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多次修复的战车诱导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396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多次修复的战车诱导轮,所述可多次修复的战车诱导轮包括诱导轮主体、耐磨熔覆层和检测组件;诱导轮主体包括基体和环形垫片,环形垫片设在基体的工作层所在的一侧,与基体连接;耐磨熔覆层,设在环形垫片背向基体的一侧,与环形垫片连接;检测组件,与基体和环形垫片连接,用来检测耐磨熔覆层是否被磨光,并在检测到耐磨熔覆层被磨光时,发出示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多次修复的战车诱导轮,在诱导轮的使用过程中,耐磨熔覆层被不断磨损、变薄,这时检测组件检测到耐磨熔覆层被磨光,并发出示警,然后,既可通过增材熔覆技术再次在环形垫片上熔覆一层熔覆耐磨层,使诱导轮再次投入使用,而不需要直接整体报废,使基体能够循环使用。能够循环使用。能够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多次修复的战车诱导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多次修复的战车诱导轮。

技术介绍

[0002]诱导轮内轮缘履带摩擦接触面传统处理工艺一般采取车削成型后,既在整体新铸造件的基础上车削出形,之后应用淬火处理的方式提高工作层的耐久性,但是由于基材淬火层在高强度履带摩擦情况下会出现退火后快速软化而加速磨损的情况,而一旦内轮缘工作层,被履带磨平,将会采取报废处理,其中工作层一般指外倾角为30
°
的锥台,高度12.5

13

。正常情况下内轮缘磨平后,诱导轮主体并未出现直接损伤,直接报废则存在大量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多次修复的战车诱导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诱导轮的内轮缘工作层被磨平后,既需要直接报废,进而造成大量浪费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多次修复的战车诱导轮,包括:
[0005]诱导轮主体,包括基体和环形垫片,所述环形垫片设在所述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多次修复的战车诱导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导轮主体,包括基体(11)和环形垫片,所述环形垫片设在所述基体(11)的工作层所在的一侧,与所述基体(11)连接;耐磨熔覆层(30),设在所述环形垫片背向所述基体(11)的一侧,与所述环形垫片连接;以及检测组件,与所述基体(11)和所述环形垫片连接,用来检测所述耐磨熔覆层(30)是否被磨光,并在检测到所述耐磨熔覆层(30)被磨光时,发出示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次修复的战车诱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轮主体还包括若干紧固螺栓(40),所述环形垫片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基体(11)上开设有若干光孔,若干所述光孔分别与若干所述螺纹孔对齐,若干所述紧固螺栓(40)分别穿入所述光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并凸出所述螺纹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次修复的战车诱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若干检测机构和警报组件(20),若干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基体(11)连接,且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警报组件(20)电性连接,所述检测机构用来检测所述耐磨熔覆层(30)是否被磨光,所述警报组件(20)用来在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耐磨熔覆层(30)被磨光后示警,所述警报组件(20)与所述基体(11)连接或者与战车操作平台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多次修复的战车诱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个导电柱(21)、两个绝缘套(26)、两个堵头(22)和导线(27),至少两个所述紧固螺栓(40)背向所述环形垫片的一端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底部凸出所述环形垫片,两个所述导电柱(21)外分别套设所述绝缘套(26)并置于所述盲孔内,两个所述堵头(22)分别与两个所述盲孔连接,用来封堵所述盲孔,所述导线(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秀锋周二亮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