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单柱组件以及安装在其上的可转动且高度可调节的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70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座椅单柱组件以及安装在其上的可转动且高度可调节的车辆座椅。在一个方面,驱动部包括安装于下框架的壳体和第一接合部,所述下框架连接到车身,所述第一接合部配置为通过驱动源转动。第二接合部适当地可以包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的螺纹以及配置为固定到车辆座椅框架的圆柱形主体。连接套筒部就座于所述驱动部,并且具有导螺杆部装配到其中的内部空间。所述连接套筒部配置为响应于转动限制构件的操作而限制转动。应于转动限制构件的操作而限制转动。应于转动限制构件的操作而限制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座椅单柱组件以及安装在其上的可转动且高度可调节的车辆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车辆座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座椅高度调节功能和旋转功能的车辆座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发展,车辆中的乘员的运动自由度也增加。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为乘客的各种乘坐场景准备的座椅结构。特别地,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需要一种专注于休息而非驾驶的座椅结构。例如,需要用于转动座椅以在乘员之间进行交谈的旋转功能。此外,传统车辆中使用的座椅分别包括各种功能,例如向前和向后滑动、倾斜以及上下高度调节。
[0003]在开发一种允许在应用转动座椅的旋转功能时提供传统座椅的上述功能的操作机构中,结构的复杂性或扩大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例如车厢空间不足。
[0004]同时,在相关技术中,通常在座椅上安装仅具有座椅高度调节功能和旋转功能之一的装置。例如,传统座椅高度调节装置使用四连杆结构。当该四连杆结构与旋转装置一起使用时,存在诸如整体结构复杂和成本增加的问题。此外,由于大量的连杆结构,通过运动等产生BSR噪声等。此外,当同时使用座椅高度调节功能和旋转功能时,座椅的高度由于复杂的结构而增加,从而不利地增加了座椅的座垫部的尺寸。
[0005]因此,在自主车辆的车厢空间的使用中,需要用于转动座椅的旋转功能和用于实现旋转功能的纤细单柱框架的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开放感和适用于车辆的乘坐场景。
[0006]以上陈述仅仅旨在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而不意指本专利技术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相关技术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而做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座椅单柱(monopost)组件以及安装在其上的车辆座椅,其中,单柱组件可通过其中集成了座椅旋转功能和座椅高度调节功能两者的单柱结构来实现。
[0008]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其具有简单的结构来代替相关技术的复杂的连杆结构。所述单柱组件旨在改善车辆的车厢的开放感并最大化车厢空间的利用。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集成式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其中,可以使用单个驱动源来执行转动和高度调节两者,并且由于转动和高度调节,可以实现旋转功能和高度调节功能两者。
[0010]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其可以适当地包括:a)驱动部,其包括安装于下框架的壳体和第一接合部,所述下框架配置为连接到车身;b)第二接合部,其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并且配置为固定到车辆座椅框架;以及c)连接套筒部,其就座于所述驱动部,并且具有所述第二接合部装配到其中的内部空间。在某些方面,车辆座椅单
柱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转动限制构件。适当地,所述连接套筒部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转动限制构件的操作而限制转动。适当地,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适配为配合以提供接合。在优选的方面,所述第一接合部为螺母,所述第二接合部为螺杆。
[0011]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其可以适当地包括:驱动部,其包括安装于下框架的壳体和导螺母,所述下框架连接到车身,所述导螺母配置为通过驱动源转动;导螺杆部,其包含配置为与所述导螺母接合的螺纹以及配置为固定到车辆座椅框架的圆柱形主体;以及连接套筒部,其就座于所述驱动部,并且具有导螺杆部装配到其中的内部空间。所述连接套筒部可以配置为响应于转动限制构件的操作而限制转动。
[0012]所述导螺杆部配置为被允许通过引导构件在所述连接套筒部中沿竖直方向移动。
[0013]当所述转动限制构件限制所述连接套筒部的转动时,导螺杆部可以响应于导螺母的转动而在连接套筒部中向上移动。当所述转动限制构件允许所述连接套筒部转动时,连接套筒部和导螺杆部两者可以在导螺母的转动期间转动。
[0014]所述引导构件可以包括在所述导螺杆部的圆柱形主体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键。所述连接套筒部可以具有形成于内表面的键槽,以与所述键联接。
[0015]所述导螺母可以包括通过从导螺母的下部向外延伸的凸缘形成的安座表面。所述连接套筒部可以包括形成于连接套筒部的下部并向外延伸的凸缘表面。所述凸缘表面可以与所述安座表面接触,使得导螺母支撑连接套筒部。
[0016]所述驱动部的壳体可以包含壳体盖,所述壳体盖围绕导螺母的安座表面面对所述凸缘表面。所述转动限制构件可以包含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布置于壳体盖,以在上下移动的同时能够暴露。所述固定销可以插入到形成于凸缘表面的多个紧固孔中的一个,以限制所述连接套筒部的转动。
[0017]多个紧固孔可以形成于所述凸缘表面并且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被设定为所述车辆座椅的最小转动角度。
[0018]所述壳体盖的外表面可以与所述凸缘表面间隔开预定距离。
[0019]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驱动电机,其配置为使所述连接套筒部转动;以及驱动齿轮,其配置为通过所述驱动电机而转动。所述连接套筒部可以包括配置为与所述驱动齿轮接合的从动齿轮。
[0020]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驱动齿轮可以配置为与所述驱动部的侧部相邻定位。
[0021]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驱动齿轮可以配置为附接到所述驱动部的侧部。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单柱组件以及安装在其上的车辆座椅,可以使用整合的单柱结构来实现座椅旋转功能和高度调节功能两者。由于简化了座椅的下部结构,因此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和成本。此外,座椅的下部结构可以设计成优美且纤细的轮廓。
[0023]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车辆的下部可以仅由单柱结构构成。因此,可以使车厢空间的开放感最大化,并且显著地提高车厢空间的利用率。
[0024]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当单柱组件应用到包括驾驶员座椅的车辆座椅的下部时,可以有利地通过控制电机来精确地控制座椅的转动角度和高度。
[0025]在另外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如本文所公开的座椅和座椅组件的车辆。
[0026]因此,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这样的车辆,其包括车辆座椅单柱组件,所述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包括:a)驱动部,其包括安装于下框架的壳体和第一接合部,所述下框架配置
为连接到车身;b)第二接合部,其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并且配置为固定到车辆座椅框架;以及c)连接套筒部,其就座于所述驱动部,并且具有所述第二接合部装配到其中的内部空间。在某些方面,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转动限制构件。适当地,所述连接套筒部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转动限制构件的操作而限制转动。适当地,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适配为配合以提供接合。在优选的方面,所述第一接合部为螺母,所述第二接合部为螺杆。
[0027]在完全自主的车辆或系统中,车辆可以在所有情况下执行所有驾驶任务,并且几乎不需要或不需要人类驾驶员的驾驶辅助。在半自主车辆中,例如,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在一些情况下执行驾驶任务的一些或所有部分,但是人类驾驶员在一些情况下重新获得控制,或者在其它半自主系统中,车辆的自动化系统可以在一些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包括:驱动部,其包括安装于下框架的壳体和第一接合部,所述下框架配置为连接到车身;第二接合部,其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并且配置为固定到车辆座椅框架;以及连接套筒部,其就座于所述驱动部上,并且具有所述第二接合部装配到其中的内部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单柱组件,进一步包括转动限制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套筒部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转动限制构件的操作而限制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适配为配合以提供接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为螺母,所述第二接合部为螺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配置为被允许通过引导构件在所述连接套筒部中沿竖直方向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其中,当所述转动限制构件限制所述连接套筒部的转动时,导螺杆部响应于导螺母的转动而在连接套筒部中向上移动,当所述转动限制构件允许所述连接套筒部转动时,连接套筒部和导螺杆部两者在导螺母的转动期间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其中,引导构件包括在导螺杆部的圆柱形主体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键,所述连接套筒部具有形成于内表面的键槽,以与所述键联接。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单柱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包括通过从第一接合部的下部向外延伸的凸缘形成的安座表面,所述连接套筒部包括形成于连接套筒部的下部并向外延伸的凸缘表面,所述凸缘表面与所述安座表面接触,使得第一接合部支撑连接套筒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东佑金祥镐罗善彩李在唤朴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DAS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