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三辊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刀板座轴轴接于三辊机机架外壳上,刀板座背部固定于刀板座轴上,刀板座可绕刀板座轴转动,刀板座位于三辊机的出料辊轴一侧,旋转拉紧组件固定于刀板座轴的一端,刀板座轴转动可带动旋转拉紧组件摆动,扳杆组件设置于旋转拉紧组件一侧,扳杆组件用于对旋转拉紧组件进行限位,手柄固定于刀板座轴的一端,手柄用于手动控制刀板座轴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在安装刀板座时方便省力,在进行材料研磨实验时,可松手观察、记录、调整,便捷高效,刮料时安全可靠。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三辊机设备
,特别涉及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三辊机出料组件中刀板座是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且出料组件会时刻受到弹簧的拉紧力,如果不给出料组件提供一个限位机构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0003]1.对于安装刀板座:刀板座一般是铁制品,本身的重量不轻,如果没有限位机构,安装方式只能为:同时单手将刀板座卡口对准刀板座卡位的安装方式,此安装方式在安装刀板座时,会因为刀板座的重量和单手对齐卡位困难的原因造成刀板座安装的不便;
[0004]2.在三辊研磨机的使用中除了生产使用外,很大一部分情况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材料测试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实验人员在进行材料研磨的同时还需要用设备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异常等。比如一只手持拍摄设备,一只手用于操作机器,当出料组件没有限位机构且需调整刀板座时,因为需要两只手配合才能将刀板座进行调整。所以需将记录设备搁置一边才能操作,造成记录数据的断层、缺失;
[0005]3.在使用三辊研磨机处理材料时有时会遇见刀板座刮料漏料的情况,此时需要将刀板座翘起远离出料辊轴,而后使用刮刀将刀板座下的材料刮起回收的情况。在没有限位装置时可能会出现:刮料时,实验人员未扶稳出料组件导致弹簧力将刀板座快速砸向出料辊轴,造成材料飞溅浪费、刀片受损的情况,如果实验材料具有腐蚀性等危险属性的,那将面临更大的人身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包括扳杆组件、旋转拉紧组件、刀板座轴、刀板座和手柄,所述刀板座轴轴接于三辊机机架外壳上,所述刀板座背部固定于刀板座轴上,刀板座可绕刀板座轴转动,所述刀板座位于三辊机的出料辊轴一侧;所述旋转拉紧组件固定于刀板座轴的一端,刀板座轴转动可带动旋转拉紧组件摆动,所述扳杆组件设置于旋转拉紧组件一侧,所述扳杆组件用于对旋转拉紧组件进行限位;所述手柄固定于刀板座轴的一端,手柄用于手动控制刀板座轴转动。
[0008]优选地,所述旋转拉紧组件包括拉簧、拉杆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固定于刀板座轴的一端,所述拉杆固定于连接块的另一端,所述拉簧的上端固定于拉杆上,所述拉簧的下端固定于三辊机机架外壳。
[0009]优选地,所述拉簧呈竖直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扳杆组件包括斜块和扳杆,所述扳杆的一端插入三辊机机架外壳上
的孔内,扳杆可沿孔方向伸缩,所述斜块固定于扳杆另一端,斜块位于拉杆的上侧。
[0011]优选地,所述扳杆组件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固定于斜块的内侧。
[0012]优选地,所述扳杆组件包括调压块,调压块设置于扳杆中部,扳杆上套有压簧,压簧一端顶住调压块,压簧另一端设置有垫片,垫片一侧紧贴三辊机机架外壳。
[0013]优选地,所述扳杆与拉簧垂直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斜块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位置与拉杆位置相对应。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具有一下有益效果:
[0016]1.在安装刀板座时,可以先转动手柄将出料组件旋转至设定角度,此时刀板座卡位漏出且刀板座轴角度位置被限位,此时可以使用双手安装刀板座,方便省力;
[0017]2.在进行材料研磨实验时,进行实验记录且需调整出料组件时,可一只手持记录仪器,一只手将出料组件的角度旋转至限位位置即可松手观察、记录、调整,便捷高效;
[0018]3.在处理易从刀板座漏料的材料研磨,需对材料进行刮料时,只需将刀板座转动到限制位置即可自行限位,无需保持手扶手柄,刮料时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的刮料状态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的限位状态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的立体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的扳杆组件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的旋转拉紧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0026]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的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包括扳杆组件1、旋转拉紧组件2、刀板座轴3、刀板座4和手柄5,所述刀板座轴3轴接于三辊机机架外壳6上,所述刀板座4背部固定于刀板座轴3上,刀板座4可绕刀板座轴3转动,所述刀板座4位于三辊机的出料辊轴7一侧。
[0028]所述旋转拉紧组件2固定于刀板座轴3的一端,刀板座轴3转动可带动旋转拉紧组件2摆动,所述扳杆组件1设置于旋转拉紧组件2一侧,所述扳杆组件1用于对旋转拉紧组件2进行限位。所述手柄5固定于刀板座轴3的一端,手柄5用于手动控制刀板座轴3转动。
[0029]所述旋转拉紧组件2包括拉簧2.1、拉杆2.2和连接块2.3,所述连接块2.3一侧固定于刀板座轴3的一端,所述拉杆2.2固定于连接块2.3的另一端,所述拉簧2.1的上端固定于拉杆2.2上,所述拉簧2.1的下端固定于三辊机机架外壳6。所述拉簧2.1呈竖直设置。
[0030]所述扳杆组件1包括斜块1.1、限位块1.2、调压块1.3、压簧1.4、垫片1.5和扳杆1.6,所述扳杆1.6的一端插入三辊机机架外壳6上的孔内,扳杆1.6可沿孔方向小幅度伸缩运动,所述斜块1.1固定于扳杆1.6另一端,斜块1.1位于拉杆2.2的上侧。所述限位块1.2固定于斜块1.1的内侧。所述调压块1.3设置于扳杆1.6中部,扳杆1.6上套有压簧1.4,压簧1.4一端顶住调压块1.3,压簧1.4另一端设置有垫片1.5,垫片1.5一侧紧贴三辊机机架外壳6。所述扳杆1.6与拉簧2.1垂直设置。所述斜块1.1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位置与拉杆2.2位置相对应。
[0031]在三辊机正常工作出料时扳杆组件1、旋转拉紧组件2为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扳杆组件、旋转拉紧组件、刀板座轴、刀板座和手柄,所述刀板座轴轴接于三辊机机架外壳上,所述刀板座背部固定于刀板座轴上,刀板座可绕刀板座轴转动,所述刀板座位于三辊机的出料辊轴一侧;所述旋转拉紧组件固定于刀板座轴的一端,刀板座轴转动可带动旋转拉紧组件摆动,所述扳杆组件设置于旋转拉紧组件一侧,所述扳杆组件用于对旋转拉紧组件进行限位;所述手柄固定于刀板座轴的一端,手柄用于手动控制刀板座轴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拉紧组件包括拉簧、拉杆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固定于刀板座轴的一端,所述拉杆固定于连接块的另一端,所述拉簧的上端固定于拉杆上,所述拉簧的下端固定于三辊机机架外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卡扣式限位结构的三辊机出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碧田,彭南礅,张仁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