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时长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851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物流领域,公开了一种配送时长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取各网点中的需监测快递的物流信息;基于所述物流信息生成所述需监测快递对应的配送路线和对应的预测时间;监测所述需监测快递在所述配送路线的时效信息;比对所述时效信息和所述预测时间,生成差异值,并根据所述差异值调整所述需监测快递的配送时长。通过本方法能够实现需监测快递在配送途中时刻动态预测和调整对应的配送时长,当配送时长超出容许范围时,则采取调整配送路线的方式使得差异值回归容许范围内,进一步确保了需监测快递的配送时长的准确性。时长的准确性。时长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送时长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送时长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快递配送方式,针对快递的配送是通过网点间的运输实现配送,在其中,路线的规划往往是在生成订单的时候同步生成对应的配送路线,在从传统的快递单配送方法中,难以在配送途中规模化成体系的进行配送路线灵活调整,导致若在某一段路途存在拥堵时,无法及时切换最小中转路线,配送时长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配送时长调整方法中,无法基于实际的时效信息对配送路线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送时长调整方法,所述配送时长调整方法包括:获取各网点中的需监测快递的物流信息;基于所述物流信息生成所述需监测快递对应的配送路线和对应的预测时间;监测所述需监测快递在所述配送路线的时效信息;比对所述时效信息和所述预测时间,生成差异值,并根据所述差异值调整所述需监测快递的配送时长。
[0005]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送时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时长调整方法包括:获取各网点中的需监测快递的物流信息;基于所述物流信息生成所述需监测快递对应的配送路线和对应的预测时间;监测所述需监测快递在所述配送路线的时效信息;比对所述时效信息和所述预测时间,生成差异值,并根据所述差异值调整所述需监测快递的配送时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时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包括首端网点、中转网点和末端网点;所述基于所述物流信息生成所述需监测快递对应的配送路线和对应的预测时间,包括:提取所述物流信息中的首端网点和末端网点;基于所述首端网点和末端网点生成第一配送路线;基于所述第一配送路线计算得到所述需监测快递对应的预测时间;将所述第一配送路线作为所述需监测快递的配送路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送时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首端网点和末端网点生成第一配送路线,包括:基于所述首端网点和所述末端网点适配若干中转网点;确认最小中转路线对应的时效信息,应用时效信息最短的中转网点生成的第一配送路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送时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所述需监测快递在所述配送路线的时效信息,包括:从所述第一配送路线中去除已完成部分的网点,得到待流转路线;将所述待流转路线拆解成网点与网点间的最小中转路线;监测若干最小中转路线的时效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送时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所述时效信息和所述预测时间,生成差异值,并根据所述差异值调整所述需监测快递的配送时长,包括:计算所述待流转路线中的所述最小中转路线的所述时效信息和所述预测时间之比,得到差异值;判断所述差异值是否在预设的容许范围内;若否,通过切换不同的最小中转路线,并计算切换后的待流转路线的差异值,直至所述差异值在所述容许范围内;根据切换后的待流转路线的差异值调整所述需监测快递的配送时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送时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不同的最小中转路线,并计算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雨蓉刘大鹏杨周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