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简单转换的喷灌滴灌两用全自动灌溉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园艺
,具体涉及一种可以简单转换的喷灌滴灌两用全自动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亩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4。同时,农业用水占我国经济用水量的60%以上,巨大的农业灌溉用水量给我国的水资源利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解决水资源的紧缺必须要求农业对灌溉用水进行高效利用。喷灌是借助输水管道和配送管道将灌溉水或输送到喷头部位,然后在较高压力下利用喷头将灌溉水高流量而又均匀地喷洒到作物的枝叶上或根系周围的土壤上,从而达到灌溉的目的。滴灌是将灌溉水在一定低压下,利用细管输送到滴灌滴头上,以较低的流量一滴滴均匀的滴入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表层或土壤中的灌溉方式。喷灌适用于局部灌溉,而喷灌既可以进行局部灌溉,又可以进行全面灌溉。
[0003]由于农作物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需水量和供水特点的不同,先进的灌溉系统需要同时具备喷灌和滴灌功能,以便满足差异化的灌溉需求。但是,现在的普通灌溉系统通常需要多种不同的设备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简单转换的喷灌滴灌两用全自动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水源(1)和与所述压力水源(1)连接的灌溉装置(2);所述灌溉装置(2)包括与所述压力水源(1)连接的供水泵(21)和通过水管依次与所述供水泵(21)连通的输水主管道(22)、喷灌滴灌分支管道(23)、两用喷头(24),所述两用喷头(2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与所述喷灌滴灌分支管道(23)连通;所述喷灌滴灌分支管道(23)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通的滴灌组件(231)、分支管道(232)和喷灌组件(233);所述滴灌组件(231)包括通过三通管与所述输水主管道(22)连通的滴灌喷头本体(2311)和连接在所述滴灌喷头本体(2311)四周的至少两个滴灌圆管(2312),所述滴灌圆管(2312)一端与所述滴灌喷头本体(23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两用喷头(24)连通;所述喷灌组件(233)包括与所述分支管道(232)连通的喷灌喷头本体(2331)和连接在所述喷灌喷头本体(2331)四周的至少两个喷灌圆管(2332),所述喷灌圆管(2332)一端与所述喷灌喷头本体(233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两用喷头(24)连通;所述两用喷头(24)包括与所述滴灌圆管(2312)或所述喷灌圆管(2332)连通的喷头接口(241)和连接在所述喷头接口(241)底部前端向下倾斜的喷头仿生尖(242),所述喷头接口(241)为中空结构,水从中空结构中流入所述喷头仿生尖(242)后流出进行灌溉;所述喷头仿生尖(242)包括喷头仿生尖本体(2421)、连接在所述喷头仿生尖本体(2421)上表面的至少两个微尺度槽道(2422),所述微尺度槽道(2422)中设置水道,所述喷头仿生尖本体(2421)与所述喷头接口(241)的底部前端相连并向下倾斜,所述喷头仿生尖本体(2421)与所述喷头接口(241)连接处的宽度大于所述喷头仿生尖本体(2421)末端的宽度;所述微尺度槽道(2422)上部开口,所述微尺度槽道(2422)的水道与所述喷头接口(241)的中空结构连通,所述喷头仿生尖本体(2421)与所述喷头接口(241)的中空结构连接处为弧面,所述喷头仿生尖本体(2421)的末端为尖角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简单转换的喷灌滴灌两用全自动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杰,于存龙,董智超,江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仿生界面科学未来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