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醇发动机系统及其燃料供给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氨醇发动机系统及其燃料供给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交通运输领域内,为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并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发动机采用氢、氨等无碳燃料为可行性较高的方式之一。但发动机单独使用氨燃料或氢燃料存在较多限制。例如,氢的制、储、运的成本高、安全性低以及体积热值低;氨燃烧性能差、排放高。
[0003]由于醇火焰速度高,液态喷射体积热值高,能够弥补氨气态喷射导致的发动机动力不足问题,同时改善氨的燃烧性能。因此,相关技术中,利用将氨燃料与高火焰速度的液态燃料伴烧的方式来改善氨的燃烧性能,如氨与醇伴烧。
[0004]一般发动机燃用氨燃料有两种方式,一为氨气与氢气或天然气等气态燃料预混,气态喷射,但气态燃料的体积热值较低,难以保证整车的动力需求;二为氨气与液态燃料分别单独喷射,但该方法需要两套燃油喷射系统,油轨、气轨和两套喷嘴难以在缸盖上布置。
[0005]即,现有发动机中的氨燃料利用方式局限性较高。
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醇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气缸、进气道和排气道,所述气缸内形成有燃烧室,所述进气道包括进气主管和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进气主管连接;燃料供给模块,所述燃料供给模块包括氨燃料罐、醇燃料罐、油轨和喷嘴,所述氨燃料罐与所述醇燃料罐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醇燃料罐与所述油轨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喷嘴与所述油轨连接;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气缸一一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醇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减压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醇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油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醇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氨燃料罐的内腔的上部,所述第一管路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醇燃料罐的内腔的上部,所述第二管路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醇燃料罐的内腔的下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醇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进气歧管内;或,所述喷嘴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内。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氨醇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热交换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刘尚,林哲龙,张昊,王巍,刘伟,蔡开源,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