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28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包括铝壳体和接地连接机构,所述铝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绝缘纸替换机构,所述绝缘纸替换机构的顶侧设置有引出管,且引出管的顶侧安装有引脚固定机构,所述铝壳体的底侧设置有接地连接机构,所述接地连接机构的中部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芯。该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通过将海绵软芯活动安装于手持橡胶盘的中部,海绵软芯与引线的导出位置相对应,使用者可将手持橡胶盘套合连接于引线的外侧,可辅助引线与连接板块进行组装,且在拆解时,使用者可通过手持橡胶盘将引线顺带取下,实现引线与连接板块的快速插接。连接板块的快速插接。连接板块的快速插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具体为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顾名思义,即为储存电荷的“容器”,电容器是由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构成,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现有的电容器安装方式通常采用的是,采用垫片及螺母进行固定组装,此组装方式在狭小空间时更难安装,且电容器导体结构不易固定,在电容器组装连接时,电流易传导至电器箱体,引起事故。
[0003]市场上的电容器在插接固定时,插接位置不稳定,难以在狭小空间时进行稳定组装,且拆卸较为不便,电容器导线连接结构易偏移、不稳定,操作不便易引起漏电情况的发生,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电容器在插接固定时,插接位置不稳定,难以在狭小空间时进行稳定组装,且拆卸较为不便,电容器导线连接结构易偏移、不稳定,操作不便易引起漏电情况的发生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包括铝壳体和接地连接机构,所述铝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绝缘纸替换机构,所述绝缘纸替换机构的顶侧设置有引出管,且引出管的顶侧安装有引脚固定机构,所述铝壳体的底侧设置有接地连接机构,所述引脚固定机构包括有引线、手持橡胶盘和海绵软芯,所述引脚固定机构的中部设置有引线,且引线的外侧安装有手持橡胶盘,所述手持橡胶盘的内部设置有海绵软芯。
[0006]进一步的,所述引线与手持橡胶盘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手持橡胶盘套合连接于引线的外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海绵软芯与手持橡胶盘相贴合,且手持橡胶盘通过海绵软芯将引线平行归纳整理。
[0008]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纸替换机构包括有立柱、箔纸、电解纸和胶带,所述绝缘纸替换机构的中部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外侧设置有箔纸,所述箔纸的外侧设置有电解纸,且电解纸的一侧设置有胶带。
[0009]进一步的,所述胶带与电解纸相粘合,且电解纸通过胶带与立柱构成粘贴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接地连接机构包括有连接芯、安装槽和防护罩,所述接地连接机构的中部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芯。
[0011]进一步的,所述铝壳体与连接芯相贴合,且外界连接件可通过与连接芯相连接组装,从而与铝壳体内电容器实现快速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芯与防护罩相贴合,且防护罩对连接芯形成外包围防护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通过将海绵软芯活动安装于手持橡胶盘的中部,海绵软芯与引线的导出位置相对应,使用者可将手持橡胶盘套合连接于引线的外侧,可辅助引线与连接板块进行组装,且在拆解时,使用者可通过手持橡胶盘将引线顺带取下,实现引线与连接板块的快速插接。
[0014]1.本技术使得使用者在拆解电解纸时,可将胶带拆解,以实现绝缘纸替换机构与铝壳体的快速拆解组装,为电容器的连接工作提供绝缘保护介层。
[0015]2.本技术通过将防护罩贴合于连接芯的外侧进行设置,防护罩与连接芯间隔部位形成受保护的安装槽,可保证连接芯与连接块快速稳定衔接。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绝缘纸替换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接地连接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铝壳体;2、绝缘纸替换机构;201、立柱;202、箔纸;203、电解纸;204、胶带;3、引出管;4、引脚固定机构;401、引线;402、手持橡胶盘;403、海绵软芯;5、接地连接机构;501、连接芯;502、安装槽;503、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包括铝壳体1和接地连接机构5,铝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绝缘纸替换机构2,绝缘纸替换机构2的顶侧设置有引出管3,且引出管3的顶侧安装有引脚固定机构4,铝壳体1的底侧设置有接地连接机构5,引脚固定机构4包括有引线401、手持橡胶盘402和海绵软芯403,引脚固定机构4的中部设置有引线401,且引线401的外侧安装有手持橡胶盘402,手持橡胶盘402的内部设置有海绵软芯403,将绝缘纸替换机构2稳定放置于铝壳体1的中部,引出管3为电流导线引出通道,用于保护电流导线与铝壳体1的组装基础结构,将引线401固定设置为引脚固定机构4的主体,引线401由引出管3引出,引线401为薄弱层电流线体,在与连接板块进行组装时,易歪倒漏电,影响电流连接传导速度,通过将海绵软芯403活动安装于手持橡胶盘402的中部,海绵软芯403与引线401的导出位置相对应,使用者可将手持橡胶盘402套合连接于引线401的外侧,可辅助引线401与连接板块进行组装,且在拆解时,使用者可通过手持橡胶盘402将引线401顺带取下,实现引线401与连接板块的快速插接。
[0021]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绝缘纸替换机构2包括有立柱201、箔纸202、电解纸203和胶带204,绝缘纸替换机构2的中部设置有立柱201,且立柱201的外侧设置有箔纸202,箔纸202的外侧设置有电解纸203,且电解纸203的一侧设置有胶带204,将立柱201固定设置为绝缘纸替换机构2的承载主体,将箔纸202紧固环绕于立柱201的外侧进行设置,将电解纸203贴合于箔纸202的外侧进行设置,电解纸203为电容器整体提供绝缘介质层,将胶带204贴合连接于电解纸203的一侧,使用者在拆解电解纸203时,可将胶带204拆解,以实现绝缘纸替换机构2与铝壳体1的快速拆解组装,为电容器的连接工作提供绝缘保护介层。
[0022]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接地连接机构5包括有连接芯501、安装槽502和防护罩503,接地连接机构5的中部设置有防护罩503,且防护罩503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槽502,安装槽50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芯501,将连接芯501贴合于铝壳体1的底侧进行设置,连接芯501为电容器与外部连接块相连通主体,可改善以往电容器采用螺母板块的连接方式,将防护罩503贴合于连接芯501的外侧进行设置,防护罩503与连接芯501间隔部位形成受保护的安装槽502,可保证连接芯501与连接块快速稳定衔接。
[0023]综上,该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使用时,首先将引线401由引出管3引出,引线401为薄弱层电流线体,将海绵软芯403活动安装于手持橡胶盘402的中部,海绵软芯403与引线401的导出位置相对应,使用者可将手持橡胶盘402套合连接于引线401的外侧,可辅助引线401与连接板块进行组装,同样使用者可通过手持橡胶盘402将引线401顺带取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包括铝壳体(1)和接地连接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绝缘纸替换机构(2),所述绝缘纸替换机构(2)的顶侧设置有引出管(3),且引出管(3)的顶侧安装有引脚固定机构(4),所述铝壳体(1)的底侧设置有接地连接机构(5),所述引脚固定机构(4)包括有引线(401)、手持橡胶盘(402)和海绵软芯(403),所述引脚固定机构(4)的中部设置有引线(401),且引线(401)的外侧安装有手持橡胶盘(402),所述手持橡胶盘(402)的内部设置有海绵软芯(4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401)与手持橡胶盘(40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手持橡胶盘(402)套合连接于引线(401)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软芯(403)与手持橡胶盘(402)相贴合,且手持橡胶盘(402)通过海绵软芯(403)将引线(401)平行归纳整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快连结构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纸替换机构(2)包括有立柱(201)、箔纸(202)、电解纸(203)和胶带(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鹏彭云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晶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