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带传送距离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890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送带传送距离测量装置,包括调压机构、测距机构、连接架和壳体;调压机构包括手轮、手轮支架、螺杆、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定位柱和压簧;手轮、手轮支架依次设置在壳体的顶板上,通过螺杆与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第一压板螺接;转动手轮,螺杆同步转动,第一压板能沿螺杆轴向上下移动;第二压板设置于第一压板下侧,在螺杆穿过第一压板的对应位置设有通孔;通孔两侧设置有2~8个通孔I;第一压板上设置有与通孔I相同数量的定位柱;定位柱的自由端均穿过其对应的通孔I;定位柱均套设有压簧;连接架固定于第二压板下侧;测距机构包括轮盘、连接轴和编码器,连接轴通过轴承固定在连接架上,轮盘、编码器分别固定于连接轴两端。轴两端。轴两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送带传送距离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测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送带传送距离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越来越多的机械手在工业生产线上替代人工作业,结合流水线式生产模式的普及,很多行业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如今,较为普遍的自动化生产流程为:通过传送带实现工件在不同工位间的流转,到达工位后,通过机械手完成在该工位的加工操作;而此种生产过程中,若传送带在进行工件转序时出现传送位移偏差,则会使下一工序机械手出现加工误差或者无法加工的现象。基于此,对传送带的传送位移进行有效监测就变得极为重要。
[0003]在汽车生产线上,为避免因传送带传送偏差致使机械手出现加工误差,待加工的汽车零部件在通过传送带进行转序时,会在传送带一侧设置传送距离测量装置,用以对传送带的传送距离进行有效测量。但现有传送距离测量装置的结构仅依靠一根弹簧拉动轮盘下移与传送带接触实现距离测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弹簧变形或失效造成轮盘与传送带打滑,致使测量失效,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传送带传送距离测量装置,既能对传送带的传送距离进行有效测量,又能保持测量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此,本专利技术的而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传送带传送距离测量装置,固定设置在传送带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压机构、测距机构、连接架和壳体;
[0006]所述调压机构包括手轮、手轮支架、螺杆、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定位柱和压簧;所述手轮、手轮支架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板上,通过所述螺杆与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第一压板螺接;转动手轮,螺杆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压板能沿螺杆轴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下侧,在螺杆穿过第一压板的对应位置,第二压板设有通孔,供螺杆无阻碍穿过;所述通孔两侧设置有2~8个通孔I;所述第一压板上设置有与通孔I相同数量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自由端均穿过其对应的通孔I;同时,所述定位柱均套设有压簧;当第一压板受力向下时,定位柱穿过通孔I向下运动,压簧承压后向第二压板施加向下的力;
[0007]所述连接架固定设置于第二压板下侧;
[0008]所述测距机构包括轮盘、连接轴和编码器,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固定在连接架上,其能与所述连接架同步上下运动,且能自由转动;所述轮盘、编码器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两端。
[0009]使用时所述轮盘与传送带接触后同步运动,编码器记录转盘转动的角度,结合轮盘周长,即可获得传送带的传送距离。
[0010]进一步的,为保证压簧向第二压板施力均衡,所述定位柱沿所述螺杆轴线对称设置。
[0011]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第二压板受力后能够平稳下移,不出现侧翻现象,所述壳体的顶板或底板上固定设有导向柱,其轴线与所述螺杆的轴线平行;所述导向柱穿过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能沿导向柱轴向滑动。
[0012]进一步的,为保证准确导向,所述导向柱为2~6个,其沿所述螺杆的轴线对称设置。
[0013]进一步的,为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沿导向柱滑动时顺畅,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导向柱滑动连接处设有套筒。
[0014]本技术在实现测距的同时,能够保持轮盘和传送带的稳压接触,在第一压板、弹簧、第二压板的柔性作用下,实现对轮盘的压力调整,避免出现刚性连接中因下压力过大导致轮盘与传送带卡死或下压力过小导致轮盘与传送带打滑而致使测量失效的现象;此外,调压机构中设置的手轮,可视情况对轮盘的下压力进行调整,避免因弹簧劳损压力变化,造成测量失效。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去掉壳体四周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0018]一种传送带传送距离测量装置,固定设置在传送带一侧,用于测量传送带的传送距离。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调压机构1、测距机构2、连接架3和壳体4;
[0019]其中,调压机构1包括手轮101、手轮支架107、螺杆102、第一压板103、第二压板104、定位柱105和压簧106;手轮101、手轮支架107依次设置在壳体4的顶板上,通过螺杆102与设置在壳体4内部的第一压板103螺接;转动手轮101,螺杆102同步转动,第一压板103能沿螺杆102轴向上下移动;第二压板104设置于第一压板103下侧,在螺杆102穿过第一压板103的对应位置,第二压板104设有通孔,供螺杆102无阻碍穿过;通孔两侧对称设置有2个通孔I;第一压板103上设置有与通孔I位置对应的2根定位柱105;定位柱105的自由端均穿过其对应的通孔I;同时,定位柱105均套设有压簧106;当第一压板103受力向下时,定位柱105穿过通孔I,压簧106承压后向第二压板104施加向下的力;
[0020]连接架3固定设置于第二压板104下侧,用以固定连接测距机构2;
[0021]测距机构2包括轮盘201、连接轴203和编码器202,连接轴通过轴承固定在连接架3上,其能与连接架同步上下运动,且能自由转动;轮盘201、编码器202分别固定设置于连接轴两端,使用时轮盘201与传送带接触后同步运动,编码器202记录转盘201转动的角度,结合轮盘周长,即可获得传送带的传送距离;
[0022]为了保证第二压板受力后能够平稳下移,不出现侧翻现象,壳体4的顶板或底板上固定设有导向柱401,其轴线与螺杆的轴线平行;导向柱401穿过第一压板103和第二压板104,第一压板103和第二压板104能沿导向柱401轴向滑动。
[0023]具体实施时,为减少第一压板103和第二压板104与导向柱401之间的摩擦,在第一压板103和第二压板104与导向柱401滑动连接处设有套筒402。
[0024]为了让向第一压板103和第二压板104的提供有效导向,导向柱401可以设置2~6个,其沿螺杆102的轴线对称设置。
[0025]作为本方案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让压簧向第二压板施力均衡,定位柱105设置3~8个,相应的第二压板104上设置3~8个通孔I,每个定位柱均套设有压簧,并沿螺杆102的轴线对称设置。
[0026]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转动手轮101,螺杆102同步转动,使得螺接在螺杆102上的第一压板103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定位柱105穿过通孔I向下移动;此时,套设在定位柱105上的压簧因定位柱105下移而受压,产生弹力;第二压板104在压簧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带动固定在连接架3上的测距机构2向下移动,直至轮盘201接触到传送带,传送带会对轮盘201产生向上的支撑力,当上述支撑力与压簧向下的张力达到平衡时,即能实现测量装置的稳定检测。传送带运动,带动轮盘201转动,同轴的编码器202记录旋转圈数,结合轮盘201的周长、运动时间,可获取传送带上物品的运动距离。
[0027]本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调压机构柔性实现轮盘与传送带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带传送距离测量装置,固定设置在传送带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压机构(1)、测距机构(2)、连接架(3)和壳体(4);所述调压机构(1)包括手轮(101)、手轮支架(107)、螺杆(102)、第一压板(103)、第二压板(104)、定位柱(105)和压簧(106);所述手轮(101)、手轮支架(107)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4)的顶板上,通过所述螺杆(102)与设置在壳体(4)内部的第一压板(103)螺接;转动手轮(101),螺杆(102)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压板(103)能沿螺杆(102)轴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压板(104)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103)下侧,在螺杆(102)穿过第一压板(103)的对应位置,第二压板(104)设有通孔,供螺杆(102)无阻碍穿过;所述通孔两侧设置有2~8个通孔I;所述第一压板(103)上设置有与通孔I相同数量的定位柱(105);所述定位柱(105)的自由端均穿过其对应的通孔I;同时,所述定位柱(105)均套设有压簧(106);当第一压板(103)受力向下时,定位柱(105)穿过通孔I向下运动,压簧(106)承压后向第二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涛周雷肖亮
申请(专利权)人:易思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