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俩瓣包覆式套体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602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公开了一种一种俩瓣包覆式套体,其包括与内窥镜配合连接的连接头,连接头呈两端开口的壳体状且包括第一瓣壳体和第二瓣壳体,第一瓣壳体的一侧与第二瓣壳体的一侧相互转动连接,第一瓣壳体的另一侧与第二瓣壳体的另一侧相互可拆分连接,连接头端部连接有呈管状且用于包覆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外部的套管,套管的远离连接头的端部设有与内窥镜的插入部端部对应的镜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套管套设于内窥镜的插入部上,避免了内窥镜消毒存在的风险,为病人提供了更安全的检查工具,节约了消毒成本,减少了内窥镜的插入部消毒造成的损耗。毒造成的损耗。毒造成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俩瓣包覆式套体及内窥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内窥镜上的套管。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集中了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各项技术的一体化监测仪器,由窥镜系统、图像显示系统和照明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内窥镜的插入部能够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是经皮穿刺通道进入人体内,插入部端部设置摄像头,可以直接看到有关部位的病变,直视下做出病变诊断或取病灶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同时也可对病变进行及时治疗或植入具有治疗作用的人造产品。
[0003]内镜消毒因手工清洗不彻底、消毒剂和消毒方法、管道干燥不沏底或储柜受污染、水质污染、基础设施较为薄等原因存在消毒风险。
[0004]并且内窥镜价格相对昂贵,很多医院内窥镜数量亊实上并不充裕,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年3月第9卷笫5期浅谈内窥镜清洗消毒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中就提出“在整体上内镜数量与患者需求矛盾突出,内镜价格相对昂贵,而接诊患者数量随机性较大,出于成本与效益的考虑,很多医院内镜数量亊实上并不充裕,虽然此问题在大城市大医院中并不严重,但在二三线城市中此问题所直接或间接带来的诸多问题让人堪忧”。但是现有的内窥镜在每次使用前后采用消毒剂消毒过程中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消毒,对内窥镜的伤害极大,从而使得内窥镜的使用寿命也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针对内窥镜存在消毒风险以及消毒损耗问题,提供了一种俩瓣包覆式套体及内窥镜。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一种俩瓣包覆式套体,包括与内窥镜配合连接的连接头,连接头呈两端开口的壳体状且包括第一瓣壳体和第二瓣壳体,第一瓣壳体的一侧与第二瓣壳体的一侧相互转动连接,第一瓣壳体的另一侧与第二瓣壳体的另一侧相互可拆分连接,连接头端部连接有呈管状且用于包覆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外部的套管,套管的远离连接头的端部设有与内窥镜的插入部端部对应的镜片。套管的结构形式能够方便套管在内窥镜上的安装和拆卸,使用后能够将套管很轻松的拆除,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对内窥镜的插入部的污染,使得内窥镜使用后无需过渡消毒,减小消毒风险以及消毒损耗。
[0008]作为优选,连接头呈锥形壳体状且两端分别构成内窥镜连接端和套管连接端,连接头自内窥镜连接端到套管连接端直径逐渐减小,第一瓣壳体或第二瓣壳体的内侧壁上且位于内窥镜连接端设有用于与内窥镜配合连接的限位凸条。限位凸条的设置能够实现套管在内窥镜上连接时的限位,保证两者之间的稳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连接头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瓣壳体端部的呈管状的连接部,连接部构成所述套管连接端,连接部的与第一瓣壳体连接的端部设有弧形卡条,第二瓣壳体的内壁上
设有与弧形卡条配合卡接的弧形卡槽。弧形卡槽与弧形卡条的配合能够使得第一瓣壳体与第二瓣壳体相互组合时快速定位且连接更加稳定。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瓣壳体的另一侧外侧壁上设有卡块,所述第二瓣壳体的另一侧铰接有卡接件,卡接件上设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接孔。通过卡接件与卡块的方式实现第一瓣壳体与第二瓣壳体之间的组合连接,具有装配和拆分均非常方便的特点。
[0011]作为优选,卡接件的外侧壁上还设有拨块。拨块的设置能够便于对卡接件施力,实现对卡接件与卡块之间连接或分离的便捷性。
[0012]作为优选,第一瓣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接头管,接头管的下端伸入连接部内且连接有钳道管,套管上设有两个独立的分别用于穿设钳道管和内窥镜的插入部的通道,接头管的上端构成用于经钳道管注液或下器械的进入端。接头管以及钳道管的设置能够实现在内窥镜观察的同时实现下器械或注液操作。
[0013]作为优选,接头管上还设有能够盖合在进入端对进入端进行封堵的防喷帽。防喷帽的设置能够防止分泌液反流误吸。
[0014]作为优选,接头管上还连接有分支管,分支管处连接有用于对内分泌液进行吸引的吸引管,吸引管上设有吸引阀。吸引阀和吸引管的设置能够实现对体内内分泌液进行抽吸,以使得内窥镜更好的工作。
[0015]一种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本体,内窥镜本体包括操作手柄,操作手柄包括操作端和插入部连接端,插入部连接端设有与用于与插入部连接的旋转部,还包括前述的一种俩瓣包覆式套体,连接头连接在旋转部上。
[0016]作为优选,旋转部的远离插入部的端部外壁上设有与限位凸条配合的环形卡槽,连接头通过限位凸条卡入环形卡槽内实现在旋转部上的连接。限位凸条与环形卡槽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连接头在内窥镜旋转头上的稳定连接。
[0017]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0018]本技术套管套设于内窥镜的插入部上,避免了内窥镜消毒存在的风险,为病人提供了更安全的检查工具,节约了消毒成本,减少了内窥镜的插入部消毒造成的损耗。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在内窥镜上的装配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中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俩瓣包覆式套体,如图1

图3所示,包括与内窥镜1配合连接的连接头2,连接头2呈两端开口的壳体状且包括第一瓣壳体201和第二瓣壳体202,第一瓣壳体201的一侧与第二瓣壳体202的一侧相互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瓣壳体201与第二瓣壳体202采用铰链实现侧边的连接,连接后能够绕铰链相对转动,其中第一瓣壳体201与第二瓣壳体202均为内凹的圆弧壳体且凹面相对设置;
[0025]第一瓣壳体201的另一侧与第二瓣壳体202的另一侧相互可拆分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瓣壳体201的另一侧外侧壁上设有卡块211,所述第二瓣壳体202的另一侧铰接有卡接件212,卡接件212上设有与卡块211配合的卡接孔213,通过卡接件212与卡块211之间的卡接实现第一瓣壳体201与第二瓣壳体202另一侧的相互可拆分连接,并且为了便于将卡接件212卡在卡块211上或将卡接件212从卡块211上分离,还在卡接件212的外侧壁上还设有拨块214,通过拨块214来拨动卡接件212实现卡接件212与卡块211之间的卡接和分离,提供较好的施力点,便于操作。
[0026]连接头2端部连接有呈管状且用于包覆在内窥镜1的插入部104外部的套管203,套管203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很好的包覆在插入部104外部,套管203的远离连接头2的端部设有与内窥镜1的插入部104端部对应的镜片204。
[0027]本实施例中连接头2呈锥形壳体状且两端分别构成内窥镜连接端205和套管连接端206,连接头2自内窥镜连接端205到套管连接端206直径逐渐减小,第一瓣壳体201或第二瓣壳体202的内侧壁上且位于内窥镜连接端205设有用于与内窥镜1配合连接的限位凸条20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俩瓣包覆式套体,包括与内窥镜(1)配合连接的连接头(2),其特征在于:连接头(2)呈两端开口的壳体状且包括第一瓣壳体(201)和第二瓣壳体(202),第一瓣壳体(201)的一侧与第二瓣壳体(202)的一侧相互转动连接,第一瓣壳体(201)的另一侧与第二瓣壳体(202)的另一侧相互可拆分连接,连接头(2)端部连接有呈管状且用于包覆在内窥镜(1)的插入部(104)外部的套管(203),套管(203)的远离连接头(2)的端部设有与内窥镜(1)的插入部(104)端部对应的镜片(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俩瓣包覆式套体,其特征在于:连接头(2)呈锥形壳体状且两端分别构成内窥镜连接端(205)和套管连接端(206),连接头(2)自内窥镜连接端(205)到套管连接端(206)直径逐渐减小,第一瓣壳体(201)或第二瓣壳体(202)的内侧壁上且位于内窥镜连接端(205)设有用于与内窥镜(1)配合连接的限位凸条(2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俩瓣包覆式套体,其特征在于:连接头(2)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瓣壳体(201)端部的呈管状的连接部(208),连接部(208)构成所述套管连接端(206),连接部(208)的与第一瓣壳体(201)连接的端部设有弧形卡条(209),第二瓣壳体(202)的内壁上设有与弧形卡条(209)配合卡接的弧形卡槽(2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俩瓣包覆式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瓣壳体(201)的另一侧外侧壁上设有卡块(211),所述第二瓣壳体(202)的另一侧铰接有卡接件(212),卡接件(212)上设有与卡块(211)配合的卡接孔(2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大卫郦兴张远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本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