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椒高效遗传转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796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辣椒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培养基、培养方法等的改进缩短了辣椒种子萌发时间,调整诱导、分化、伸长各阶段的培养基显著提高了辣椒分化效率,进而提升了转化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用花青素基因进行了转化验证,获得了花青素高效表达的转基因植株,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辣椒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研究中的遗传转化,进一步促进辣椒转基因技术商业化。辣椒转基因技术商业化。辣椒转基因技术商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辣椒高效遗传转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基因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辣椒高效遗传转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辣椒(Capsicumannuum L.)属于茄科(Solanacea)辣椒属二倍体自花授粉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蔬菜作物之一。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将其分为一年生辣椒、浆果状辣椒、分枝辣椒、中国辣椒和绒毛辣椒5个辣椒栽培种。较常规养种而言 ,转基因养种技术有着养种周期短、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等优点,无疑为优良性状的导入和加快辣椒品种抗性改良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但是辣椒离体再生困难延缓了辣椒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000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是改善辣椒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已有报道中,辣椒主要依靠农杆菌介导和基因枪法等构建遗传转化体系,例如,使用子叶、下胚轴、Flamingo

bill 外植体等作为外植体,试图建立农杆菌介导辣椒遗传转化体系,但是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不稳定,或需要特定的材料才能获得再生体系。虽然前人对辣椒遗传转化成功的案例报道较多,但是辣椒遗传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椒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外植体的获取:取辣椒的种子进行消毒,将消毒过后的种子置于固体MS培养基内培养,取幼苗子叶作为外植体;S2、侵染液的制备,制备含有抗性标记基因与目的基因的载体,并将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培养长出明显菌落,挑取阳性单克隆菌落,并接种在包含有抗性标记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振荡培养,在第二次进行接种和振荡培养,取菌液离心后,将沉淀用液体MS培养基重悬浮菌体,得到侵染液;S3、农杆菌侵染及共培养,将子叶外植体置于侵染液中浸泡,取出子叶外植体,无菌清理表面菌液后得到侵染后的外植体,将侵染后的外植体背面朝下置于共培养培养基中,暗培养2

3天,得到共培养外植体;S4、抗性株的筛选分化,将共培养外植体移入筛选培养基内,培养2

4周,得到抗性愈伤组织,再将所述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当中,培养2

4周,得到不定芽愈伤组织;S5、芽株的伸长与生根,将不定芽愈伤组织转入伸长培养基,筛选培养2

4周,得到不定芽,将不定芽转入生根培养基当中,培养2

4周,得到完整转基因植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性标记基因为NPT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于25℃

28℃条件下培养,第一次振荡培养至菌体浓度OD 600值为0.8

1.2,第二次振荡培养后OD 600值为0.5

0.8,所述离心条件为温度4℃,离心转速3000rpm,离心时间5min,菌体侵染液的最终浓度为OD600=0.1

0.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子叶于侵染液中浸染3

10分钟,所述共培养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所述共培养培养基包含以下浓度的各成分:蔗糖30g/L、玉米素6mg/L、吲哚乙酸1mg/L、乙酰丁香酮20mg/L、琼脂粉10g/L、所述培养条件为18

2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筛选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所述筛选培养基上还包括以下浓度的各成分:ZT3

8mg/L、吲哚乙酸0.2

1mg/L、卡那霉素30

100 mg/L、 头孢氨苄0.1

0.3 g/L、蔗糖15

40 g/L、琼脂粉6

10 g/L;所述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丽曹乐慧刘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伯远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