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外骨骼辅助机器人中层控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外骨骼辅助
,具体为下肢外骨骼辅助机器人中层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控制算法作为外骨骼机器人运行的关键,决定了机器人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控制系统分为感知、决策、执行3个层次。感知过程是指通过外骨骼机器人所匹配的传感器,获取外骨骼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步态、患者身体生理特征及外部环境信息。决策过程是基于感知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负责接收和发送控制指令。执行过程是由伺服电机、驱动器、传感器和编码器组成,能实现对关节角度等信息的采集驱动。
[0003]目前,根据控制参数的不同,外骨骼控制类型可分为基于位置的控制、基于力信息的人机交互控制、基于生物电信号的人机交互控制和智能控制。其中,基于位置的控制策略可分为轨迹跟踪控制、骨盆控制;基于力信息的人机交互控制策略可分为阻抗控制、力/位混合控制、灵敏度放大控制、零力矩点控制、地面反作用力控制;基于生物电信号的人机交互控制策略可分为肌电控制、脑电控制;智能控制策略分为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
[0004]基于位置的控制策略控制方法简单,但需要根据准确的人体关节运动信息进行轨迹规划,否则容易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基于力信息的控制策略通过人机间力信息实现力控制,具有一定的柔顺性,但需要安装大量传感器,并且失去了一定的系统精确性和稳定性。基于人体生物电信号的控制可以准确预测患者的运动趋势,快速驱动外骨骼运动,但电信号的测量和特征提取问题仍需提高。智能控制策略有效地弥补了各种单一控制策略的缺点,实现了系统的自适应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肢外骨骼辅助机器人中层控制器,包括有限状态机,在任意时刻都处于有限状态集合中的某一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立状态;S2、坐立动作的状态流程;S3、各关节角度的计算方式;S4、绘制轨迹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外骨骼辅助机器人中层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立状态:初始化有限状态机有限状态机包含的状态:S=(0,1,2,3,4,5,6,7,8,10,11)输入集:I={heel
pos
,toe
pos
,thorax
pos
,ankle
pos
,hip
or
,knee
or
,ankle
or
,height,a
x
,a
z
,leg,thigh,thorax,v}heel代表髋关节,toe代表膝关节,thorax代表胸;下标pos代表位置;下标or代表方向;height代表从髋关节到脚踝的距离,代表该距离在x轴方向的分量,代表该距离在z轴方向的分量;v代表运动前进的速度;输出集:O={o
H
,o
K
,o
A
}O
H
:髋关节目标轨迹曲线O
K
:膝关节目标轨迹曲线O
A
:踝关节目标轨迹曲线状态转移函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外骨骼辅助机器人中层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立动
作的状态流程包括坐(状态0)、向前倾(状态1)、动量(状态2)、向前运动(状态3)、向上运动(状态4)、稳定(状态5)、站立(状态6)、向前倾(状态7)、向下运动(状态8)、向后运动(状态9)、稳定(状态10)和向后倾斜(状态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外骨骼辅助机器人中层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状态0):此状态下人体处于坐着的状态;一般情况下,使用者会使用压力传感器测量人体此时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初始方向角度值,并储存于控制系统中;输出为:O
H0
(t)=hip
or initial
O
K0
(t)=knee
or initial
O
A0
(t)=ankle
or initial
;所述向前倾(状态1):脚踝和臀部开始弯曲,膝盖伸展,使身体的重心向前移动;从此刻状态开始,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目标参考轨迹将以多项式函数的形式呈现;考虑到每个状态下人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因此为了确保得到的目标轨迹曲线是光滑的,每个状态之间角度输出值之差我们记为
‘
offset
’
部分;or
H1offset
对应髋关节部分,or
K1offset
对应膝关节部分,or
A1offset
对应踝关节部分;一旦髋关节达到一定的弯曲程度,状态1即将停止;输出为:o
H1
(t)=210118 t6+311664t5‑
167019t4+37612 t3ꢀ‑
2909.8t2+58.223 t+18.8
‑
or
H1 offset
o
K1
(t)=166.43t2‑
14.391t
‑
23.1
‑
or
K1 offset
o
A1
(t)=345.77t3‑
219.7t2+4.1764t
‑
14
‑
or
A1 offse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外骨骼辅助机器人中层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量(状态2):此状态下,髋关节处于最大屈曲,目标轨迹保持不变,记为O
H1
(t
last
);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屈曲使得身体重心向前移动;此状态下,膝关节的
‘
offset
’
部分会进行重新计算,踝关节的
‘
offset
’
部分暂时保持不变;膝关节的目标轨迹曲线将是一条斜率恒定的直线;此状态在脚踝的屈曲达到最大程度时结束;输出为:o
H2
(t)=o
Hs1
(t
last
)o
K2
(t)=130t
‑
or
K2 offset
o
A2
(t)=345.77t3‑
219.7t2+4.1764t
‑
14
‑
or
A1 offset
;所述向前运动(状态3):此状态下,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且保持不变,髋关节部分开始慢慢伸展,对应的目标轨迹曲线为一条二次函数;然而在此状态下,身体重心主要依靠膝关节的伸展向前运动;当身体重心在踝关节前7厘米的位置时,此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桐睿,穆罕默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音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