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99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包括从投影光线的入射侧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扩散层、微透镜层、成像层、颜色层和反射层,所述微透镜层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凹透镜和凸透镜阵列,相邻的所述凹透镜和凸透镜之间平滑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清投影幕布可有效降低环境光对成像画面的影响,提高增益的同时获得大视场角,能大大提高投影画面质量,解决现有投影屏幕画面模糊、失真、发白等问题。发白等问题。发白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投影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既可减少环境光对投影幕布的干扰,从而使投影幕布成像更清晰,又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

技术介绍

[0002]投影幕布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应用于会议室、指挥中心、教育机构、展馆等场合。然而,在实际使用时,投影幕布在各种光线条件下,尤其是在明亮的环境光中,其表面受到强光的影响,易使成像画面不清晰、眩光发白。画面发白会大幅降低画面的对比度和亮度,严重影响使用体验,丢失图像内容。目前现有技术还不能很好解决环境光对成像画面的干扰。现有的抗光幕布技术主要的抗光原理是在空间上控制环境光线进入观察者眼睛的方向,主要包括黑栅、格栅及菲涅尔等。黑栅结构只能吸收屏幕上方入射的环境光线,不能遮蔽左右、正向以及下方的光源。格栅的微观结构为菱格形,在空间角度上有大部分不能匹配,且没有吸光层,其抗光能力不如黑栅。菲涅尔结构则采用了菲涅尔透镜技术原理,抗光性较好,但目前的技术仍不能有效遮蔽正向及下方的反射光。同时,现有抗光幕布的增益与视场角有冲突,如果增益做高就必须要损失视角;如果视角做大就必须要损失增益。
[0003]因此,可有效减少环境光对投影幕布的干扰且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已成为市场迫切的需求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抵抗环境光对投影成像画面造成干扰,从而使成像画面更清晰、对比度更高、增益更大,并且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包括从投影光线的入射侧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扩散层、微透镜层、成像层、颜色层和反射层,所述微透镜层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凹透镜和凸透镜阵列,相邻的所述凹透镜和凸透镜之间平滑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凹透镜的开口形状为圆形,所述凸透镜呈半球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由透光率大于90%的PET树脂制成,所述基材层的反射率小于1%,硬度大于2H。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扩散层由透光率大于85%的树脂材料添加扩散粒子制成,所述扩散粒子选自纳米无机或有机粒子,所述扩散粒子在扩散层中的质量分数为0.2~15wt%。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扩散粒子选自SiO2,Al2O3、TiO2、BaSO4、CaO、聚丙烯酸、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进一步地,所述颜色层由透光率大于85%的树脂材料添加颜料或色粉制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由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制成,所述金属为Ag、Al、Cr、Ne、Ti
中的一种。
[0013]进一步地,所述高清投影幕布的厚度为0.5~1.0mm,所述扩散层的厚度为50~150μm,所述微透镜层的厚度为10~50μm,所述成像层的厚度为50~150μm,所述颜色层的厚度为50~150μm,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0.1~1.0μm。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包括投影仪及上述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当外界光线照射在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表面的基材层上时,一部分光可被吸收,其余光经过扩散层的光学粒子扩散后到达微透镜层,经过凹透镜阵列处理,获得增益,降低环境光对成像的干扰,而间隔分布的凸透镜阵列能够增大视场角。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可有效降低环境光对成像画面的影响,提高增益的同时获得大视场角,能大大提高投影画面质量,解决现有投影屏幕画面模糊、失真、发白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1的微透镜层的凹透镜和凸透镜阵列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若无特殊说明,所有原料组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若未具体指明,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包括从投影光线的入射侧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扩散层、微透镜层、成像层、颜色层和反射层,所述微透镜层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凹透镜和凸透镜阵列,相邻的所述凹透镜和凸透镜之间平滑连接。
[0021]当外界光线照射在基材层上时,一部分光可被吸收,其余光经过扩散层的光学粒子扩散后到达微透镜层,经过凹透镜阵列处理,获得增益,降低环境光对成像的干扰,而间隔分布的凸透镜阵列能够增大视场角。
[0022]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透镜的开口形状为圆形,所述凸透镜呈半球形。
[0023]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由透光率大于90%的PET树脂制成,基材层表面经过表面硬化处理及防镜面反射处理,基材层的反射率小于1%,硬度大于2H。
[0024]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扩散层由透光率大于85%的树脂材料添加扩散粒子制成,所述扩散粒子选自纳米无机或有机粒子,所述扩散粒子在扩散层中的质量分数为0.2~15wt%。
[0025]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扩散粒子选自SiO2,Al2O3、TiO2、BaSO4、CaO、聚丙烯酸、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6]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颜色层由透光率大于85%的树脂材料添加颜料或色粉制成。
[0027]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层由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制成,所述金属为
Ag、Al、Cr、Ne、Ti中的一种。
[0028]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清投影幕布的厚度为0.5~1.0mm,所述扩散层的厚度为50~150μm,所述微透镜层的厚度为10~50μm,所述成像层的厚度为50~150μm,所述颜色层的厚度为50~150μm,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0.1~1.0μm。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包括投影仪及上述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包括从投影光线的入射侧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1、扩散层2、微透镜层3、成像层4、颜色层5和反射层6。微透镜层3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凹透镜301和凸透镜302阵列,相邻的凹透镜301和凸透镜302之间平滑连接。
[0032]基材层1由透光率大于90%的PET树脂制成,表面经过表面硬化处理及防镜面反射处理,反射率小于1%,硬度大于2H,厚度500μm。
[0033]扩散层2由透光率大于85%的PET树脂添加扩散粒子纳米SiO2混合均匀后,涂布印刷于基材层1一侧表面上。扩散层2的厚度为100μm,扩散粒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投影光线的入射侧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扩散层、微透镜层、成像层、颜色层和反射层,所述微透镜层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凹透镜和凸透镜阵列,相邻的所述凹透镜和凸透镜之间平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透镜的开口形状为圆形,所述凸透镜呈半球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由透光率大于90%的PET树脂制成,所述基材层的反射率小于1%,硬度大于2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由透光率大于85%的树脂材料添加扩散粒子制成,所述扩散粒子选自纳米无机或有机粒子,所述扩散粒子在扩散层中的质量分数为0.2~15wt%。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大视场角的高清投影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辉陈硕曹皓栾世奕桂成群华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宜美特全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