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31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及内窥镜,包括先端部本体(1),先端部本体(1)构造成两端为平面,中部形成安装通孔(101)的环形壳体状,安装通孔(101)内安装有摄像头,先端部本体(1)侧壁外表面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圆弧凹面(102)和圆弧凸面(103),圆弧凹面(102)构成与钳道管(3)配合的钳道管伸出缺(10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先端部结构的设计,能够尽可能在不影响内部器件安装的前提下减小先端部尺寸,同时还能够使得工作时更加便利,更好的通过狭小通道。更好的通过狭小通道。更好的通过狭小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及内窥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尤其涉及了一种内窥镜先端部。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集中了图像传感器、镜头、光源等为一体的医疗装置,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对病灶部位进行手术治疗,其一般由操作部和插入部组成,插入部由插入管,弯曲部和先端部组成,先端部内有ccd或cmos摄像头及光源,负责将头端影像通过电缆传输到后端。弯曲部内有蛇骨,蛇骨经操作部控制,可以实现左右偏转,方便医生观察四周情况。
[0003]由于内窥镜进入孔道内会对孔道进行扩张,所以当内窥镜的先端部尺寸越小对病人造成的伤害越小,所以对内窥镜的直径,尤其是先端部的直径要求十分严苛。
[0004]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内窥镜的先端部是采用整体模塑成型的方式形成摄像头孔、芯片座、钳道孔等多个孔道,这样的先端头部不仅制作工艺复杂,而且模塑的各个孔道之间需要保证一定的壁厚,一般最薄壁厚要求大于0.3mm。如果向内增加壁厚,会压缩孔道内部尺寸,影响了摄像头的装配。如果过向外增加壁厚,会扩大了整个模塑的尺寸,导致先端部的直径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内窥镜先端部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及内窥镜。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包括先端部本体,先端部本体构造成两端为平面,中部形成安装通孔的环形壳体状,安装通孔内安装有摄像头,先端部本体侧壁外表面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圆弧凹面和圆弧凸面,圆弧凹面外侧构成与钳道管配合的钳道管伸出缺。
[0008]一方面通过在先端部本体中部仅仅设置一个安装通孔,其能够安装1个或多个部件,减小多孔壁厚带来的先端部整体尺寸增大的问题,另外钳道管伸出缺的设置,使得钳道孔位于先端部本体外部,能够实现钳道孔内钳道管在外力作用下被挤压形变,以使其能够更好的通过狭小通道。
[0009]作为优选,圆弧凸面上开设有自先端部本体一端贯通到另一端的卡槽。卡槽的设置,使其能够与弯曲部配合,实现两者同外径对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先端部与弯曲部内套或外套的结构,能够尽可能的减小先端部的外部尺寸。
[0010]作为优选,卡槽的内壁包括两个相对平行的水平侧面和连接两个水平侧面的圆弧底面,所述圆弧底面的弧度与圆弧凹面弧度一致。卡槽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其与弯曲部上定位片配合时能够对定位片径向限位,避免先端部与弯曲部径向分离。
[0011]作为优选,卡槽为一个或两个,圆弧凸面上开设两个卡槽时两个卡槽对称分布,对称分布能够使得两者连接更加稳定,受力更加均匀。
[0012]作为优选,安装通孔包括用于安装摄像头的第一孔和与第一孔连通的用于安装镜片或发光单元的第二孔,第二孔为一个或两个且两个时相对第一孔对称分布。安装通孔的结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制,第一孔一般设计成矩形,与矩形的摄像头更好的配合,第二孔的形状可以根据镜片、发光源的外轮廓形式设计,第一孔与第二孔连通,能够有效减小孔与孔之间壁厚带来的先端部整体尺寸变大的问题。
[0013]一种内窥镜,其包括前述的一种内窥镜先端部。
[0014]作为优选,还包括弯曲部,弯曲部的一端构造成用于连接先端部本体的连接端,连接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自连接端端面内凹的弧形凹槽,先端部本体与弯曲部连接时弧形凹槽与钳道管伸出缺相对。弧形凹槽与钳道管伸出缺的配合,能够使得钳道管的一部分外侧壁位于先端部外部,继而在通过狭小通道时能够被挤压变形,通过后又能够恢复到原始状态,防止器械进出钳道口时被卡住。
[0015]作为优选,连接端的端面上还设有向外延伸的用于卡入卡槽内的定位片,定位片外表面为圆弧面且定位片卡入卡槽内时定位片外表面与先端部本体侧壁外表面处于同一圆弧面上。配合后定位片与先端部外壁一致,保证了整体的均匀性,防止器械进入人体时刮伤黏膜组织。
[0016]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对先端部结构的设计,能够尽可能在不影响内部器件安装的前提下减小先端部尺寸,同时还能够使得工作时更加便利,更好的通过狭小通道。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图7中弯曲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图7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7]图10是图9的正视图。
[0028]图11是图10中钳道管被挤压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包括先端部本体1,先端部本体1构造成两端为平面,中部形成安装通孔101的环形壳体状,安装通孔101内安装有摄像头,先端部本体1侧壁外表面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圆弧凹面102和圆弧凸面103,圆弧凹面102外侧构成与钳道管3配合的钳道管伸出缺104。
[0032]本实施例中安装通孔101为单一的矩形孔,安装时将摄像头、镜片和发光单元均安装于盖安装通孔101内,整个先端部本体1构造成环形壳体状,能够使其整体结构强度较大,在工作或装配过程中均能够使其外壁整体受力,由于要尽可能的减小该先端部的外径尺寸,因而其侧壁的壁厚较为窄,该种环形设计,能够使得环形壁整体受力,能够有效减小装配过程中发生折断现象。
[0033]另外先端部本体1外轮廓的结构设计,使其外表面能够尽可能的与内窥镜的弯曲部2配合,使其能够与弯曲部2对接后平滑过渡,不会在与弯曲部2的连接处造成台阶导致先端部与弯曲部2外径尺寸不一致而带来的内部器件安装不便或外部尺寸较大的问题。
[0034]圆弧凹面102的设置,能够使得从弯曲部2伸出的钳道管3从该圆弧凹面102外表面伸出,相较于传统的在先端部上直接开设钳道孔的方式,该种直接设计成圆弧凹面102的形式能够进一步减小先端部的壁厚,另外,由于该圆弧凹面102形成的钳道管伸出缺104能够使得钳道管3下侧面处于外露状态,钳道管3材质多位软质管材,先端部在进入人体后,尤其是进入一些狭小的腔室时,钳道管3允许被挤压变形,进一步减小头端尺寸。在通过狭小腔室后,由于钳道管3柔软的特性,又会回复成圆形,该种设计形式能够有效防止器械进出钳道口时被卡住。
[0035]实施例2
[0036]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安装通孔101包括用于安装摄像头的第一孔108和与第一孔108连通的用于安装镜片或发光单元的第二孔109,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包括先端部本体(1),其特征在于:先端部本体(1)构造成两端为平面,中部形成安装通孔(101)的环形壳体状,安装通孔(101)内安装有摄像头,先端部本体(1)侧壁外表面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圆弧凹面(102)和圆弧凸面(103),圆弧凹面(102)外侧构成与钳道管(3)配合的钳道管伸出缺(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其特征在于:圆弧凸面(103)上开设有自先端部本体(1)一端贯通到另一端的卡槽(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其特征在于:卡槽(105)的内壁包括两个相对平行的水平侧面(106)和连接两个水平侧面(106)的圆弧底面(107),所述圆弧底面(107)的弧度与圆弧凹面(102)弧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其特征在于:卡槽(105)为一个或两个,圆弧凸面(103)上开设两个卡槽(105)时两个卡槽(105)对称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其特征在于:安装通孔(101)包括用于安装摄像头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大卫郦兴张远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本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