日的中国专利文件。
[0004]为了解决驾驶室的气密性如此之高,以至于操作人员感到由内部压力的增加引起的像耳鸣之类的不舒服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间隙在驾驶室组件和底板之间产生,并且驾驶室组件设置在与通孔相对的位置处。在该间隙中,认为可能集中压力。由于通孔与间隙相对地形成,因此可以更有效地降低驾驶室中的压力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驾驶室相互之间都是固定的,不能够进行活动的情况,进而导致驾驶室之间的距离无法进行调整,驾驶室的视野受到限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工位驾驶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双工位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所述驾驶室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主体连接端,且所述驾驶室主体的内侧且位于主体连接端的上方设置有中端稳定主体,所述驾驶室主体的内侧且位于中端稳定主体的上方设置有间距控制主体,所述驾驶室主体的表面上活动安装有活动门。
[0008]所述主体连接端包括连接单元。
[0009]所述中端稳定主体包括伸缩单元、稳定单元。
[0010]所述间距控制主体包括推伸单元。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块、连接伸缩端,所述固定连接块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主体连接端的内壁上,所述连接伸缩端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固定连接块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连接伸缩端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主体的内侧。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体连接端中的连接伸缩端对驾驶室主体进行连接,对驾驶室主体整体进行支撑,更好地对驾驶室主体固定。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单元包括连接伸缩机构、中端固定架,所述连接伸缩机构的表面固定安装在中端稳定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中端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中端稳定主体的内壁上,所述中端固定架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在连接伸缩机构的表面上。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中端稳定主体内部的连接伸缩机构对驾驶室主体进行连接,使连接伸缩机构随着驾驶室主体向外伸展而延伸,从而达到为驾驶室主体提供支撑效果。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稳定单元包括减震主体、减震架体、垂直支撑柱、横向连接端、减震弹簧,所述减震主体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中端稳定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减震架体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减震主体的内壁上。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垂直支撑柱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减震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垂直支撑柱的表面固定安装在减震架体的内侧。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垂直支撑柱可以对减震主体整体进行支撑。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向连接端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减震架体的内壁上,所述减震弹簧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在横向连接端的内侧。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两侧进行活动时通过减震主体内部的减震弹簧将产生的抖动进行抵消,有效防止驾驶室在推伸时发生晃动。
[002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伸单元包括控制器、推升机构,所述控制器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间距控制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推升机构的内侧固定安装在控制器的左右两侧,且所述推升机构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主体的内侧。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间距控制主体内部的控制器控制推升机构进行伸缩,推动驾驶室主体向两侧进行扩展,增加驾驶室之间的距离,提高驾驶室周边的视野距离。
[002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3]1、本技术提供双工位驾驶室,为了具备主体连接端、固定连接块、连接伸缩端、间距控制主体、控制器、推升机构,解决现有的驾驶室在使用时,驾驶室相互之间都是固定的,不能够进行活动,导致驾驶室之间的距离无法进行调整,驾驶室的视野受到限制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驾驶室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推动机构将驾驶室之间的距离进行推伸,使驾驶室周边的视野更加宽阔。
[0024]2、本技术提供双工位驾驶室,为了具备减震主体、减震架体、垂直支撑柱、横向连接端、减震弹簧,解决现有的驾驶室在使用过程中,驾驶室在进行推伸时容易产生抖动,导致驾驶室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驾驶室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稳定机构对产生的抖动进行稳定,有效防止驾驶室在推伸时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中端稳定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驾驶室主体;2、主体连接端;21、固定连接块;22、连接伸缩端;3、中端稳定主体;31、连接伸缩机构;32、减震主体;33、中端固定架;321、减震架体;322、垂直支撑柱;323、横向连接端;324、减震弹簧;4、间距控制主体;41、控制器;42、推升机构;5、活动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双工位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1,驾驶室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主体连接端2,且驾驶室主体1的内侧且位于主体连接端2的上方设置有中端稳定主体3,驾驶室主体1的内侧且位于中端稳定主体3的上方设置有间距控制主体4,驾驶室主体1的表面上活动安装有活动门5,主体连接端2包括连接单元,中端稳定主体3包括伸缩单元、稳定单元,间距控制主体4包括推伸单元,连接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块21、连接伸缩端22,固定连接块21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主体连接端2的内壁上,连接伸缩端22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固定连接块21的左右两侧,且连接伸缩端22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主体1的内侧,通过主体连接端2中的连接伸缩端22对驾驶室主体1进行连接,对驾驶室主体1整体进行支撑,更好地对驾驶室主体1固定,伸缩单元包括连接伸缩机构31、中端固定架33,连接伸缩机构31的表面固定安装在中端稳定主体3的内壁上,且连接伸缩机构31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主体1的内侧,通过中端稳定主体3内部的连接伸缩机构31对驾驶室主体1进行连接,使连接伸缩机构31随着驾驶室主体1向外伸展而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工位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主体连接端(2),且所述驾驶室主体(1)的内侧且位于主体连接端(2)的上方设置有中端稳定主体(3),所述驾驶室主体(1)的内侧且位于中端稳定主体(3)的上方设置有间距控制主体(4),所述驾驶室主体(1)的表面上活动安装有活动门(5);所述主体连接端(2)包括连接单元;所述中端稳定主体(3)包括伸缩单元、稳定单元;所述间距控制主体(4)包括推伸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块(21)、连接伸缩端(22),所述固定连接块(21)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主体连接端(2)的内壁上,所述连接伸缩端(22)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固定连接块(21)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连接伸缩端(22)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驾驶室主体(1)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单元包括连接伸缩机构(31)、中端固定架(33),所述连接伸缩机构(31)的表面固定安装在中端稳定主体(3)的内壁上,且所述中端固定架(33)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中端稳定主体(3)的内壁上,所述中端固定架(33)的上下两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建忠曹健王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耐施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