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散热的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20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易散热的接线端子,包括接线圆筒、折弯板、接电片、散热盲孔、定位通孔、散热圆管、支撑凹槽、进气孔、排气孔、主散热翅片、副散热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易于散热,利于接线端子长时间维持良好的导电性能,降低因接线端子处过热产生的安全隐患。子处过热产生的安全隐患。子处过热产生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散热的接线端子


[0001]本技术涉及易散热的接线端子的
,特别是易散热的接线端子的


技术介绍

[0002]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用得最广泛的除了铜鼻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等;
[0003]航空设备、新能源汽车等电芯通过线束与电机以及其他电器相连的,接线端子是线束上必不可少的部件,其中用于电机上线束的接线端子由于电机要提供很大的扭矩力,其接线端子通过的电流是很大的;
[0004]由于存在电能损耗的缘故,部分的电能会因为接线端子在安装存在微小的电阻,接线端子会局部的发热,显然这是无法避免的;
[0005]接线端子局部发热而不能快度的将热量传导出去,造成局部过热这样的情况,而接线端子温度过高也会使其电阻升高,电阻升高升高又会进一步导致接线端子过热,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会影响接线端子的导电性能,还会因为长时间过热而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易散热的接线端子,能够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易于散热,利于接线端子长时间维持良好的导电性能,降低因接线端子处过热产生的安全隐患。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易散热的接线端子,包括接线圆筒、折弯板、接电片、散热盲孔、定位通孔、散热圆管、支撑凹槽、进气孔、排气孔、主散热翅片、副散热翅片,所述接线圆筒后下方设有接电片,接线圆筒、接电片之间连有折弯板,折弯板下端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盲孔,若干个散热盲孔均有折弯板向上凹陷形成,折弯板上端面中部设有定位通孔,接线圆筒外侧设有同轴的散热圆管,所述散热圆管外管壁设有若干组支撑凹槽,若干组支撑凹槽沿着散热圆管轴线均匀排布,每组支撑凹槽包含若干个支撑凹槽,若干个支撑凹槽以散热圆管轴线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支撑凹槽由散热圆管向内凹陷形成,支撑凹槽底端固定在接线圆筒外管壁上,散热圆管后端内孔壁与接线圆筒后端外管壁之间形成进气孔,散热圆管前端内孔壁与接线圆筒前端外管壁之间形成排气孔,散热圆管外管壁后端设有若干个主散热翅片,主散热翅片远离散热圆管的一端设有副散热翅片。
[0008]作为优选,所述接线圆筒、折弯板、接电片、散热圆管、主散热翅片、副散热翅片均由铜制成。
[0009]作为优选,所述折弯板、接电片均由接线圆筒后端压扁形成。
[0010]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盲孔远离定位通孔设置。
[0011]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圆管前端面设在接线圆筒前端面后侧。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主散热翅片径向设置在散热圆管管壁上,主散热翅片沿着散热圆管轴线设置,若干个主散热翅片以散热圆管轴线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
[0013]作为优选,所述副散热翅片由主散热翅片远离散热圆管的一端折弯形成。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易于散热,利于接线端子长时间维持良好的导电性能,降低因接线端子处过热产生的安全隐患;通过设置若干个散热盲孔,若干个散热盲孔均有折弯板向上凹陷形成,能够增大接电片的面积,进而增大其散热面积,利于其散热;通过设置若干个散热盲孔均有折弯板向上凹陷形成以及散热盲孔远离定位通孔设置,能够确保导电螺栓头部能够将定位通孔以及定位通孔边缘的一圈接电片充分压在接电端,防止散热盲孔干涉接电片的导电性能;通过设置散热圆管、进气孔、排气孔、主散热翅片、副散热翅片的方式,能够使冷空气持续流动经过散热圆管内壁与接线圆筒外壁之间的空间,利于接线圆筒散热,当接线圆筒温度升高之后,散热圆管温度也会随之升高,但是由于主散热翅片、副散热翅片的存在,散热圆管前后两端会形成温差,即散热圆管后端管体温度低于散热圆管前端管体温度,由于散热圆管前端管体温度更高,散热圆管前端管体内的气体温度会更高,因此散热圆管前端管体内的气体会优先一步通过相邻的排气孔就近排出,因此散热圆管内孔会形成气压差,进而促使散热圆管内孔的进气孔气体向排气孔流动,进而进气孔的低温气体会经过接线圆筒外壁并且对接线圆筒进行降温,随着冷空气持续流动经过散热圆管内壁与接线圆筒外壁之间的空间,接线圆筒也能够得到持续的降温。
[0015]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易散热的接线端子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易散热的接线端子的前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阅图1、图2,本技术易散热的接线端子,包括接线圆筒1、折弯板11、接电片12、散热盲孔121、定位通孔122、散热圆管2、支撑凹槽21、进气孔201、排气孔202、主散热翅片3、副散热翅片31,所述接线圆筒1后下方设有接电片12,接线圆筒1、接电片12之间连有折弯板11,折弯板11下端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盲孔121,若干个散热盲孔121均有折弯板11向上凹陷形成,折弯板11上端面中部设有定位通孔122,接线圆筒1外侧设有同轴的散热圆管2,所述散热圆管2外管壁设有若干组支撑凹槽21,若干组支撑凹槽21沿着散热圆管2轴线均匀排布,每组支撑凹槽21包含若干个支撑凹槽21,若干个支撑凹槽21以散热圆管2轴线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支撑凹槽21由散热圆管2向内凹陷形成,支撑凹槽21底端固定在接线圆筒1外管壁上,散热圆管2后端内孔壁与接线圆筒1后端外管壁之间形成进气孔201,散热圆管2前端内孔壁与接线圆筒1前端外管壁之间形成排气孔202,散热圆管2外管壁后端设有若干个主散热翅片3,主散热翅片3远离散热圆管2的一端设有副散热翅片31。
[0019]其中,所述接线圆筒1、折弯板11、接电片12、散热圆管2、主散热翅片3、副散热翅片31均由铜制成。
[0020]其中,所述折弯板11、接电片12均由接线圆筒1后端压扁形成。
[0021]其中,所述散热盲孔121远离定位通孔122设置。
[0022]其中,所述散热圆管2前端面设在接线圆筒1前端面后侧。
[0023]其中,所述主散热翅片3径向设置在散热圆管2管壁上,主散热翅片3沿着散热圆管2轴线设置,若干个主散热翅片3以散热圆管2轴线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
[0024]其中,所述副散热翅片31由主散热翅片3远离散热圆管2的一端折弯形成。
[0025]本技术工作过程:
[0026]本技术易散热的接线端子在工作过程中,将线束插入并且固定在接线圆筒1内孔,利用导电螺栓从上穿过定位通孔122将接线片12固定在接电端。
[0027]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易于散热,利于接线端子长时间维持良好的导电性能,降低因接线端子处过热产生的安全隐患;通过设置若干个散热盲孔121,若干个散热盲孔121均有折弯板11向上凹陷形成,能够增大接电片12的面积,进而增大其散热面积,利于其散热;通过设置若干个散热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易散热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圆筒(1)、折弯板(11)、接电片(12)、散热盲孔(121)、定位通孔(122)、散热圆管(2)、支撑凹槽(21)、进气孔(201)、排气孔(202)、主散热翅片(3)、副散热翅片(31),所述接线圆筒(1)后下方设有接电片(12),接线圆筒(1)、接电片(12)之间连有折弯板(11),折弯板(11)下端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盲孔(121),若干个散热盲孔(121)均有折弯板(11)向上凹陷形成,折弯板(11)上端面中部设有定位通孔(122),接线圆筒(1)外侧设有同轴的散热圆管(2),所述散热圆管(2)外管壁设有若干组支撑凹槽(21),若干组支撑凹槽(21)沿着散热圆管(2)轴线均匀排布,每组支撑凹槽(21)包含若干个支撑凹槽(21),若干个支撑凹槽(21)以散热圆管(2)轴线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支撑凹槽(21)由散热圆管(2)向内凹陷形成,支撑凹槽(21)底端固定在接线圆筒(1)外管壁上,散热圆管(2)后端内孔壁与接线圆筒(1)后端外管壁之间形成进气孔(201),散热圆管(2)前端内孔壁与接线圆筒(1)前端外管壁之间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以琳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