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噬菌体裂解酶壳聚糖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噬菌体裂解酶纳米粒制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噬菌体裂解酶壳聚糖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细菌噬菌体裂解酶,又称内溶酶,是一类由双链DNA噬菌体(dsDNA噬菌体)编码的细菌细胞壁水解酶,在噬菌体感染宿主的后期表达,其主要作用是裂解宿主细胞壁以释放子噬菌体。噬菌体裂解酶不易受到细菌抗性的影响,在抗生素和噬菌体之间具有特异性,能刺激相关抗体的产生,不会削弱其杀菌效果,而且作用高效、迅速。由于细菌细胞壁上存在保护性的脂多糖(LPS),所以革兰氏阴性细菌对溶菌酶不太敏感。
[0003]目前,基于细菌裂解酶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噬菌体裂解酶和Ⅲa类细菌素两类。这些酶大多稳定性差,不能耐受蛋白酶、表面活性剂、连续加热等处理,因此在现实生产环境中的应用和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0004]在食品工业和其他应用中直接添加或纳入包装中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固定化将酶结合在特定材料的表面或内部,一方面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扩大其使用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噬菌体裂解酶壳聚糖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噬菌体裂解酶LysST
‑
30.5mg/mL和壳聚糖纳米粒CS
‑
NPs50mg/mL。2.权利要求1所述的噬菌体裂解酶壳聚糖纳米粒在提高噬菌体裂解酶抗菌活性和稳定性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噬菌体裂解酶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过程:1)制备纳米粒:将脱乙酰壳聚糖置于酸性介质中溶解,然后调节pH值至6.5,得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溶液与TPP混合,搅拌,离心,收集壳聚糖纳米粒CS
‑
NPs;2)噬菌体裂解酶活化:将EDAC与NHS混合,加入裂解酶LysST
‑
3,搅拌,得活化后的噬菌体裂解酶;3)混合:将步骤2)活化后的噬菌体裂解酶按照0.05
‑
0.5mg/ml的终浓度加入到步骤1)所得CS
‑
NPs中,搅拌;4)超声:超声处理,离心、冷冻干燥,得LysST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春,刘冰鑫,郭秋翠,闫沛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