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728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备可装载药物的纳米粒作为基础载体,所述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为聚乳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细胞粘附分子L1(L1CAM)通常仅存在表达于发育中的神经元或内皮细胞。但有研究表明L1CAM在乳腺癌脑转移细胞表面上也存在表达,可实现在肿瘤细胞发生大转移生长之前,L1 CAM介导肿瘤细胞在脑血管内皮表面的扩散和微转移生长(即血管共生现象)。L1CAM介导的血管共生是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并在抗血管生成治疗后仍可维持脑转移的进展。脑环境中本存在一种特异性防御,纤溶酶(Plasmin)可以切断L1CAM在肿瘤细胞外的粘附片段。然而,这种防御会诱导乳腺癌脑转移分泌serpin,这种抑制剂可以抑制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纤溶酶原激活剂,从而影响纤溶酶的生成。Neuroserpin是serpin的一种,有研究表明酸藤子酚Embelin(EMB)可以通过激活蛋白酶体降解系统降低细胞内和分泌的Neuroserpin的水平。尽管有研究表明酸藤子酚可以穿过血脑屏障,但它在大脑中的非特异性分布可能会对正常神经元造成细胞毒性。因此,将酸藤子酚精准递送于乳腺癌脑转移细胞实现针对脑转移的抗血管共生治疗是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利用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备可装载药物的纳米粒作为基础载体,所述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为聚乳酸

羟基乙酸,所述装载药物为酸藤子酚,所述基础载体表面包裹大肠杆菌DH5
ɑ
改装外膜囊泡。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0007]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8]1(1)装载酸藤子酚的纳米载体:称取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同时将酸藤子酚溶解于油相中,成为油相的一部分,并且超声乳化形成乳剂,再将所述乳剂逐滴加入涡旋的外水相中,超声乳化形成油包水型的单乳,迅速将所述单乳倒入挥发水相中,搅拌过夜挥发,形成纳米粒混悬液,将所述纳米粒混悬液低速离心,留取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通过高速离心提纯,获得提纯且未修饰的纳米粒沉淀,将所述纳米粒沉淀超声分散于纯净水中,后续再次通过多次高速离心,对纳米粒悬液进行水洗,最终获得的纳米粒沉淀用超纯水进行分散,即得装载酸藤子酚的纳米载体;
[0009](2)将大肠杆菌DH5
ɑ
改装外膜超声,与所述装载酸藤子酚的纳米载体混合,并再次进行超声,然后使用微射流,使得大肠杆菌DH5
ɑ
改装外膜与装载酸藤子酚的纳米载体在压力冲击下多次挤出,获得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
[0010]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聚乳酸

羟基乙酸,所述有机溶剂为乙
酸乙酯,所述外水相为质量分数为2.5%的聚乙烯醇,所述挥发水相为质量分数为0.3%的聚乙烯醇。
[0011]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所述低速离心的速度为1500

2000r,时间为10min。
[0012]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所述高速离心的次数为2次,转速为35000r,时间为20min。
[0013]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大肠杆菌DH5
ɑ
改装外膜与所述装载酸藤子酚的纳米载体的质量比为1:5。
[0014]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超声的功率为100w,时间为3

5min。
[0015]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微射流的压力为16

17kpi,循环次数为7次。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
[0017]一种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在制备靶向人体或者动物来源的脑转移细胞制剂中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益效果为:通过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装载酸藤子酚并包裹大肠杆菌DH5
ɑ
改装外膜,最终形成仿生纳米材料特异性靶向脑转移瘤并为其提供抗血管共生治疗。该靶向递药系统可特异性靶向肿瘤,并且不会造成其他脑实质区域的分布,降低了不必要的神经毒性,在递药高效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安全性,且该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易得,操作简便,具有很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转化前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体内行为示意图;
[0020]图2为投射电镜对酸藤子酚递药系统结构的表征图;
[0021]图3为通过动态光散射法表征酸藤子酚递药系统的粒径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示意图脑环境本身存在的防御机制,但肿瘤细胞会对其机制产生负调节效应示意图;
[0023]图5为western blot表征人源乳腺癌脑转移细胞231Br与亲代人源乳腺癌细胞231上Neuroserpin表达情况图;
[0024]图6为定量表征人源乳腺癌脑转移细胞231Br与亲代人源乳腺癌细胞231纤溶酶活性示意图;
[0025]图7为共聚焦显微镜表征种瘤小鼠体内正常脑区、脑转移小转移瘤与大转移瘤Neuroserpin表达情况图;
[0026]图8为为共聚焦显微镜表征小鼠体内正常脑区、脑转移小转移瘤与大转移瘤L1 CAM表达情况图;
[0027]图9为共聚焦显微镜表征小鼠在分别给药生理盐水与凡得他尼,体内脑转移大转移瘤Neuroserpin表达情况图;
[0028]图10为为共聚焦显微镜表征小鼠在分别给药生理盐水与凡得他尼,体内脑转移大转移瘤L1 CAM表达情况图;
[0029]图11为western blot表征人源乳腺癌脑转移细胞231Br在空白对照、空白载体、酸
藤子酚与酸藤子酚递药系统分别处理下分泌物与细胞裂解物的Neuroserpin表达情况图;
[0030]图12为定量表征人源乳腺癌脑转移细胞231Br在空白对照、空白载体、酸藤子酚与酸藤子酚递药系统分别处理下纤溶酶活性示意图;
[0031]图13为共聚焦显微镜表征在分别给药生理盐水、空白载体、酸藤子酚与酸藤子酚递药系统下,小鼠体内正常脑区与脑转移病灶区Neuroserpin表达情况图,下图分别是对表征结果灰度值的定量图;
[0032]图14为共聚焦显微镜表征在分别给药生理盐水、空白载体、酸藤子酚与酸藤子酚递药系统下,小鼠体内正常脑区与脑转移病灶区L1 CAM表达情况图,下图分别是对表征结果灰度值的定量图;
[0033]图15为共聚焦显微镜表征在给药凡得他尼的前提下分别给药生理盐水、酸藤子酚与酸藤子酚递药系统在脑转移大转移瘤病灶下Neuroserpin表达情况图;
[0034]图16为共聚焦显微镜表征在给药凡得他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备可装载药物的纳米粒作为基础载体,所述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为聚乳酸

羟基乙酸,所述装载药物为酸藤子酚,所述基础载体表面包裹大肠杆菌DH5
ɑ
改装外膜囊泡。2.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装载酸藤子酚的纳米载体:称取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同时将酸藤子酚溶解于油相中,成为油相的一部分,并且超声乳化形成乳剂,再将所述乳剂逐滴加入涡旋的外水相中,超声乳化形成油包水型的单乳,迅速将所述单乳倒入挥发水相中,搅拌过夜挥发,形成纳米粒混悬液,将所述纳米粒混悬液低速离心,留取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通过高速离心提纯,获得提纯且未修饰的纳米粒沉淀,将所述纳米粒沉淀超声分散于纯净水中,后续再次通过多次高速离心,对纳米粒悬液进行水洗,最终获得的纳米粒沉淀用超纯水进行分散,即得装载酸藤子酚的纳米载体;(2)将大肠杆菌DH5
ɑ
改装外膜超声,与所述装载酸藤子酚的纳米载体混合,并再次进行超声,然后使用微射流,使得大肠杆菌DH5
ɑ
改装外膜与装载酸藤子酚的纳米载体在压力冲击下多次挤出,获得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药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抗血管共生的靶向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亮周梦圆陈海燕林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