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电容器用的外装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18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薄膜电容器用的外装壳体。所述电容器外壳组件包括有外装壳体、电容器本体、上部限制板、内置容纳框、导向滑槽与顶动弹簧,其中电容器本体放置在外装壳体的内部,所述上部限制板对称固定在外装壳体的内部上侧,其中内置容纳框对称放置在外装壳体的内部下侧,所述导向滑槽开设在内置容纳框的上侧,其中顶动弹簧对称放置在内置容纳框的内部。在本实用中,电容器本体在外装壳体内部的位置得到限制,避免电容器本体出现位置倾斜的情况,保证了树脂均匀的分布在外装壳体的内部,同时树脂凝固之后,电容器本体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本体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本体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电容器用的外装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具体为一种薄膜电容器用的外装壳体。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该电容器元件将在树脂薄膜的表面设置了金属蒸镀膜的金属化薄膜卷绕或者层叠而成。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这样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则起因于水分的浸入,将进行金属蒸镀膜的羟基化反应。目前电容器在加工使用的过程中,会对外装壳体进行使用。
[0003]如,公开号为CN114041196A的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用的外装壳体,就公开了电容器所用的外装壳体,但是上述外装壳体的内部不能对电容器进行位置限制,因为电容器在放置到外装壳体内部时,不能与外装壳体的内壁进行接触,因为需要在电容器与外装壳体之间灌入树脂填充物,这就导致当电容器放置在外装壳体的内部时,需要工作人员对电容器的位置进行固定,给树脂的填充带来不便,并且这种电容器位置固定的方式,容易导致电容器发生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电容器用的外装壳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电容器用的外装壳体,所述电容器外壳组件包括有外装壳体、电容器本体、上部限制板、内置容纳框、导向滑槽与顶动弹簧,其中电容器本体放置在外装壳体的内部,所述上部限制板对称固定在外装壳体的内部上侧,其中内置容纳框对称放置在外装壳体的内部下侧,所述导向滑槽开设在内置容纳框的上侧,其中顶动弹簧对称放置在内置容纳框的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内置容纳框与外装壳体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其中内置容纳框的内部对称布置有移动滑板。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滑板的上侧贯穿导向滑槽布置,其中移动滑板的上侧布置固定连接的底部承载板。
[0008]优选的,所述底部承载板布置的形状为弧形,其中底部承载板的上侧布置固定连接的第一引向板。
[0009]优选的,所述内置容纳框的一侧中间位置布置固定连接的侧压板,其中侧压板的上侧布置固定连接的第二引向板。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在本实用中,电容器本体在外装壳体内部的位置得到限制,避免电容器本体出现位置倾斜的情况,保证了树脂均匀的分布在外装壳体的内部,同时树脂凝固之后,电容器本体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外装壳体半剖立体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外装壳体半剖右视示意图。
[0015]图中:1、外装壳体;11、电容器本体;12、上部限制板;13、内置容纳框;1301、移动滑板;1302、底部承载板;1303、第一引向板;1304、侧压板;1305、第二引向板;14、导向滑槽;15、顶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电容器外壳组件,电容器外壳组件包括有外装壳体1、电容器本体11、上部限制板12、内置容纳框13、导向滑槽14与顶动弹簧15,其中电容器本体11放置在外装壳体1的内部,上部限制板12对称固定在外装壳体1的内部上侧,其中内置容纳框13对称放置在外装壳体1的内部下侧,导向滑槽14开设在内置容纳框13的上侧,其中顶动弹簧15对称放置在内置容纳框13的内部。上部限制板12布置的形状为V型,在电容器本体11放置在外装壳体1的内部时,上部限制板12对电容器本体11的上部位置进行限制。
[0018]内置容纳框13与外装壳体1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其中内置容纳框13的内部对称布置有移动滑板1301。移动滑板1301布置在两个顶动弹簧15之间。
[0019]移动滑板1301的上侧贯穿导向滑槽14布置,其中移动滑板1301的上侧布置固定连接的底部承载板1302。
[0020]底部承载板1302布置的形状为弧形,其中底部承载板1302的上侧布置固定连接的第一引向板1303。
[0021]内置容纳框13的一侧中间位置布置固定连接的侧压板1304,其中侧压板1304的上侧布置固定连接的第二引向板1305。
[0022]当需要把电容器本体11放置到外装壳体1的内部并加入树脂时,电容器本体11的底部可以在第一引向板1303的作用下,落在两个底部承载板1302之间,底部承载板1302会对电容器本体11的位置进行限制,同时在第二引向板1305的作用下,侧压板1304对电容器本体11的侧边进行限制,这样电容器本体11在外装壳体1内部的位置得到限制,避免电容器本体11出现位置倾斜的情况,保证了树脂均匀的分布在外装壳体1的内部,同时树脂凝固之后,电容器本体11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电容器用的外装壳体,包括电容器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外壳组件包括有外装壳体(1)、电容器本体(11)、上部限制板(12)、内置容纳框(13)、导向滑槽(14)与顶动弹簧(15),其中电容器本体(11)放置在外装壳体(1)的内部,所述上部限制板(12)对称固定在外装壳体(1)的内部上侧,其中内置容纳框(13)对称放置在外装壳体(1)的内部下侧,所述导向滑槽(14)开设在内置容纳框(13)的上侧,其中顶动弹簧(15)对称放置在内置容纳框(13)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用的外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容纳框(13)与外装壳体(1)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其中内置容纳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鹏彭云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晶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