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浸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34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橡胶手套生产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手套浸胶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传动机构、胶箱和导轨,所述传动机构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杆件。该手套浸胶设备,通过按压移动杆可迫使活塞头与管件发生相对移动,将管件内的空气压入模体的空腔中,使空腔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当空腔内的气体压强增大至一定程度后,嵌块被顶起,压缩的气体可通过嵌块与嵌槽的间隙喷入橡胶手套内部,在橡胶手套的内壁与手模的表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薄膜,使得橡胶手套更容易从手模上脱下,而密封组件中的第一弹簧则可在高压空气喷出后使嵌块重新与嵌槽紧密嵌合,避免影响手模的正常使用,进一步设置的进气阀则起到了平衡空腔内部气压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套浸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橡胶手套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套浸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橡胶手套是用橡胶薄片制成的手套,它在生产时手套模型需要先经过酸碱清洁和水清洗,然后才能将洗净的模型依次浸入热水和凝固剂中,之后待模型干燥,再将模型送入胶箱中浸胶,浸胶后的模型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会被送入烘箱进行初步烘干,接着冲热水并将模型送至烘箱中硫化,直至烘干成型,最后脱模,将成型的橡胶手套从手套模型上脱下。
[0003]在上述生产过程中手套模型表面的橡胶手套在烘干成型后需经过脱模机构将橡胶手套从模型上剥离,而现有的橡胶手套生产线在脱模过程中,需要先使用脱模机构将橡胶手套口向外翻卷,再通过与高压气源连通的气管往橡胶手套口外卷处通气,使手套内部充气,以迫使橡胶手套与手模脱离,但在实际脱模过程中,橡胶手套存在难以顺利与手摸脱离的问题,这是因为手模在经过酸碱清洁和水清洗后,手模表面仍旧残留有杂质,在经过浸胶和烘干过程后,橡胶手套内壁因杂质与手模表面粘连,还可能因为橡胶手套内壁与手模贴合的较为紧密,手套口外卷处的高压空气难以顺利进入橡胶手套内部,导致橡胶手套无法顺利脱模,所以需要设计一种便于脱模的手套浸胶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手套浸胶设备。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套浸胶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传动机构、胶箱和导轨,所述传动机构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杆件,所述杆件远离传动机构的一端铰接有轴件,所述轴件通过轴承连接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的侧表面与导轨的侧面顶触配合,所述轴件远离杆件的一端设置有手模,所述手模包括内部开设有空腔的模体,所述模体的侧面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嵌槽,所述嵌槽中设置有可对嵌槽进行密封的密封件,所述模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增强空腔内部压强的按压组件和进气阀。
[000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手套浸胶设备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嵌槽为锥形槽,所述密封件包括与嵌槽嵌合的嵌块,所述嵌块通过连杆连接有定位板件,所述连杆的侧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板件的侧面和空腔的内壁抵持。
[000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手套浸胶设备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按压组件包括设置于模体侧面连接的管件,且管件的内部与空腔的内部连通,所述管件的内部设置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活动连接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位于管件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活塞头,所述管件远离模体的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移动杆的侧面设置有限制板件且限制板件位于端盖与支架之间,所述移动杆的侧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侧面和限制板件的侧面抵持。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手套浸胶设备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塞头的侧面设
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侧表面与管件的内壁顶触配合。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手套浸胶设备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杆远离活塞头的一端位于管件的外部并设置有球座,所述球座的内部设置球体。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11]该手套浸胶设备,通过按压移动杆可迫使活塞头与管件发生相对移动,将管件内的空气压入模体的空腔中,使空腔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当空腔内的气体压强增大至一定程度后,嵌块被顶起,压缩的气体可通过嵌块与嵌槽的间隙喷入橡胶手套内部,在橡胶手套的内壁与手模的表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薄膜,使得橡胶手套更容易从手模上脱下,而密封组件中的第一弹簧则可在高压空气喷出后使嵌块重新与嵌槽紧密嵌合,避免影响手模的正常使用,进一步设置的进气阀则起到了平衡空腔内部气压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手模与轴件连接状态的正剖视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机架;2、传动机构;3、胶箱;4、导轨;5、连接件;6、杆件;7、轴件;8、滚动件;9、手模;9a、模体;9b、空腔;9c、嵌槽;10、密封件;10a、嵌块;10b、连杆;10c、定位板件;10d、第一弹簧;11、按压组件;11a、管件;11b、支架;11c、移动杆;11d、活塞头;11e、限制板件;11f、第二弹簧;11g、球座;11h、球体;12、进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0]参见图1

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套浸胶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的相邻两侧分别设置有手模清洗设备和手模烘干设备,手模9在浸胶前需经过手模清洗设备的清洗,而手模9在浸胶后则会经过手模烘干设备的烘干处理,之后,再使用脱模设备将手模9上成型的橡胶手套脱下。
[002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传动机构2、胶箱3和导轨4,传动机构2由链轮和环形链条组成,环形链条将带动手模9依次经过手模清洗设备、手模浸胶设备、手模烘干设备和脱模设备。
[0022]胶箱3设置在机架1的侧面,当手模9在传动机构2的带动经过手套浸胶设备时,手模9在导轨的作用下会进入胶箱3中,而胶箱3中的胶体原来则会均匀涂覆在手模9的表面。
[0023]导轨4为变向导轨,当手模9在传动机构2的带动下进入浸胶段时,手模9的运动方向会由与水平面平行转变为与水平面垂直,此时手模9刚好插入胶箱3内。
[0024]所述传动机构2中的环形链条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件5,每一个连接件上均连接有杆件6,杆件6为悬挑杆,所述杆件6远离传动机构2的一端铰接有轴件7,使得轴件7可绕铰
接点转动,所述轴件7通过轴承连接有滚动件8,轴承的内圈与轴件7的侧表面固定套接,即过盈配合连接,而轴承的则与滚动件8的内部固定连接,滚动件8为滚轮形,滚动件8的轴线与轴件7的轴线共线。
[0025]所述滚动件8的侧表面与导轨4的侧面顶触配合,所述轴件7远离杆件6的一端设置有手模9,当手模9在传动机构2的带动下移动时,在手模9未进入与胶箱3对应的浸胶区域时,轴件7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而当手模9进入与胶箱3对应的浸胶区域后,轴件7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直至手模9离开浸胶区域,轴件7的轴线则重新与水平面平行。
[0026]所述手模9包括内部开设有空腔9b的模体9a,所述模体9a的侧面开设有与空腔9b相连通的嵌槽9c,所述嵌槽9c中设置有可对嵌槽9c进行密封的密封件10。
[0027]其中,所述嵌槽9c为锥形槽,所述密封件10包括与嵌槽9c嵌合的嵌块10a,嵌块10a为与锥形槽相匹配的锥形,当嵌块10a完全与嵌槽9c嵌合时,模体9a内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套浸胶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传动机构(2)、胶箱(3)和导轨(4),所述传动机构(2)通过连接件(5)连接有杆件(6),所述杆件(6)远离传动机构(2)的一端铰接有轴件(7),所述轴件(7)通过轴承连接有滚动件(8),所述滚动件(8)的侧表面与导轨(4)的侧面顶触配合,所述轴件(7)远离杆件(6)的一端设置有手模(9),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模(9)包括内部开设有空腔(9b)的模体(9a),所述模体(9a)的侧面开设有与空腔(9b)相连通的嵌槽(9c),所述嵌槽(9c)中设置有可对嵌槽(9c)进行密封的密封件(10),所述模体(9a)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增强空腔(9b)内部压强的按压组件(11)和进气阀(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套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9c)为锥形槽,所述密封件(10)包括与嵌槽(9c)嵌合的嵌块(10a),所述嵌块(10a)通过连杆(10b)连接有定位板件(10c),所述连杆(10b)的侧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0d),所述第一弹簧(10d)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板件(10c)的侧面和空腔(9b)的内壁抵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佩芸吴文华余长城胡群余桃英
申请(专利权)人:桐庐芸莺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