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窗帘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电动窗帘工作时皮带易打滑和传动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传动器及链珠梦幻窗帘,主传动器包括前壳,前壳内设置有传动机构,前壳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和轨道连接的插口,传动机构包括齿轮支架,齿轮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输入伞形齿轮、导向伞形齿轮和用于输出带动链珠的主链珠齿轮,输入伞形齿轮与导向伞形齿轮啮合连接,齿轮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渡传动齿轮组,过渡传动齿轮组分别与导向伞形齿轮、主链珠齿轮轴向连接。设置用于驱动链珠传送带的主传动器,通过主链珠齿轮带动链珠传送带转动,不会出现打滑现象,实现了定量传动,传动精度高。传动精度高。传动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传动器及链珠梦幻窗帘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窗帘
,具体涉及一种主传动器及链珠梦幻窗帘。
技术介绍
[0002]电动窗帘是通过电机驱动对窗帘进行开合操作,主要包括主传动器、副传动器,主传动器和副传动器之间安装有轨道,轨道内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通过结构件与窗帘连接,主传动器安装有用于提供动力的主电机,进而实现对窗帘的开合操作。其中,梦幻帘既具有布艺窗帘的遮光性,又兼有纱帘的透视感,同时还融合了百叶窗的调光功能,通过翻叶实现调光,带来如梦如幻的感觉故称梦幻帘。
[0003]随着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电动窗帘也更加智能化,电动窗帘技术离不开其提供动力源的主电机,现有的普通梦幻帘及普通智能窗帘电机本身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
[0004]公开号为CN109008564B的专利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动窗帘,参见其附图1至图4及说明书第[0045]~[0046]段,驱动机构30包括主驱动机构31和副驱动机构32,主驱动机构31和副驱动机构32分别设在轨道部10的两端,主驱动机构31和副驱动机构32耦接。电机35与皮带21传动连接,每个导轨18内均单独设置一个皮带21,每个皮带21对应设置一个单独的电机35,主驱动机构31相当于主传动器。
[0005]工作时,皮带21与主驱动机构31的传输轮之间易产生打滑现象,无法实现定量传动,传动精度低。皮带21与轨道部10之间产生摩擦,行走时容易产生大量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电动窗帘工作时皮带易打滑和传动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主传动器及链珠梦幻窗帘。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主传动器,主传动器包括前壳,前壳内设置有传动机构,前壳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和轨道连接的插口,前壳的后端设置有后盖,传动机构包括齿轮支架,齿轮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输入伞形齿轮、导向伞形齿轮和用于输出带动链珠的链珠齿轮,输入伞形齿轮与导向伞形齿轮啮合连接,齿轮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渡传动齿轮组,过渡传动齿轮组分别与导向伞形齿轮、链珠齿轮轴向连接。现有电动式梦幻帘或普通开合帘都用皮带带动,本技术设置用于驱动链珠传送带的主传动器,通过链珠齿轮带动链珠传送带转动,不会出现打滑现象,实现了定量传动,传动精度高,同步性好。
[0008]进一步地,链珠齿轮包括圆盘形的轮盘,轮盘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间隔布置的弧槽,相邻弧槽的上下端间隔设置有顶片和底片,弧槽形成链珠球体进出的齿槽。
[0009]进一步地,轮盘与顶片、底片的侧边之间分别设置有筋板,顶片和底片的外侧边为弧形。
[0010]进一步地,齿轮支架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过渡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二过渡传动齿轮以及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一过渡传动齿轮、第三过渡传动齿轮,第二过渡传动齿轮设置有定位于定位柱的定位槽,导向伞形齿轮
的齿轮轴贯穿第二通孔与第一过渡传动齿轮连接,第三过渡传动齿轮的齿轮轴贯穿第一通孔与链珠齿轮连接。通过多个齿轮的组合,传动精度高。
[0011]进一步地,齿轮支架分别形成有容置链珠齿轮的第一容置槽、容置输入伞形齿轮和导向伞形齿轮的第二容置槽,还设置有与第二容置槽连接的齿轮盖。
[0012]进一步地,前壳内设置有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齿轮支架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柱对应的第一固定孔,齿轮盖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二螺柱对应的第二固定孔,齿轮支架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一螺柱,齿轮盖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二螺柱。
[0013]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链珠梦幻窗帘,包括上述的主传动器,还包括与主传动器固定连接的轨道,轨道呈中空长形,包括顶板和与顶板左右两侧连接的侧壁,侧壁之间形成用于走珠滑动的开口槽,开口槽沿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顶板中部向上凸起形成中凸板,顶板两侧分别形成与中凸板连接的左下板、右下板,左下板和右下板的底部向下延伸有槽壁,槽壁之间形成夹槽,夹槽安装有纳米条。采用链珠代替皮带,夹槽中安装有纳米条,链珠传送带设置在纳米条中,链珠为球形,行走时与纳米条接触面极小,即使在接触时,由于纳米条的内壁光滑阻力小,声音极小,静音效果好。
[0014]进一步地,侧壁包括位于开口槽两侧的内弯段,内弯段的上端连接有第一竖直段,在右下板的右侧,第一竖直段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竖直段,中凸板的右端向上延伸形成第一T形结构,第二竖直段与第一T形结构之间构成用于固定电机尾卡的夹持结构,使主电机稳定连接在轨道上,主电机运行时更加稳定。
[0015]实施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6]现有电动式梦幻帘或普通开合帘都用皮带带动,本技术设置用于驱动链珠传送带的主传动器,通过链珠齿轮带动链珠传送带转动,不会出现打滑现象,实现了定量传动,传动精度高,同步性好。轨道的夹槽中安装有纳米条,链珠传送带设置在纳米条中,链珠为球形,行走时与纳米条接触面极小,即使在接触时,由于纳米条的内壁光滑阻力小,声音极小,静音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与主传动器及主电机安装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道与副传动器安装结构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传动器立体结构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传动器分解结构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动机构第一视向分解结构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动机构第二视向分解结构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壳和齿轮支架结构图;
[00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链珠齿轮结构图;
[002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副传动器立体结构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副传动器分解结构图;
[0027]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结构图;
[0028]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副传动器剖视结构图;
[0029]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链珠梦幻窗帘静音轨道分解结构图;
[0030]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链珠梦幻窗帘静音轨道剖视结构图。
[0031]图中:10、轨道;20、纳米条;30、主电机;40、主传动器;50、吊板;60、副传动器;11、开口槽;12、侧壁;13、顶板;14、槽壁;15、夹槽;16、第一T形结构;17、第二T形结构;18、走珠定位骨;121、内弯段;122、第一竖直段;123、第二竖直段;131、左下板;132、中凸板;133、右下板;31、电机尾卡;
[0032]41、传动机构;411、齿轮支架;4111、定位柱;4112、第一容置槽;4113、第二容置槽;4114、第一通孔;4115、第二通孔;4116、第一固定孔;412、输入伞形齿轮;413、导向伞形齿轮;414、第一过渡传动齿轮;415、第二过渡传动齿轮;4151、定位槽;416、第三过渡传动齿轮;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传动器,主传动器(40)包括前壳(43),所述前壳(43)内设置有传动机构(41),所述前壳(43)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和轨道(10)连接的插口(431),所述前壳(43)的后端设置有后盖(4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1)包括齿轮支架(411),所述齿轮支架(411)的一侧设置有输入伞形齿轮(412)、导向伞形齿轮(413)和用于输出带动链珠的主链珠齿轮(417),所述输入伞形齿轮(412)与导向伞形齿轮(413)啮合连接,所述齿轮支架(411)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渡传动齿轮组,所述过渡传动齿轮组分别与导向伞形齿轮(413)、主链珠齿轮(417)轴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传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珠齿轮(417)包括圆盘形的轮盘(4170),所述轮盘(4170)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间隔布置的弧槽(4171),相邻弧槽(4171)的上下端间隔设置有顶片(4172)和底片(4173),所述弧槽(4171)形成链珠球体进出的齿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传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4170)与顶片(4172)、底片(4173)的侧边之间分别设置有筋板(4174),顶片(4172)和底片(4173)的外侧边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传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支架(411)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柱(4111),所述定位柱(41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4114)和第二通孔(4115),所述过渡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二过渡传动齿轮(415)以及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一过渡传动齿轮(414)、第三过渡传动齿轮(416),所述第二过渡传动齿轮(415)设置有定位于定位柱(4111)的定位槽(4151),所述导向伞形齿轮(413)的齿轮轴贯穿第二通孔(4115)与第一过渡传动齿轮(414)连接,所述第三过渡传动齿轮(416)的齿轮轴贯穿第一通孔(4114)与主链珠齿轮(417)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荣雄,徐和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库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